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病了吃藥卻沒什麼用 可能是這件事沒做好
人食五穀雜糧,身體偶然小恙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感冒、發燒、咳嗽等問題最為常見,當出現這些小問題時,我們可以自行服藥緩解癥狀,沒有必要前往醫院進行醫治。可是很多人,又會有這樣的體會:自行服藥,哪怕是對症的藥物,藥效也遲遲無法顯現,病症無法及時得到緩解,這是為什麼呢?
問題可能出在你服藥的方式上,如果方式不當,藥效可能會大打折扣,下面就為大家總結一些服藥時常犯的小錯誤。
送服水溫不當
送服藥物的水溫,對藥效是否能有效發揮至關重要,對於不同類型的藥物,對水溫的要求也不一而足,很多人會認為,熱水服藥是最合理的做法,其實不然。
對於退燒藥、止咳糖漿、維生素、助消化等類型的藥物,過高的水溫反而會降低藥效。因此,為了保險起見,服藥時,最好使用50℃左右的溫白開。
將藥物掰開服用
當藥物外形過大,吞咽較為困難時,很多人會選擇將藥物掰開後依次服用,或者化水飲用。對於膠囊藥物,會將膠囊去除,服用其中的葯粒,這些做法都是不正當的。
因為藥品上都會包裹葯衣服,會附有膠囊,這麼做是為了防止藥物在到達預定融化的位置前提前融化,使藥性無法完全發揮出來。而上述的這些做法恰恰將降低藥效的做法。
服藥姿勢
服藥時,身體所處的姿勢可能也會對藥效產生影響,癱坐著、躺著都不是該有的服藥姿勢。吃藥時身體應該處於站立狀態,用充足上的水送服,確保藥物完全進入腸胃;再者,服藥後不能立刻躺下,應該保持一段時間的站姿,防止藥物迴流食管。
服藥時機
不同的藥物,一日服用的次數,時間都有不同的要求。應該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要求服用,不能善作主張,如果沒有明確的要求,藥物服用應該和用餐時間岔開,飯前服用是指飯前半小時之前,飯後服用是指飯後半小時之後,不能與用餐時間相隔太近。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我們的健康得到了更穩固的保護,一粒藥丸往往就能解決一種頑疾,但要想發揮出藥物的最佳功效,上述的這些小事一定要做好。
※為什麼猝死總是頻頻發生 和這兩個原因密不可分
※大寒過後必吃它 比羊肉便宜比豬肉鮮美 還不上火
TAG:養生百科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