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8房地產投資回落 製造業、消費升級是新機會

2018房地產投資回落 製造業、消費升級是新機會

2018年1月31日至2月2日,融資中國2018(第七屆)資本年會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舉行,來自政府機構、金融機構、投融資機構、第三方財富管理、以及熱點、大型企業、上市公司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時代背景下的股權投資行業趨勢和方略。

2月1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李迅雷發表主旨演講,並對2018年宏觀經濟進行展望。他表示,剔除外部因素,2017年投資增速在回落且2018年面臨著中美貿易摩擦。他預測,2018年,中國整體經濟走勢仍處於平穩下行的階段,但下行幅度不會太大。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一輪經濟反彈中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模式沒有發生變化。

李迅雷強調,投資主要還是靠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兩大因素。「這兩大因素在今年可能有所回落。我認為製造業投資相對樂觀一點,因為在投資中,製造業投資是占最高的。」

李迅雷直言,他對2018年消費不看好。他表示,收入差距在持續擴大,而拉動消費增長的主力人群是中低收入群體。對於消費升級,李迅雷認為,在中國,有20%的人群才是消費升級的對象,他們消費在哪裡,哪裡就是投資的機會點。此外,由於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醫藥消費,大健康也是值得關注的。

在政策方面,他預測,金融嚴監管仍將持續。「在政策上把握兩點:一個是穩中求進,一個是底線思維。」

2018房地產投資回落 製造業、消費升級是新機會

(以下為2月1日融資中國資本年會,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的主旨演講實錄)

李迅雷:非常感謝融資中國的邀請,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個人對於2018年的宏觀經濟以及資產配置的觀點。

首先要改變我們的看法和思路。我們過去一直在想,2018年經濟增速會多少?我們處在周期的底部還是中部?其實這都不重要,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周期的思維判斷機會呢?此外,我們總是在問股市什麼時候變成牛市和熊市?我們不應該用傳統的思想和傳統的思維判斷、預測未來,這樣會影響你的投資資產配置收益。

總體來講,2018年,外部環境對中國經濟影響並不大。雖然有美國的加息,但是美國的加息已經在美聯儲報告當中寫明了,2018年預計會有三次。我認為美國經濟今年的復甦不會比2017年更加強勁,我個人判斷也就兩次,所以對中國利率上升壓力並不太大。我們未必一定要把美國的加息跟中國是否加息聯繫在一起,因為這兩套金融體制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認為,美聯儲的縮表特朗普的減稅,對中國會帶來一定的壓力,壓力肯定有,但是必須量化。這個量化就是影響是不大的,因為我們一定要算實際稅收水平到底有多少,根據我的計算,美國企業實際所得稅率並不是30%,而是19%,所以即便降到了20%,實際上也只能夠降到16%,實際溢價小很多,這樣對中國影響也不是很大。

要強調的是,在判斷目前中國通脹水平的時候,不要根據國家CPI數據來判斷。總體判斷,我們目前的利率水平並不算高,因為我們CPI權重上是有問題的,我基本結論是,在過去十年當中,我們CPI每年平均低出1.2個百分點。講更加實際的問題,因為全球經濟的復甦對中國GDP的貢獻也是比較明顯的。大家知道國家統計公布的2017年GDP增長了6.9%,2016年是6.7%,中國經濟經過6年的下行之後首次出現了回升。但是如果把外部因素剔除之後就會發現,2017年外貿對GDP的貢獻是0.2,2016年是負0.5個百分點,把這個剔除,2016年投資和消費對GDP貢獻是7.2,2017年是6.7,所以實際上經濟是往下走的。所以,把外部因素剔除之後,我們看到2017年投資增速在回落,消費基本持平,而且2018年面臨著中美貿易摩擦。特朗普發表了諮詢報告,他提到中美關係是競爭對手。此前他的講話還比較溫和,現在成了競爭對手,中美之間對立可能會更多一些,這是一個偏負面的因素。但是中美之間,肯定是既有合作也有競爭,總體影響還是中性的。

