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主子有時就是人
利維坦按:去過日本的朋友可能留意到了,很多寺廟和神社裡都供奉著貓。貓在日本被普遍認為是具有靈性的動物,因此遍布日本各種宗教傳說和供奉神靈之中。
歌川國芳自畫像,與其說是畫家的自畫像,不如說是貓的
本文的愛貓達人歌川國芳本名井草孫三郎,在19世紀30年代早期工于山水,40年代創作了大量的美人繪和武者繪,著名的當屬水滸傳豪傑百八人系列。除此之外,貓便是國芳筆下的另外一個重要主題。從他的自畫像中便很容易看出,他對貓的狂熱喜愛。更為重要的是,貓在那個特殊歷史時期所承載的隱喻——將歌舞伎演員換上一個嫵媚妖嬈的貓頭。
文/Philip Kennedy
譯/斬光
校對/喬琦
原文/illustrationchronicles.com/Obsessed-with-Cats-The-Ukiyo-e-Prints-of-Utagawa-Kuniyoshi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斬光在利維坦發布
《貓之東海道五十三次》,1850年,木版印刷。圖源:WikiArt
這幅有著55隻貓的三折版畫是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國芳(1797—1861)的作品。仔細看看,一隻貓正在從籃子里爬出來,一些貓正在抓老鼠,還有一些貓正在吃魚。這麼多貓咪真是棒極了!但這幅畫的背後有沒有什麼故事?在我看來,這幅畫可不只是簡單的貓咪速寫。我很好奇,那些貓的動作是否有什麼深意,或者,也許只是這個畫家太愛貓了?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最好穿越到這幅畫誕生之前,仔細研究一下這種對貓咪的痴迷從何而來。
公元6世紀,一些佛教徒從中國東渡到了日本。為了在這個偌大的島國上弘揚佛法,他們在船上裝了一些經文、畫像和佛骨舍利。不過,船上的另一樣東西卻也在日本留下了深遠的影響——為了保護自己的行李,和尚們帶上了家貓。他們相信,這種生靈能帶來好運,而且它們能夠保護經文免受隱藏在船上的飢鼠啃食。正如和尚所願,佛法在這片土地上紮根生長了;但他們誰也想不到,陪伴他們的貓科小獸卻也在這個島國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
如今,日本幾乎處處有貓。這裡有貓咪咖啡館,有貓神社,還有一整個貓島。甚至有一座火車站的員工們實在太迷戀他們的貓了,就指定「她」當站長。說真的,這片國度對貓的痴迷無遠弗屆。而且這種痴迷也不是最近才有的,從該國歷史的各個角落我們都能找到貓咪的身影,不用花費什麼力氣,我們就能找到一些非常有趣的例子。
其中最有趣的一些例子或許發生在江戶時代(1603—1868)。在這一時期,日本的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在德川幕府的嚴厲統治下,日本終於統一了。內戰停息,前所未有的和平時期出現了。經濟大繁榮隨之而來,新的文化和社會風氣也應運而生。新興的富商階級急於洗掉銅臭氣,在戲劇、文學和藝術上一擲千金。
浮世繪便是當時最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如今,這些木版印刷的作品懸在燈光昏暗的博物館裡,被視作珍稀而高雅的藝術作品。但在江戶時期,它們完全就是流行文化。它們描繪的是這個國家新興的享樂主義生活,讚頌的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文化——買它們的都是暴發戶。人們用畫著漂亮的藝妓和歌舞伎明星的浮世繪裝飾房屋;還收藏旅行畫、相撲力士肖像,甚至春宮圖。而對畫家而言,作品主題越流行,就會賣得越好。
