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琵琶垣村村名由來

琵琶垣村村名由來

琵琶垣村坐落於河津市東北隅呂梁山麓南沿,北依紫金山,南與北張吳接壤,有老稷西路從村南北貫通,東和閆家洞,相距里許,西同柳壕自然村交域,區劃為一個行政村治。2014年,全村現有218戶769人(柳壕自然村200餘人,琵琶垣自然村500餘人),耕種著715餘畝旱垣梯田,現隸屬僧樓鎮政府管轄。

相傳該村以地形命名。明嘉靖初年其先民遷此,初居峪東之斜路旁,始稱「賀家斜」(xia)。後為飲用峪內泉水而上移至峪口東側而居,其地形高兀,又稱「垣上」,爾後村人在峪內建寺修田,寺前層層梯田如弦,勢如佛祖懷抱之琵琶,故名「琵琶垣村」。雖處山麓之上,卻土厚而沃,較周邊山地為少有之良壤,據考為上古洪水淤積而成。祖輩在此拓田置業,辛勤農耕,多為殷實之戶,代無工匠商賈,亦無士族秀儒,經濟來源主要為純農收入。由於耕作原始,種植單一,廣種薄收,制約發展,因而清朝中期不少支脈外遷。其後地廣人稀,年有盈餘,民居由窯洞逐年發展為建青磚瓦房、四合大院,村民勤快勞作,尚可致富發家。

村後有峽谷,縱深至鄉寧縣界,谷深幽靜,峭崖陡壁,崖上翠柏秀挺,谷底棘草如茵。東崖下有泉曰「白牛溪」供村人飲用,也為隱士仰慕。隋大業中,文中子王通、詩人王績在此溪隱居,講經傳學,門人從者常以數百,故又號稱「王子溪」。據村內僅存一塊古碑記載:此峪為紫金山傍通峪,緣此峪名,似與王通有關。至明嘉靖年間有本村一賀姓人士名禮,因感神靈保佑,家境殷富,便出資在峪內創建「永興禪寺」,工期三載,內奉三聖,寺內僧人立碑作記,流傳後世,後人因峪有寺又俗稱「寺溝峪」,可惜此廟毀於清代地震,再未修葺,距今四百五十餘載,遺址殘留,僅存古碑。

村西峪口側有一片土地統稱「豬羊地」,因地內立有殘缺之石豬、石羊雕像而名,為一古墓群。據《河津縣誌》(光緒版)記載:墓主劉慶,軍伍出身,為元世祖出巡時的護衛侍從,因監察整頓軍務有功,改任河津縣丞後升任吉州刺史,載曰「從軍臨民四十餘載,才猷卓著…墓碣在津之傍通峪口。」傳言當時墓園寬廣,建造考究,墓周布有石碑石人、石馬、石豬、石羊等石雕。除碑碣尚留碑帽,僅存石豬、石羊,村人將其移至田埝邊以為紀念。

村後上溝西畔土梁側有南北狀條地,村人慣呼「死人條」。據老輩人講,抗戰時期,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激戰,戰鬥慘烈,悲壯駭人。當時二戰區某部三連排兵布守前山沿琵琶垣一線,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距南五里許,日寇駐紮在南午芹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1944年日軍炮擊前山沿,擊傷鎮守哨兵,並出動日偽軍強攻陣地,到琵琶垣村火燒房舍,槍殺村民。鎮守士兵忍無可忍,跑下山,依託土梁與日寇展開激戰。戰鬥從上午直打到黃昏,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全連士兵壯烈陣亡。戰鬥結束,村民不忍其拋屍荒野,在原地挖一條深溝擺放掩埋烈士屍體並備查訊,時過境遷偶有問津,村人便呼地為名。

琵琶垣村歷經滄桑,由於自然條件所限,支脈多有外遷,久為自然小村。1958年以後,才建置行政村治,包括琵琶垣、閆家洞、柳壕三個自然村,1970年重划行政村治,閆家洞分出稱獨立行政村,琵琶垣、柳壕仍屬琵琶垣行政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政府高度重視農村農業,極力改善生產、

生活條件,拓巷修路,興修水利,上電打井,造林綠化,並逐步推廣機械化耕作,現代科技相繼替代傳統農業。目前老稷西公路貫通南北,村後高速路即將通車,虹橋飛架峪口,昔日山村僻壤,如今四通八達,村容村貌大變樣,村民生活日新月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晚九點來夜聽 的精彩文章:

閆家洞村名由來

TAG:每晚九點來夜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