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堅持北伐卻屢戰屢敗,只有此人提出制勝之策,卻未被採用
公元234年,長達六年之久的蜀漢北伐戰爭最終以諸葛亮身死軍退而宣告結束。自此,劉備集團一統天下再無可能,《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完全成為泡影。三十年後,蜀漢政權便徹底滅亡。
關於北伐失敗的原因,歷代學者一直眾說紛紜,有認為敗於時勢的,有認為敗於國力的,還有認為敗於戰略的。誠然這些都是失敗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在筆者看來,北伐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諸葛亮沒有精準定位與把握蜀漢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之間的矛盾和聯繫。
諸葛亮北伐線路圖_圖
最高綱領自然不必多說,《出師表》中諸葛亮自己寫的明明白白,「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這是公司發展的願景和期望。能實現嗎?表面上看天下三分,可魏蜀吳的市場佔有率卻是呈「七一二」分布,地區品牌要挑戰全國品牌,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需要有一個最低綱領即現實綱領作為補充條件。
《隆中對》一開始說最低綱領是「跨有荊益,保其岩阻」,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劉備你聽話先進保險箱,拿下益州;但開關保險箱的鑰匙,荊州你得拿在自己手裡」。憑心而論,在漢室傾危、曹操佔據中原、孫權鼎足江東的市場大背景下,向西發展的戰略是絕對正確的,那裡遇到的競爭和抵抗也比較薄弱,屬於相對市場空白。
夷陵之戰_圖
可在關羽喪失荊州、劉備夷陵大敗之後,蜀漢的最低綱領又是什麼呢?
這就要看蜀漢面臨的現實情況到底怎麼樣?《出師表》開頭就直截了當指明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狀況。面對這樣一副爛攤子,諸葛亮在東和孫權、南定蠻荒、西撫諸戎、內修政理之後,趁著曹魏用兵東吳、戰略重心南移,毅然作出了北伐中原的決定。這一系列配套動作完成的非常出色,可恰恰卻沒有搞明白北伐的現實目的,也就是最低綱領到底是什麼。
從諸葛亮數次出兵的方向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選擇是攻取隴右。那麼隴右到底有什麼稀缺資源能讓諸葛亮如此痴迷呢?首先是地利。隴右南依秦嶺與蜀漢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臨黃河,東據隴山。尤其是隴山,南接渭水,北近黃河,綿亘數百里,將隴右與關中隔斷,是抵抗曹魏反撲的天然屏障。且隴右地勢平坦,適合大面積屯田采糧!蜀軍佔領後,可以大大的節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隴右還是駿馬盛產地,是曹魏騎兵的主要來源,奪取後不但蜀漢騎兵的實力會大大增強,也能一舉削弱曹魏的軍事實力。加上蜀漢國力畢竟有限,難怪他一生北伐,都要圍繞這個目標而展開。
三國版圖_圖
諸葛亮的分析和決策當然有理有據,可惜還是沒有看到本質。整個蜀漢集團,只有魏延一人看到了。北伐戰爭本身就是以小博大,既然是一場豪賭,那出手就必須快狠准!當時曹魏用兵東南,將孫權集團當作頭號強敵,西北防務空虛,給了蜀漢唯一一次難得的機會。實際上北伐也就只有一次機會,首戰即決戰。若首戰不勝,剩下的肯定徒勞無功。在與東吳的爭霸過程中,曹魏實際上已經發現,孫權的戰力僅限於水師,所以只要重點防禦合肥、壽春這些江北重鎮,孫權必然不敢也不能越雷池一步。而蜀漢一旦出手,曹魏必然震動,西北防務加強也就勢在必行了,他們不會再給諸葛亮任何機會,事實也是如此。
那麼蜀漢北伐的最低綱領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奪下關中,將其與漢中、巴蜀連成一片,恢復秦國舊地,造成居高臨下的態勢,之後仿效秦王嬴政一統天下。這才是蜀漢最現實的指導綱領。當時魏蜀吳三方皆已稱帝,漢室已經滅亡,統一大業只有通過不斷的兼并戰爭才能實現。此種時勢,已經不再是西漢末年人民心懷漢室的情景了,而是真正要另起爐灶了。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_圖
奪取關中的重點在於如何快速拿下長安!兵貴神速,走子午谷,穿越秦嶺,直達長安城下。奇兵之功倍勝於重兵,魏延不愧是蜀漢後期唯一的大將!可惜諸葛亮認為變數太多,禍福難料。那我們看曹魏是如此滅亡蜀漢的。鍾會率軍正面進攻,鄧艾從側翼翻山越嶺直插成都,一正一奇,奇正相輔,難道變數就不多、禍福就能預料了?之前已經說過,北伐本身就是以小博大,是一場豪賭,要的就是快狠准!如果說隴右是曹魏的西部臂膀,那麼長安就是心臟。斷臂尚能活,心碎還想活嘛?
現實並沒有朝著諸葛亮的預想發展,戰爭初期確實奪取了隴右大部,卻浪費了寶貴的戰略時間。由於曹魏心臟地區並未受損,瘋狂調兵反撲也就在意料之中了。本來是蜀漢發動的閃電戰、快速戰,卻打成了持久戰、消耗戰,雖然贏得了一場場戰鬥,卻最終輸掉了整個戰爭!
街亭之戰_圖
在隴右戰略的指導下,諸葛亮還有一次贏的就會,那就是街亭之戰。《三國志》記載,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邰戰於街亭,為邰所破,士卒離散。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放著軍中戰將不用,卻提拔一個未經戰陣的參謀長,而且還放在決定勝負的位置上,北伐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自此蜀漢再無機會!
最後以杜甫的《蜀相》來結束此文吧: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歷史堂團隊作品 文:江東子弟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參考文獻:《三國志》
※西遊記中這項「歷史第一」,對四大名著的其它三部產生了重要作用
※唐朝為何偏愛輕騎兵而淘汰以一敵十的重騎兵,只因它有一個硬傷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