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是如何調節氣血的

太極拳是如何調節氣血的

太極拳包含了傳統中醫的經絡、氣血、導引等理念。《太極拳論》曰:「氣者,生之體;經者,氣之路;經不通,氣不行;以氣運形,一氣貫通」。「有形產生無形,無形支配有形」,全身肢體的運動可導引經絡內氣的運行,調節周身陰陽平衡。中醫學認為氣、血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人體臟腑、經絡、組織器官活動的物質基礎。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血的調和與通暢是人體健康的關鍵。

太極拳是一種立身中正、上下相隨的虛實運動,其要求頭正頸直百匯和會陰上下呼應形成一條直線,有利於任督二脈的自然接通,促進周天氣血循環調節人體氣血平衡。督脈下起於會陰,順脊上行,經命門和大椎,通玉枕,過百會,止於人中。督脈兩側的腧穴是人體氣血總匯,臟腑都與腧穴相貫通。練習太極拳時督脈氣血充盈,利於腧口納氣,血脈暢通。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太極拳重視人體下盤功力的訓練,有利於氣血下行,調整人體上盛下虛的狀態,可以防治高血壓、跌跤等,有抗衰老的功能。此外人體還有非常重要的十二條經脈,而且十二條經脈與十二個腑臟密切相連,太極拳是以腰脊帶頭、內外相合的節節貫串運動,練拳時以任督二脈為中軸,以腰主力,內外相合節節貫穿,力達稍節,周身一動全動,從五臟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於動中,使十二條經絡得以疏通,五臟六腑得到滋養。

太極拳在鍛煉時要求氣沉丹田,採用深長細勻的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方式能夠起到「內臟按摩」效果。練拳時「腹內松靜氣騰然」,促使腸胃蠕動加強,起到健脾利胃的效果。研究表明,人在練習太極拳時腸胃的蠕動是平時的七倍,同時對於腹部內外的肌肉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使三焦氣機通暢,脾胃和順,新陳代謝加強,中土運化水谷功能旺盛。另外中醫講「肺朝百脈」通過吐故納新,不但充實了「宗氣」,而且進一步推動了氣血在全身的運行,使身體各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營養。

「太極」之道和「陰陽」之理是太極拳的內涵支撐。「太極」的哲學理念和「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互根,陰陽互抱」的陰陽平衡理念在太極拳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太極拳在鍛煉中注重思想集中,身心放鬆,通過意識、動作、呼吸進行練意、練體、練氣,使調心(全神貫注,意識集中,做到意識定向)、調身(姿勢正確,動作鬆柔)、調息(腹式逆呼吸,呼吸時要深、柔、細、長)三者相互聯繫,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太極拳法講: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右,必先向左;前去之中,必有後撐;上下左右,相吸相系;對拉拔長,曲中求直,太極拳從鬆弛筋膜、矯正脊柱、調節氣血和心理健康的角度,體現了這種矛盾與統一的哲學思想,體現了太極拳的習練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好消息!5大理由說明太極拳是未來最龐大的健康產業
還記得魔鬼教官孫武嗎,和王洪祥齊名,拜師太極陳小旺,如今做軍官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