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君為司馬篡魏的先鋒,卻被司馬昭誅滅三族,堪稱千古第一冤

此君為司馬篡魏的先鋒,卻被司馬昭誅滅三族,堪稱千古第一冤

縱觀華夏五千年歷史,朝代更替,皇帝輪換上位坐莊,循環不歇。

簡而言之,後朝代替先朝,新皇代替舊皇上位,一般無非是採用「文革」或者「武革」的手段。武革就是武裝革命,採用暴力的手法,推翻前朝統治,自己做莊。歷代的起義、暴動、清君側、討國賊等等,不可盡數。

文革就是效仿先賢,採取「禪讓」的方式,君臣合夥演一齣戲,給滿朝的文武看,給天下的百姓看。一般都會「三讓」,做足了文章面子,來回扯來扯去N回。例子很多,小到一城一地,如陶謙和劉備合演的「三讓徐州」。大到一國一朝,如漢天子獻帝和曹丕合演的「曹魏代漢」。

曹丕當上魏帝後,發憤刻苦,勵精圖治,使魏國成了三國中最強的勢力。曹丕死後,傳位給長子曹叡,曹叡又傳位給養子曹芳,結果曹芳被司馬師所廢,司馬師後改立曹髦為帝。

曹髦作為曹操眾多孫子中,最出類拔萃的人物,自然不甘心做司馬家的傀儡。在他20歲的時候,衝動的率領宮中的侍衛及蒼頭、官僮等三百多人。亂鬨哄的殺出宮門,興師問罪,去大將軍府討伐司馬昭。其結果,就是出宮門不久,被追隨司馬昭的成濟所殺。

史載,成濟,揚州丹楊人。三國後期曹魏武將,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指使,用戟刺死魏帝曹髦,後司馬昭為平息眾怒,將成濟殺死,並誅滅成氏三族。

《三國演義》中描述「曹髦驅車死南闕」的章節。

髦(曹髦)仗劍升輦,叱左右徑出南闕。王經(曹魏忠臣,官拜尚書,後被司馬昭所殺)伏於輦前,大哭而諫曰:「今陛下領數百人伐昭,是驅羊而入虎口耳,空死無益。臣非惜命,實見事不可行也!」髦曰:「吾軍已行,卿無阻當。」遂望雲龍門而來。

只見賈充(西晉初期重臣,司馬氏的忠實追隨者,其女兒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賈南風)戎服乘馬,左有成倅,右有成濟,引數千鐵甲禁兵,吶喊殺來。髦仗劍大喝曰:「吾乃天子也!汝等突入宮庭,欲弒君耶?」禁兵見了曹髦,皆不敢動。賈充呼成濟曰:「司馬公養你何用?正為今日之事也!」濟乃綽戟在手,回顧充曰:「當殺耶?當縛耶?」充曰:「司馬公有令;只要死的。」成濟撚戟直奔輦前。髦大喝曰:「匹夫敢無禮乎!」言未訖,被成濟一戟刺中前胸,撞出輦來;再一戟,刃從背上透出,死於輦傍。焦伯(曹髦的護衛,官拜黃門從官)挺槍來迎,被成濟一戟刺死。眾皆逃走。王經隨後趕來,大罵賈充曰:「逆賊安敢弒君耶!」充大怒,叱左右縛定,報知司馬昭。昭入內,見髦已死,乃佯作大驚之狀,以頭撞輦而哭,令人報知各大臣。

再來看看《三國演義》中成濟的下場。

昭(司馬昭)亦佯哭而問曰:「今日之事,何法處之?」泰(尚書僕射陳泰)曰:「獨斬賈充,少可以謝天下耳。」昭沉吟良久,又問曰:「再思其次?」泰曰:「惟有進於此者,不知其次。」

昭曰:「成濟大逆不道,可剮之,滅其三族。」濟大罵昭曰:「非我之罪,是賈充傳汝之命!」昭令先割其舌。濟至死叫屈不絕。弟成倅亦斬於市,盡滅三族。

成濟作為下屬,關鍵時刻聽從司馬昭的命令,並嚴格執行,本身看來,並沒有什麼過錯。結果這麼忠心耿耿的人物,卻被出賣,成了背鍋俠,替人頂了「殺君」罪名,還被誅滅了三族。說他是千古第一冤,毫不為過。

歷史上相似的例子很多,不同品行的人,選擇自然不同,結果也各異。在這裡列舉兩個相似的例子。

其一是南宋的秦檜。秦相公按照皇帝趙構的屬意,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抗金名將岳飛父子。其結果就是留下千古罵名,到現在還跪在岳武穆墳前,受盡後人的指責和口水。

其二是民國時期的外交部長宋子文。根據美﹑英﹑蘇三國《雅爾塔協定》之內容,1945年6月,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宋子文與特派員蔣經國等人一起,前往莫斯科,與蘇聯方面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先說說這個所謂的「友好條約」,其中有一條就是針對外蒙古的「由蒙人決定蒙古之未來」的條款,說白了就是民國政府實際上承認外蒙的獨立。另外條約還有「中蘇共管長春鐵路三十年,旅順為共享海軍基地三十年,大連為自由港」等屈辱的條款。

面對這喪權辱國的條約,宋子文拒不簽字,憤而辭職。沒辦法,重慶政府只好緊急委任王世傑為外長,赴蘇聯去完成簽約。

1945年8月14日,新任的外交部長王世傑和蘇聯政府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在莫斯科正式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秦檜面對上意,堅決執行,成就了一代千古大奸。宋子文面對屈辱條約,選擇拒絕,保持了國人之風骨。誰對?誰錯?

諸君,面對此等情況,汝該當如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唐觀風使 的精彩文章:

他下令,膽敢議論朝政者殺無赦,最終引發了「國人暴動」

TAG:大唐觀風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