浮世繪畫出了那個時代的精髓。而這種藝術形式晚期的大師之一,就是我們的戀貓狂朋友——歌川國芳。少有人能與歌川國芳作品的生氣勃勃和直截了當相匹敵。他技藝精湛,作起畫來信手拈來,有數百部傑作流傳於世,至今還能動人心弦。
起初,他跟從著名畫家歌川豊國(1769—1825)學習作畫,從他的早期作品中還能看出後者的風格影響。作為一名絲綢染色工的兒子,國芳的童年過得一點也不輕鬆。因為毫無背景,他想開創自己的事業只能坐等時光的饋贈。不過,最終他還是靠著一系列基於流行武士傳說創作的插畫成功了。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中的兩幅畫。左圖:菜園子張青。右圖:井木犴郝思文。約1827—1830年間作,木版印刷。圖源:Ukiyo-E.org
他三十多歲的時候基本都在畫這些英雄好漢,隨著名聲漸長,他也有了更多開拓題材的機會。他的畫作題材廣泛,無所不包——從風景畫到動物,再到幽冥鬼事,以及時興的歌舞伎劇院里的場景。
《日本馱右衛門貓之古事》,1835年,木版印刷。圖源:Teleport City
像大多數日本人一樣,國芳也非常喜愛貓咪。他成為畫師後,學生們發現他的工作室里貓咪簡直泛濫成災。他對貓咪的愛也偷偷溜進了工作里,於是許多他的佳作里都出現了貓咪的身影。有時候它們本就是這些民俗故事裡的角色,有時候國芳就只是想做點可愛貓咪的寫生。
左圖:畫集《百物語》中的「貓和金魚」,1839年,木版印刷。右圖:《四隻不同姿態的貓》,1861年,木版印刷。圖源:幕末ガイド 和 WikiCommons
國芳偶爾會自己發明一些有趣而獨特的方式畫貓。他的系列畫作《貓の當字》是一個絕佳的例子。在這個作品中,他把貓組合成各種字母,拼出不同種類魚的名字。這種字母就是假名——日語中的表音文字。這種類型的作品表現了國芳無憂無慮、頑皮幽默的天性,也幫助鞏固了他和藹可親、討人喜歡的名聲。
《鯰魚》(なまず),1841年,木板印刷。圖源: Kuniyoshi Project
《章魚》(たこ),1841年,木板印刷。圖源: Kuniyoshi Project
《河豚》(ふぐ ),1841年,木板印刷。圖源: Kuniyoshi Project
有時國芳會用完全擬人化的形態描摹貓咪。這些貓穿著人類的衣服走來走去,做著各種各樣人做的事。這些畫看起來都非常有趣,但實際上國芳之所以這麼畫是有深層次原因的。1840年代早期,德川幕府發覺他們的統治力開始下降了。為了重塑權威,他們發起了天保改革。這是一系列嚴厲而沉重的政治舉措,意在加強他們的統治。天保改革中有一項禁令,禁止藝術品描繪歌舞伎、藝伎和妓女等。對於德川幕府而言,這些行業都代表著奢華放縱,社會實在負擔不起,而描繪這些行業的藝術家被認作是故意挑撥社會情緒的顛覆分子。
為了繞過這種審查,國芳經常用動物的形態描繪一些著名的歌舞伎演員;而且通常動物身上都有一些細微的線索暗示著演員的真身。雖然禁令的確給創作者帶來了諸多限制,但不得不說,它也逼得藝術家們想出了創造性的新方法來與受眾交流。那時候,國芳的畫非常火爆,歌舞伎的粉絲們很享受解開視覺謎題、探索演員真身的遊戲。
《おぼろ月貓の盛》,1846年。圖源:LETS
《流行貓のおも入》,1830-1844年。圖源:Pinterest
《貓のけいこ》,1841年。圖源:Pinterest
《流行貓の曲手まり》反映了當時日本很流行的運動——蹴鞠。蹴鞠是一種以腳擊球的運動,文字記載可以上溯至中國戰國時代,大部分學者認為蹴鞠起源於戰國的齊國(現今山東臨淄),本為軍訓之用,進而演變為遊戲。1841年。圖源:Pinterest
《流行貓の曲鞠》,1841年。圖源:History Guide
