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容齋茶話 中國古代的黑科技 古人的智慧難以想像

容齋茶話 中國古代的黑科技 古人的智慧難以想像

容齋 發現美好 收藏精彩

傳說組( 已失傳)

三皇五帝 河圖洛書

相傳六七千年前,龍馬躍出黃河,身負河圖;神龜浮出洛水,背呈洛書。

伏羲根據河圖洛書繪製了八卦。之後大禹治水,河伯獻河圖,宓妃獻洛書,使得大禹終於戰勝的洪水。

河圖洛書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代表了中國古代怎樣的成就?至今仍是天文學家、數學家、玄學家、……們研究的課題。

中國遠古的神祗都是文化的代表,所以伏羲和女媧的像往往手中拿著規、矩二物。?

戰國 木鵲

2400年前,魯班發明的「木鵲」,最早的無人機。

墨家典籍《墨子·魯問》: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

故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魯班用竹子和木頭製造了一隻木鵲,放飛後,木鵲在天上飛了整整三天,魯班為此很得意,認為這是最巧妙的手藝。公輸子就是魯班,是時人對魯班的敬稱。

古代木鳥結構想像圖

木鵲據說是一種以竹木為材的戰事偵察工具。能在天上飛三天三夜,應該是有動力系統維持其飛行的。

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由於張衡的地動儀早已失傳,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地動儀模型都是後人根據史籍復原的。歐洲直到1880年,才製成與此類似的儀器,比起張衡的發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三國 木牛流馬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

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國十萬大軍提供糧食。

文物組

01 商朝 排水管道

商朝陶制排水管道,出土於殷墟。

02 春秋越王勾踐劍

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望山楚墓群,劍上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鳩淺(勾踐),自作用劍」。

此劍歷時千載而不銹,且具備金屬記憶功能。

03 東周銅齒輪

早在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已經發明銅鑄的齒輪。

04 戰國時期的金彈簧

1978年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當時一共出土了20個。不過據說只是看著像,但並無彈性,用途尚未搞清楚。

05 戰國溫酒、冰箱、空調一體機?

青銅冰鑒,1977年出土於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戰國時的冰酒器。長76厘米,寬76厘米,高63.2厘米。鑒身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個拱曲的龍形耳鈕,鈕尾均有小龍纏繞,又有兩朵五瓣小花立於尾上。

外觀新穎別緻,奇特精美。鑄造技藝精湛,失蠟、鑲嵌、鏤雕、浮雕俱全。極具藝術珍藏價值!

雙層的方形器皿,中有方壺,上有鏤孔蓋,鑒、壺之間可置冰,是我國最早的冰箱。冷熱藏酒,功能兼備!這一青銅冰鑒的發現充分證明,我國至遲在戰國時代已發明了原始的「冰箱」,冰鑒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鑒內的缶四周的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的。同時,冰鑒的蓋子上還有很多孔,除了可以做冰箱,還可以通過這幾個孔往外冒冷氣,變身冰箱空調一體機。

除可降溫凍飲之外,還可在鑒腹內加入熱水,使缶內美酒迅速增溫,成為適合冬天時飲用的溫酒器,其妙無窮!

06 戰國 水晶杯

敞口、斜壁、圓底、圈足外撇。

素麵無紋飾,透明,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此杯用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稀世罕見。

07 戰國時的城市下水道體系

秦國的下水道系統

08?記里鼓車

大章車,現代人稱其記里鼓車。相傳為東漢時期,科學家張衡發明。用於測量路程,每行一里,鼓敲一聲。

《古今注》載:「車上為二層,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層擊鼓;行十里,上層擊鐲。

內部分解圖

該車利用齒輪,在車子轉動時,運動傳遞到一個木人的手臂上,走一里路敲一下。我們現在開的車,利用的就是這個原理,利用輪子的轉里計算里程的。?

09 西漢 紗衣

長沙馬王堆出土 ,紗衣長128厘米,袖長190厘米,僅重48克,還不到一兩,摺疊後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可以說是清若煙霧、薄如蟬翼。

西漢紗織水平的代表作,目前這樣的紗織技術已經失傳。

10 西漢 節能環保無煙雁魚銅燈

整個燈的造型是一隻回首的大雁嘴裡銜著一隻魚。

燈由雁首、雁身、燈罩、燈盤四部分組成,燈罩可以轉動,一來可以調節燈光照射方向和亮度,二來防止蠟燭被風吹滅。大雁的頸部和腹部都是中空的,燈點燃後產生的煙呢就順著大雁頸部進入腹部,被清水所溶,非常之綠色環保。

11 銅羊尊燈

燈作卧羊狀。羊頸後有一活鈕,臀上安一小提鈕,使用時可將羊背向上翻開,平放於羊首頂部作為燈盤。燈盤呈橢圓形,子口,一端有一小流嘴,便於安置燈捻。羊尊腹腔中空,可儲燈油。

