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宗杲禪師詩偈二首及尺牘
傳世唯一大慧宗杲禪師生前所繪頂相畫
喻郎中觀我庵(子才)
萬物備於我,我觀卒未休。
智者返觀我,縱橫得自由。
庄泉伯檢察為先安撫請升堂偈
近來學佛人,少見不顛倒。
唯務資談柄,棄大而就小。
昧卻直截事,外邊打之繞。
畢竟那一著,何曾得分曉。
獨有庄居士,真實沒虛矯。
斷除煩惱根,烈火燒乾草。
心地既安然,魔境豈能擾。
任爾鬧浩浩,我常靜悄悄。
末後示真歸,如脫破布襖。
加趺入禪定,皓月臨清沼。
透過生死關,擊碎無價寶。
剛正大丈夫,一了一切了。
(摘自《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偈頌卷第十一)
宋代大慧宗杲禪師墨跡
《致無相居士尺牘》
(圖片攝影:明賢法師)
大慧宗杲禪師筆 紙本墨書 37.9×65.5cm
國寶 南宋時代?12世紀 東京國立博物館
大慧宗杲禪師簡介
宗杲禪師——北宋末南宋初臨濟宗高僧,字曇晦,號妙喜,圓悟克勤禪師之法嗣。 俗姓奚,宣州寧國(今安徽省)人,示寂於南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世壽七十五歲,僧臘六十一年,戒臘五十八年。
師夙有英氣,年十二入鄉校,然不喜儒業,遂入東山慧雲禪院,依慧齊禪師落髮出家。 年十七,受具足戒。 偶閱古《雲門錄》,恍若舊習,更堅志研讀修持。 年十九,別師離寺,遊學四方。
先後到太平、宣州、郢州各地,參拜明寂珵、洞山微、堅首座、心印珣、奉聖初、元首座等曹洞宗長老尊宿,學習洞宗宗旨,後往江西寶峰泐潭謁湛堂文准禪師。 文准一見異之,命為侍者,授以入道捷徑。
文准禪師疾重,囑師追從圓悟克勤。 文准既圓寂,師往求故丞相張商英居士為文准撰塔銘,一見相契,遂成至交。張商英居士為師命庵名曰「妙喜」,並推薦師往謁克勤禪師。
年三十七,至汴京天寧寺參拜圓悟克勤禪師,未久,便於言下得悟。 克勤命主擇木堂,日與士大夫交往,且時與克勤禪師機語交鋒,酬對無滯,甚得克勤賞識,乃授心印並《臨濟正宗記》,納為法嗣。 復掌書記,分座領眾,眾皆欽服,以至名振京師。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以丞相呂舜徒奏聞,得賜紫袈裟並「佛日禪師」稱號。
南宋建炎初年(公元1127年),圓悟克勤禪師敕住江西雲居山真如禪院。 次年,師往省覲。 至山次日,克勤即命師為首座。時雲居高僧林立,人才濟濟,而座元久缺,實乃克勤虛位以待師至。 故此,座下有不平者,或出語發難,師從容應對,言辭銳利敏捷,令人嘆服敬重。 克勤禪師年老,凡事悉委諸師料理。 二年後,克勤退位歸蜀,亦由師主持寺中事務,雲居山頗現興旺氣象。
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師擇雲居山後古雲門寺舊址創立雲門庵,亦稱妙喜庵,靜居修行,復開法講經,四方欽從,學者雲集,禪風為之大振。
居三年,師由贛入閩,結庵於閩南之長樂洋嶼,弘教傳燈,得嗣十三人,徙小溪之雲門庵。復應丞相張竣之請,主臨安徑山,集僧達兩千有餘,皆一時佼佼者, 道法之盛,冠於一時。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師因對秦檜把持朝政不滿且有所議論,故獲罪被追回衣牒,充軍湖南衡陽,不使傳法交際,乃閉門苦讀,輯先師開示機語,加以評點發揮,成《正法眼藏》六卷。 十年後,移粵南梅州。 梅州系瘴癘之地,非人可居,然一經師駐錫,緇衲奔趨相從者甚眾。 又五年,乃得赦。
紹興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復僧籍。 四方名山大剎均虛位爭邀,皆不就座。奉詔敕住持寧波育王寺。 逾年復主臨安徑山,道俗欽慕如初。 宋孝宗於登基前,即屢遣內都監入山謁師,請師開示說法,並親書「妙喜庵」三字以贈師。
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師年邁求解,退居明月堂,不理寺務。次年,宋孝宗賜「大慧禪師」稱號。 宋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師初示微恙,學徒問安,師勉以弘道傳法,又復親書遣奏,遂書偈擲筆而逝。 孝宗皇宗親制贊文,丞相以下百官紛紛入山致祭,備極哀榮。 門弟子塔師全身於明月堂左側。 詔明月堂為「妙喜庵」,謚號「普覺禪師」,塔號「寶光」。 嗣法弟子九十餘人。
師性格剛強正直,俊逸不羈,學識淵博,宗教兼通,且長於詩文,善於作偈,尤以雄辯負重名。宋釋普濟所著《五燈會元》中載師事迹和語錄極詳。
師住雲居山前後六年,與江西詩派作家李彭過從最密。師性忭急,李彭作《佩韋賦》以勉之。復與竹庵士珪禪師共隱山後雲門庵,日夕講談論道,作《頌古篇》一百一十則,撰《禪林寶訓》,後者在叢林中頗享盛名,流行甚廣。師之著作編為全集八十卷,詔令隨《大藏經》一併流行。(《雲居山新志》)
※佛應化身成道後開始度眾生
※敦煌石窟壁畫密碼:慈悲獨到的畫筆如何繪出捨身飼虎的故事?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