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中國航天史大回顧
原標題:61年中國航天史大回顧
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錢學森擔任院長,中國航天事業就此展開。而且「航天」一詞是由錢學森首創的。
錢學森把人類在大氣層之外的飛行活動稱為「航天」,由航海、航空「推理」而成。他說,最初是從毛澤東主席的詩句「巡天遙看一千河」中得到的啟示。
東方紅一號研發過程(資料圖)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飛向太空,標誌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這也是每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的日期由來。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11月29日衛星按原計劃成功返回,這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
1981年9月20日,中國用一枚「風暴一號」運載火箭將一組三顆「實踐」二號衛星送入地球軌道。「一箭三星」的發射成功標誌我國成為第四個獨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突破。
1986年2月1日,「長征三號」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東方紅」二號實用通信廣播衛星送入預定軌道。2月20日衛星定點成功,標誌著我國已全面掌握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信進入了實用階段開始了我國獨立自主研製發射通信衛星的時代。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中國發展載人航天事業邁出了重要一步。
2001年1月10日,中國第一艘正式無人飛船「神舟二號」發射成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發射成功,運載火箭、飛船和測控發射系統進一步完善,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可能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發射成功,除沒有載人外,其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一致。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發射成功,航天員楊利偉在軌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圓滿完成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標誌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是我國在航天事業上又一座里程碑。
2005年10月12日,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六號」發射成功,費俊龍、聶海勝在軌飛行115小時32分,首次實現「多人多天」載人飛行。
2007年10月24日,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首次獲得「全月面三維影像」。2009年3月1日她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預定地點。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發射成功,首次搭載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第一次太空漫步。
2009年10月1日,中國探月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發射成功,獲得了解析度優於10米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月球物質成分分布圖等資料。
2011年4月1日,「嫦娥二號」拓展試驗展開,完成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進行深空探測等試驗,此後「嫦娥二號」飛越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成功進行再拓展試驗。
2011年9月29日,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發射成功。與「天宮一號」進行了兩次空間無人交會對接。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發射成功,搭載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與「天宮一號」完成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進行了自動、手動兩次交會對接,劉洋也成為了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
2012年12月27日,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區域性正式服務,是繼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發射成功,搭載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完成了世界第二次、中國第一次的太空授課。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發射成功,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由月球軟著陸探測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又稱「玉兔號」月球車)組成。
2016年9月15日,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搭載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與「天宮二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總飛行時間長達33天,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2016年11月3日,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發射成功。航天發展,運載先行。「長征五號」可將中國進入太空的能力大幅提高2.5倍以上。中國未來天宮空間站、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的實施都將使用該火箭系列。
2017年4月20日,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成功與「天宮二號」實現交會對接,各項實驗正在有序開展中國航天正在邁進「空間站時代」。
歷史證明,航天事業的作用已經超出科學技術領域,對國家和國際的政治、經濟、軍事與社會生活都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中國每一項航天成就的背後都有無數航天人的默默付出,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最讓人誤解的幾個文史常識
※又是一年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
TAG:掌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