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什麼?福州氣溫又要坐「過山車」!這小年看樣子要…

什麼?福州氣溫又要坐「過山車」!這小年看樣子要…

來源:綜合了寧波晚報、寧波氣象、中央氣象台、詩詞天地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福州的朋友們,大聲告訴我:

這幾天你們被凍成啥樣啦!??

然鵝……

經歷過持續冷冷冷的「五九」後

小編穿好了全套秋衣秋褲

哆哆嗦嗦著進入了「六九」

萬萬沒想到又要脫掉裝備了

闊以

這很過山車

雖然早晚

這空調熱水袋什麼的還是要抱牢

但很明顯

最近活躍的這幾股冷空氣勢力沒那麼強勁

光壓制北方就已經很累了

沒工夫再來搭理我們南方

但是注意了!

這個氣溫的回升並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

一下子就從冷變暖和了

它只是從之前的非常冷

變得正常冷而已

即使沒有冷空氣再格外加buff……

但還是正常該咋冷就咋冷,

所以大家的保暖措施還是不能鬆懈!

天氣辣么冷,上班也沒太大心思

只想歡歡喜喜過大年

雖然離年三十還有一禮拜多

可今天就是小年了呀

等等

福州的小夥伴不同意

臘月二十四(明天)才是小年呢

這是為什麼呢?

下面,小編就要給大家劃知識點了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並不是同一天】

北方是臘月二十三(今天)過小年,

南方是臘月二十四(明天)過小年。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為啥不同一天?

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是更悠久的。那麼什麼時候發生了變化呢?那就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別。 在民間,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北方靠近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雖然南北方的小年日子不同

但是南北方在過小年的習俗上

還是大體相近的~

小年習俗

▌大掃除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掃房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乾乾淨淨迎春節。

北方稱為「掃房」,南方也叫「撣塵」。

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人們破舊立新的美好願望。

▌祭拜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誠祭拜灶王爺,為的就是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

▌貼窗花

窗花多以喜鵲登梅、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和合二仙等有吉祥寓意的圖案為主題。

將紅色的窗花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更添喜氣。

▌貼春聯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

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裡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陰清火、潤肺止咳的功效。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於是人民便敬獻祭灶,意為用糖糊住灶王爺嘴,上天后說些甜言蜜語。

▌吃餃子

過小年,民間吃餃子。取意為「送行餃子迎風面」。

在很多地區,一到臘月就開始各種吃餃子了。

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餃子......

▌沐浴理髮

小年時,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把上一年的塵埃晦氣除去,把新一年的好運帶來是沐浴的宗旨。

所以,除了家裡要煥然一新外,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洗浴、理髮,褪去過往的晦氣,開啟新年吉祥順利的好兆頭。

▌婚嫁

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

「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蒸花饃,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再過幾天就過年啦!

期待的點個贊吧!

精彩導讀

987私家車廣播

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五!

年終獎需要你們助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狂愛學習?這是我見過很好的做法!
每天吃一個,孩子聰明又健康,可以省不少心!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