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西方人眼中的大清王朝,乾隆年間的北京城和那些人們

西方人眼中的大清王朝,乾隆年間的北京城和那些人們

世界政治就是一個舞台一個擂台,個頭大的,自然而然擠入到了舞台中央,個子小的自然而然的退到了舞台邊緣。舞台中央的宛如明星,舉手投足別人都看著並報以掌聲,舞台邊緣的蕭蕭瑟瑟,沒有任何人會發現他。

古往今來,每當中國內亂平息,邊患減少,工商農自然發展,再加上我們這個民族勤勞隱忍。且有著不斷融合吸納各種外來思想的包容的心態。以我們的體量,每當盛世出現,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對周邊和對世界的強大影響力。

大清八旗軍隊

而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積弱中國的脊樑差點都被列強打斷了,軀幹差點四分五裂了,西方人繪畫中留下的中國印象雖然依舊山好國燦、卻隱現一種迂腐。

他是馬戛爾尼訪華使團里的一個畫師,這些是畫的畫和他的說明,內有關於北京官員和住所之類的繪畫。

一名姓王的貴族軍官

王軍官(具體不知道是誰)被皇帝任命負責英國使團的全部事務,從使團人員抵達渤海灣開始,一直到離開廣東。這位軍官和藹,慷慨,品質優秀,擅長弓箭,刀法嫻熟。他在西藏戰爭中(和接見我們時)也是這樣示人的:頭戴有皇帝賞賜的孔雀翎的帽子,這個是榮耀的象徵;還有紅色球狀的珊瑚彰顯著他的地位。通常,他穿著寬鬆棉布短上衣,繡花絲綢背心;腰間有手帕,置放刀筷的盒子和一個煙袋,拇指帶有2個巨大的瑪瑙扳指,用來拉弓射箭――菱形箭頭非常鋒利。靴子是染色的,厚底,在中國只有達官貴人才能穿的起。

穿便服的文官

清朝制服是用厚重的絲綢做成的,比較笨重,不適合夏天穿,而且即使在中國北部夏天也十分炎熱。所以在非正式場合官員們多穿薄而寬大的上衣,腰間再系一根袋子,戴頂稻草編織的帽子。好在他們都把頭髮剃光了,只留一條辮子在腦後。幾乎所有人都拿一把扇子,即使是接受檢閱的士兵也一樣。至於眼鏡,他們的要比西方的大很多,因為是用水晶做成的。中國人還不會製作玻璃。

官員的住所

官員的房子門前通常有兩根顯示其身份的大杆子。白天升起旗幟以顯示其身份地位,夜 晚上面則懸掛提燈。中國貴族總是喜歡過隱秘的生活,所以他們的宅子都有圍牆。房子很少有超過一層的,除了北京的一些例外——駐華大使在京的住所等大型建築不止一層樓,樓上為大使秘書居住。中國的房間沒有天花板,因此支撐房頂的橫樑裸露在外面。一般傢具上面要蓋上顏色多樣的絲綢,房間的隔斷用金字寫上名言名句做裝飾。桌子上通常擺放著盛有盆栽、瑪瑙或金銀魚的精美瓷器或容器。

乾隆皇帝

乾隆

這個人是清朝第四位皇帝——乾隆。他終其一生都在操勞國家大事,而且經常到邊疆地區進行高強度的狩獵活動。他已經83歲了,但精力充沛得像是60歲。他將此歸因於早睡早起的習慣:無論春夏,他都是凌晨兩三點開始處理國事,包括接見外國公使,而太陽一落山就開始睡覺。

官員和僕人

在中國,椅子已經非常普及,但人們有時還會選擇坐在土炕上面待客。圖中的官員身穿朝服,他是位任職於管理部門的文官。紅色珠子、帽子上的三眼花翎和脖子周圍的珍珠、珊瑚彰顯其尊貴的地位與榮寵。他正坐在墊子上抽煙,等候客人的到來。僕人手中拿著一個荷包,裝有煙草,腰帶上系有手帕,還有他自己的煙袋和煙管。房間牆上掛著中國畫,寓意道德戒律。

中國官員和他的秘書

城堡坐落在三河——白河、永定河、衛河交匯處 , 緊鄰天津城。天津城是船舶停靠的主要港口,是中國最重要的商品儲存地。因此,很多種商品從這裡流通,通過運河運往最遠省份。

該城堡高35 英尺,地基由石頭構築, 城牆由青磚壘成。由於周圍地勢低洼,城堡外圍被洪水侵蝕,十分潮濕。士兵守衛在此, 一旦有騷動或暴亂,哨兵便向附近軍事據點 發出警報,白天是舉起信號,晚上則是靠煙火。臨近的要塞要整修損毀的地方,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天津河口的要塞

城垛上建有值班士兵居住的地方。其中一個士兵正在敲鑼,告知臨近要塞的負責人長官將要到來。接到消息,他們迅速集結,放下武器列隊歡迎。城牆上面一側掛著一隻燈籠,另一側旗幟飛揚。城牆一側的顏色,同樣顯示出是皇家建築。

城樓

中國的城牆磚、瓦由不同材質構成,用不同的方式烘乾、上色,顏色呈藍色或石板色。 炮眼裡沒有大炮,城牆上的垛口裡設有弓箭手。在入城的城門上,有守衛居住的帳篷,大量士兵全副武裝。傍晚之前,城門關閉,在此之後,任何人不得進入。

