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形成後,諸葛亮、姜維的進兵中原用「伐」字確切嗎?

三國形成後,諸葛亮、姜維的進兵中原用「伐」字確切嗎?

229年,孫權稱帝,標誌著魏、蜀、吳,形成三國鼎立態勢。

蜀國的丞相諸葛亮,為了貫徹落實《隆中對》策,對內安扶百姓,制約官員;對外聯吳抗魏,北定中原,實現復興漢室的政治和軍事理想。

夷陵之戰,劉備基本上輸光了蜀國北伐的本錢,匡複大漢已變得遙不可,佔據川蜀的蜀國地狹人稀,其人力物力財力已不足以問鼎中原。

但諸葛亮依然先後六出祁山,在既無友軍,又無後援的前提下,勞師遠征犯了兵家大忌,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歿落於五丈原。

劉禪加封姜維司馬、右監軍、鎮西大將軍等職,統率諸軍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軍隊曾一度到達華陰、蒲城,但最終兵敗被魏軍所殺。

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率兵十一次北伐,接連不斷的征戰,耗損了蜀國的國力,是導致蜀國最終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伐,會意,從人,從戈;本義:砍殺,擊也,殺也。戈,古代一種用鐵或青銅製成,裝有長柄的曲頭兵器。「伐」從字面意思上解釋,可以看作一個人拿著戈在砍殺,意味著殺戮和暴力行為。

再回到小編的問答上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長安),姜維十一次北伐,目標都是推翻曹魏政權,恢復所謂的漢室。

儘管師徒倆進兵中原,以定霸業的目標都未能達成,但也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舉,當然適合「伐」字了,「伐」字用在師徒兩人的軍事行動上,完全確切、妥帖、適合。

自諸葛亮和姜維進兵中原,「北伐」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由南向北的大規模戰略攻擊的代名詞,從東晉的祖逖北伐開始,一直到宋代、明代乃至民國,歷史上的仁人志士都在為中國的統一而戰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平軍史 的精彩文章:

新入役的056型烏海號護衛艦的舷號是多少?
吳京透漏戰狼3兩大硬漢參演,是要出現航母嗎?

TAG:國平軍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