《流行貓じゃらし》,1841年。圖源:twstat
1840年代末,天保改革停止了,國芳得以重新開始用更傳統的方式畫演員。但是他幽默調皮的本性和對貓咪的熱愛卻沒有任何變化。有許多故事流傳了下來,講述這位畫家如何讓小貓依偎在他的和服里畫上一整天,他又是怎樣常常建議自己的學生多畫點貓。的確,在國芳大獲成功之後,畫貓的浮世繪作品好像真的大大增加了。
《初雪の戱遊》,作於1847到1852年間,木版印刷。圖源:to-co-to
說了這麼多,終於把我們帶回了開篇的那幅畫和其中的55隻貓。這幅畫背後有什麼故事?這僅僅是一幅習作還是在影射歌舞伎的場景?這裡面是不是在打啞謎,或者說是不是受到禁令壓制的結果?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相信這幅畫的作者,必然是一位具有獨特的觀察、描摹貓咪的能力的人。他完美地捕捉到了各只貓之間的細微差別,並完美地把每一隻的微妙動作都描繪了出來。每隻貓都截然不同,似乎每一隻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這一定是國芳蓄意如此。這幅畫名為《貓之東海道五十三次》,其中的每隻貓都代表了連接京都和東京的大道上的一個驛站。
《貓之東海道五十三次》,1850年,木板印刷。圖源:WikiArt
這幅畫其實是對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作於1833到1834年)的戲仿之作。歌川廣重的這一驕人力作當時是浮世繪有史以來銷量最高的畫集,所以即便十年過後,歌川國芳的貓也能讓人將之聯繫起來。
《東海道五十三次》之「嶋田:大井川駿岸」,歌川廣重,1833到1834年。該作品描繪日本舊時由江戶(今東京)至京都所經過的53個宿場(相當於驛站),即東海道五十三次的各宿景色。該系列畫作包含起點的江戶和終點的京都,所以共有55景。圖源:toshidama-japanese-prints
東海道沿途有53個宿場(驛站),為旅人提供馬棚、食物和住所。歌川廣重通過每個宿場周圍的風景來凸顯其特徵,而歌川國芳則用貓來表現。比如,第41站是「宮」,日語中,「宮」的發音與「親」相似,而「親」意為「父母親」。所以,這個驛站就被描畫為兩隻小貓依偎著它們的媽媽(如下圖左側所示)。
《貓之東海道五十三次》局部,左邊是「宮」,右邊是「鳴海」。1850年,木版印刷。圖源:WikiCommons
再舉一例。第51站名為「石部」,這個名字在日語中與「ミじめ」相似,而後者意為「悲慘」。為了描繪這個場景,歌川國芳就把這個驛站畫成了一隻外形凄慘的貓(下圖右側)。它的肢體孱弱,毛髮粗糙,正在發出慘叫。
《貓之東海道五十三次》局部,左邊是「京都」,右邊是「石部」。1850年,木版印刷。圖源:WikiCommons
儘管這些雙關語的樂趣在翻譯中有所損失,但人們仍然能夠輕易想像出,這些畫對於熟悉東海道的操日語者有多棒。對於非日語母語者,國芳的畫仍然令人迷醉,它提醒我們浮世繪的創造力是如此巨大,以至於如今看起來也很歡樂。在網路時代的今天,貓咪統治了我們線上生活的相當大一部分,讓我們一想到在19世紀閉關鎖國的日本的某個角落裡,貓咪的吸引力並不弱於今天,我們就感覺棒棒噠。或許,我們今天的生活和浮世繪描繪的那個世界並沒有多少差別。誰知道未來貓咪能夠激發出什麼樣的偉大創造呢?
《貓之東海道五十三次》局部,這隻拿著兩條幹涉鰹魚的貓咪,因為在日文中兩條幹涉鰹魚的音(2本のかつおぶし)有點近似於日本橋(にほんばし),可以看出歌川國芳的幽默巧思。圖源:WikiCommons
往期文章:
TAG:利維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