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理解老子《道德經》的三個維度
Feb
04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增廣賢文
全文字數: 3004
閱讀時間:10分鐘
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李超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爾﹒雅思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提出了「軸心時代」理論,認為從公元前800年到200年,在此歷史階段,中國誕生了孔子、老子、莊子、墨子等各派思想家;印度進入佛陀時代,不可知論、唯物論、詭辯論、虛無主義等哲學風生水起;伊朗出現了襖教;巴勒斯坦出現了以利亞、以賽亞等先知;希臘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人,他們共同構成了人類歷史上「軸心時代」的燦爛圖景。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的「軸心時代」,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創立了比較系統的哲學體系,其中《道德經》為道家的思想基礎和理論濫觴。魏源曾評價曰:「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梁啟超讚譽《道德經》為「道家最精要之書。」黑格爾稱《道德經》為「東方古代世界的代表。」湯因比指出,「在人類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種哲學。」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等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由此可見老子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道德經》微言大義,不可不讀,上下兩篇分為道經和德經,前後呼應,密不可分。直到今天,其思想精義仍經久不衰、涵博深遠。讀完《道德經》,我想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理解和把握。
一、本體論維度
本體論是與經驗世界相分離或先於經驗而獨立存在的原理系統。《辭海》認為,所謂本體論就是指「哲學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性的問題的部分。」簡而言之,本體論是關於「是」的學問,是對本原的探尋,是對終極實在的反思。老子的本體觀即為「道」,「道」不僅先天地萬物而「生」,而且為天地萬物所「法」,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是形而上的本體形態。《道德經》認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無相生。」「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淵兮,似萬物之宗。」「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裡的「無」和「有」是「道」的一體兩面和雙重屬性,「無」是最根本的宇宙法則,是宇宙萬物的原動力,屬於「動力因」,類似西方哲學的「自然法則」、「邏各斯」等。「有」是化身萬物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質,屬於「質料因」。純粹的「無」和「有」是不存在的,有「有」就有「無」,有「無」就有「有」,「有」為實,「無」為虛,「有」和「無」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生相伴、虛實結合,兩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正如《易經》中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所謂「無中生有」、「有無相伴」。「道」和天地萬物之間是一種邏輯上的先後關係,並非時間上真實存在的先後關係,而「有」和「無」是兩者之間的紐帶,失去了「有」和「無」,就無法把握存在本體和世界萬物之間的關係。老子認為,「道」作為本體是一種真實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的「道」本體是旋轉運動的,無形無名,「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是先驗存在的,把握不斷旋轉運動的玄是探索世界萬物的根本。老子的「道」不同於西方哲學界二元對立的一元論,並非單純的物質實體或精神實體,而是天人合一的超自然超驗存在物。此形而上學非彼形而上學,道家追求的是人與萬物的渾然一體,本體界和現象界的統一。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人間秩序和宇宙秩序是一個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有機整體,正如莊子在《齊物論》中所言,「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二、倫理觀維度
老子的倫理觀體現於「德」,如何建立人穩定的道德品行和道德行為是老子道德哲學的核心問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重積德。」「德畜之」則是說與「道」生萬物相對應,「德」是萬物自然本性形成的根源,是自然、無為、不爭、知足之德,「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為其倫理宗旨。在《道德經》中老子倡導最多的就是自然無為的思想,並且把它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行事準則之一,自然無為即為「德」,「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無為而無所不為」,講究按照大自然的規律來辦事,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真正的有德者是「上德不德」的,不有意顯德的,不急功近利,不居功自傲。老子崇尚「嬰兒」和「赤子」所具有的本性和天性,人呱呱墜地後便是「含德之厚」之人。而「玄德」的最佳體現便是「常德不離,復歸嬰兒」,最能接近並擁有「玄德」之聖人的人便是「嬰兒」,因為嬰兒可以無欲無求,最具純真質樸,達到寧靜柔順的狀態。大德深不可測,遠不可及,與萬物返璞歸真,於是才能極大地順乎自然。這便是「玄德」之所在,亦是遵從無為之道的結果。道生萬物,萬物有萬德,老子的「德」為宇宙萬物均有的「德性」。老子認為儒家的仁義道德是道德形式主義,只有形式而無實質內容,是空洞的,過度強調反而成了桎梏人的枷鎖。「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而且老子的「德」不同於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處於老子「德」的下位。那「德」如斯,何也?老子指出,「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修德從修心開始,「滌除玄鑒」,摒除妄見,以德修心,追求自然本性,追求自然無為。
三、政治觀維度
老子的政治觀脫胎於春秋戰國時「小國寡民」的邦國思想,追求「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理想國,「治大國如烹小鮮」可謂膾炙人口,耳熟能詳,闡述了「不擾」、「無為」的思想。「不擾」、「無為」表達了對老百姓自由發展權利的尊重,「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認為萬物按照其本性生存發展,保障了人的自由就會獲得安定有序的社會秩序。老子同時對統治者提出警告,主張權力應該受到制約,具有強烈的批判性。「在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老子的政治哲學觀並非是無政府主義,而是「小政府、大社會」的自由主義,減少政府對社會生活的干涉,加強地方和個人自治。只有在這種社會中,公民才能享有民主權利,廣泛參與社會管理,保障和發揮個人自由,而「無為」是對自由與民主的保障。漢朝奉行老子的「無為而治」,曹隨蕭規,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因此國力大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主張人應該理性地規範和制約自己的行為,不應該放縱自由意志。老子反對世俗的智慧,亦是倡導愚民主義,從《道德經》里可見一斑,「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故老子告誡統治者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滿足物質,削弱慾望,返璞歸真,順應自然之道。
理解《道德經》非只有此三個維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需要我們不斷追問和探尋。
作者:李超
排版:小呆
圖片:網路
TAG:三點零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