屋檐頂處的斜角向上彎曲,這種設計在中國建築里很常見,可能是由帳篷演化過來的——帆布由四條繩子拉起也是這樣的樣式。門上方部分的屋脊上裝飾有動物,如龍等。建築的邊緣、橫樑的盡頭染了多種顏色。拱門上的黃色木板是中國獨有的,通常寫著城市的名字和城市的級別。正在進城的四輪馬車上有廂式的轎子,人可以坐在裡面。中國的馬車還沒有使用彈簧, 不如歐洲的二輪馬車效果好。圖片中最近處的人物則在用比較傳統的方法——用肩挑輕的東 西,如蔬菜、水果等。

陳列兵器的架子

在中國,靠近城牆的哨所、兵營和武器庫里,一般可以看到這樣的兵器陳列架,上面放著清軍騎兵、步兵、炮兵和弓箭手所用的各種攻防武器。

「虎威之師」

中國人的服裝通常比較寬鬆,這支部隊的士兵則是例外,他們是當地唯一這樣穿著的: 緊身,顯現出了四肢的線條輪廓。中國軍隊的傳統服裝煩瑣不便,虎威之師的服裝則更利於軍事行動。傳教士曾這樣描述虎威之師:著裝上有著與動物相似的斑紋,帽子上有耳朵。士兵們佩戴著粗糙的半月彎刀、柳條編的盾牌,裝備良好,以抵禦刀劍攻擊。在盾牌正面畫有怪物的臉,這些怪物像蛇形女妖,且擁有令人驚嘆的超能力(好奇畫師經歷了什麼)。遠處有一個軍事據點,飄揚著大清帝國的黃色旗幟。

無論是條紋的著裝,還是盾牌上猙獰的獸首,都是為了顯示士兵的威武。其實連中國人自己也承認,藤木盾牌上的可怕獸面不過是為了想嚇跑敵人,它們並沒有像表面顯示的那麼兇猛。這個步兵營操練時的姿態也很奇怪,像江湖藝人翻跟斗一樣疊成一團蹦來蹦去。出征時, 他們代表天、地、月亮、五行、蛟龍、神龜,也難怪說清軍的軍事策略十分荒唐可笑。據說法國傳教士錢德明正在編一部有關中國軍事策略的巨著。

兵營

在中國,軍事據點沿著運河或馬路建立,那裡通常有八到十個士兵駐守。毗鄰的 據點之間有可以瞭望的塔樓,視野更開闊。 緊挨著的是五個錐形石墩,用於放置易燃物 品,及時警示外敵入侵或者暴亂。屋子前面是簡易的牌樓入口,上刻銘文,附近軍旗高高飄揚。左邊是木質結構的屋子,存放著不同的武器,如矛、火槍弓箭等。

正在經過的船隻上有雙層傘,彰顯著官員的身份地位。士兵點燃了三隻炮仗,以示尊敬,並列隊歡迎官員的到來。通常情況下,在中國的歡迎儀式上,炮仗從不超過三個,直立點燃,以防發生變故。

寶塔

這些建築物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面朝鄉村。它們的中國名字是「寶塔」,但是西方人錯誤地稱之為「寺院」。寺院在東方被認為是宗教信仰的神廟,而中國的寶塔並不是因為神聖的信仰而建。有些寶塔的建造是因為一些官員或士紳有高興的事情或為了滿足虛榮心,或為了向後代傳達家譜,還有的是官員為了豐富本地景觀。寶塔通常是磚制的,偶爾也有瓷磚的。寶塔通常有 9 層高,當然也有 7 層和 5 層的。每層都有走廊, 從窗戶邊步入,還有突出的頂,上面有深黃色的塔名,陽光照射下,像金子一樣亮。塔頂的每個角上都掛著一個風鈴,隨風而動,產生並不悅耳的聲音。大部分寶塔是八角形,也有一 些是六邊形或圓形的。還有些寶塔沒有邊角,是長檐形狀的。從底部到頂端塔的面積逐漸縮小,內有樓梯,可由之步入更高層。寶塔高度通常在 100 到 150 尺之間,隨意坐落在山上、平原或城市。圖中是蘇州的寶塔,應該是剛建不久,因為年代久遠的會有殘缺,塔頂會生出厚厚的灰色苔蘚。

拾糞的中國孩子

身背籮筐的兩個孩子在路上拾糞,之後會把這些糞便晒乾,做成餅狀出售,用以維持生計。 這是中國最底層的家庭的做法。在路上如果遇到有人騎馬經過,他們就會跟隨其後,尋求機會拾到馬糞,這想想都讓人覺得滑稽。人們也會把拾到的糞便撒在田裡當作肥料,糞便的價值被中國人充分地挖掘了。

抽煙的中國女人

正在玩耍的中國兒童:背著一個葫蘆,以防落水

身著藍色(棕色)的棉上衣,綠色(黃色)的褲子,舉止粗野、表情呆板的女子

節選自《西洋鏡:中國衣冠舉止詳解》〔英〕威廉·亞歷山大

後面還有很多關於晚清的評價和記載,感興趣的可以自己來看看這本書。總體來說,研習君覺得西方人對中國有種自然而然的優越感,不過諸君還是見仁見智吧。

遙記千百年前唐朝大詩人王維的那首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萬國來賀,日月同輝,光哉!耀哉!天地慶哉!

歡迎訂閱正大研習君,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大研習君 的精彩文章:

甲午戰爭中丟失的密碼本,註定了這場漏洞百出的戰爭必將失敗
國民黨和共產黨的諜戰之王:黑色特工戴笠和紅色特工李克農誰才是真正的特工之王

TAG:正大研習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