12 長信宮燈

宮燈的整體造型是一個跪坐著的宮女雙手執燈。

宮燈設計十分巧妙,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和燈罩六部分分鑄而組裝成的。宮女體中是空的,宮女的左手托住燈座,右手提著燈罩,右臂與燈的煙道相通,以手袖作為排煙炱的管道。點燃後,煙會順著宮女的袖管進入體內,不會污染環境,可以保持室內清潔。

燈罩由兩塊孤形的瓦狀銅板合攏後為圓形,嵌於燈盤的槽之中,可以左右開合,這樣能任意調節燈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強弱。

長信宮燈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工藝美術品中的巔峰之作和民族工藝的重要代表而廣受讚譽。這不僅在於其獨一無二、稀有珍貴,更在於它精美絕倫的製作工藝和巧妙獨特的藝術構思。採取分別鑄造,然後合成一整體的方法。考古學和冶金史的研究專家一致公認,此燈設計之精巧,製作工藝水平之高,在漢代宮燈中首屈一指。

13 西漢 高壓鍋

四獸鈕熊足銅鼎。

鼎蓋上四隻小獸,鼎足是三隻小熊,熊作蹲立狀。腹兩側附長方形耳,耳上有可翻轉的小獸紐。

鼎蓋扣合前,先將鼎耳上的小獸掀開;鼎蓋扣合後,將鼎耳獸紐翻過來扣在蓋上,再向左轉動鼎蓋,蓋上小獸頭部恰好卡於鼎耳獸紐上,使鼎蓋閉鎖。

14 新莽 遊標卡尺

這件文物,讓很多人不能不懷疑王莽是穿越過去的。這麼一件極具現代氣息的精密儀器竟然會出現在那個年代!?

15 八牛弩

三弓床弩,在古代又被稱為「八牛弩」,因為需要八頭牛才能將弓拉開。

古人用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箭翎,於是又稱「一槍三劍箭」,床弩也可發射「踏橛箭」,發射的時候蔚為壯觀,箭支有如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裡面,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爬著登上城樓。

宋朝有這樣的記載:「舊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

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這是古代射遠武器所達到的射程最高紀錄之一。

16 三眼銃

三眼銃,既可遠距射敵,又可近戰砸擊,乃兩用兵器,始現與明嘉靖年間,分兩種類型:

其一銃身由三管合鑄成品字,各不相通,各有火門,分別點火發射,三管共用一銎,安木柄,另一種,銃管整鑄,內含三個銃堂,葯室相通,點火後三管連射,威力巨大,清代後期軍民皆用之,多見鐵器,銅的少。

?17 架火戰車

在我國明朝,當時的軍隊還發明了各式的多管火箭炮,不但有單兵使用的一窩蜂,而且有大型的百虎齊奔箭,可以適用於不同的戰場需要更重要的是出現了發射火箭的「架火戰車」。

這種不同彈容的火箭筒被裝在手推車上,成為可方便更換的彈匣。

架火戰車獨輪、四腿,內裝火箭300支,百子火銃兩具。

架火戰車雖然看起來簡陋,但它使用轉移都很方便,打仗時,只需兩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架火戰車不但有類似現代火箭炮威懾敵人的齊射火力,而且又具備現代戰車的火力,可以說是一款非常厲害的軍事黑科技。

生活?時尚組

01戰國皮鞋

戰國時期的皮鞋

02 漢代童鞋

敦煌出土,左圖為編織涼鞋,右圖為牛皮鞋。

03 三國 飯盒

越窯青瓷方格盒。

04 三國 餐盤

三國吳朱然墓出土,彩繪鳥獸魚紋漆槅

05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唐代被中香爐

放在被子中的香爐,可以把被子熏香,還有取暖效果。

無論外壁球體怎樣轉動,由於機環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終保持重心向下,裡面的香料不致撒落於外。是現代陀螺儀的基礎。儘管已經歷了一千多年,仍然玲瓏剔透,轉動起來靈活自如,平衡不倒,令現代人嘆絕。

06 唐代挎包

07 唐朝腰帶扣

08 宋代牙刷

宋朝人叫做「刷牙子」,通常用木頭製成,一頭鑽上若干小孔,插上馬尾毛。

09 南宋球靴

帶釘子的牛皮靴,跟現代的足球鞋是不是很接近?

10 明朝「高跟鞋」

鞋長12厘米,寬5厘米,高4.5厘米,於鞋底後部裝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長圓底跟,以絲綢裱裹。

11 戰國坐便器

楚國坐便器,由於是木製漆器,所以已經嚴重腐爛。

品質容齋 品位容齋

------

本文由 容齋 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收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

中國風原創內容/產品/工藝/健康/ 交流與合作

微博 @容齋茶話 或訪問 m.fxzgf.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意、茶情、茶境、茶器
全國受歡迎的六大茶葉,第5種被稱為「國茶」,是你愛喝的茶嗎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