2018年,整體經濟走勢仍處於平穩下行,但下行的幅度也不會太大。因為這一輪經濟反彈中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模式沒有發生變化。我們發現,投資主要還是靠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兩大因素,這兩大因素在今年可能有所回落。製造業投資比較樂觀一點,因為在投資里製造業投資是占最高的。2018年需要關注的是民間投資回落問題,過去兩年中國經濟拉動主要靠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投資,民間投資由於整個融資成本的上升,投資意願顯得不足。所以2018年總體來講,我覺得是可控的。

消費上,我認為並不樂觀,很多人非常看好消費升級,但總體消費是不行的。為什麼不行?因為收入差距繼續在擴大。居民可支配收入雖然在上升,但是實際上增速在回落,而且我們在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時候,一定要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不要看人均。因為拉動消費的主力是中低收入群體,而不是高收入群體,高收入人群群體的消費增長對我們拉動是非常少的。整體來講,我2018年消費並不看好。

從政策角度來講,我們過去所面臨的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解決,所以金融監管、嚴監管還是一個要持續的。在政策上的把握兩點,一個是穩中求進,一個是底線思維。一是維持去槓桿、去泡沫的勢頭。對我們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來講,也面臨著資管新規對我們潛在的影響,這個影響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深遠的。未來資金池、資產錯配等問題,一定會有解決的方案。當然去槓桿是長期性的,不是短期就解決的,尤其金融領域,金融的機構要做的就是風險管理。本身沒有槓桿就沒有金融,所以要把槓桿調整到合理的水平。

那對2018年來講,大家所關注的幾大問題。

第一個方面,增速會回落,也就是說我們的經濟,潛在增速在往下走的,民意增速也會要有回落。在這種背景之下,如果加息,融資成本進一步提高,這對增長是不利的。

第二個方面,通脹率,大家擔心通脹,我認為PPI在向CPI傳導,但是這個傳導也不是非常暢通,因為我們上游可以通過供給側限制,下游都是民營企業為主,有資本調解的功能,消費不振的話怎麼使CPI上行呢?我們發現2月份的CPI會上升到3%左右。隨後,CPI會有所回落,整體CPI水平比今年抬高,也是在2.5,這是一個可控的範圍。

第三個方面,人民幣匯率,大家過去認為人民幣要貶值,實際情況來講,2017年人民幣出現了明顯的升值。2018年人民幣應該還是可控的,這樣的話也不會對加息產生一定的促進因素。如果人民幣貶值壓力大的話,可能會加息防止外匯的流出。現在國內理財產品利率水平還是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去支撐美元跟人民幣之間有套利空間,反而使得美元的迴流。

第四個方面,美聯儲加息,這個影響不大,因為已經反映在大家預期里。我的觀點是,操作利率會上調,但是可能也是前高後低。總體的判斷,我覺得今年的貨幣政策是中性,金融監管會收緊,但是市場融資成本應該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對於經濟的判斷大家更多應該關注經濟的質量,而不是經濟增長的比例。長期來講,中國經濟肯定是下行過程。當你的存量越大的時候,增量對存量的影響是越來越小,這是一個數學問題,不要有任何的期望,中國經濟回升到7%,甚至10%這是不可能的,這也沒有必要了。

從結構變化的角度去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的是傳統產業,但是還是要補短板,補短板補的是什麼方面就看投入,所以結構性機會需要把握兩方面:一個從投入角度,一個從需求的角度。從投入的角度來看,中國在研發投入上,主要投入電子通信、科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農學這幾個方面。尤其在電子通信裡邊投入是巨大的,投了必定有產出。

2015年,計算機、電子通信和醫藥三個領域投入較多。再細化,國家對電子通信領域裡晶元、半導體的投入是巨大的。過去中國在晶元領域中的進口總額超過原油進口量的。我們一直落後於別人。當我們巨量投入之後,別人速度放緩了我們還按照原來的速度,就有趕超的機會。比如像人工智慧,環保節能這些領域,是國家今後重點投入的領域。

從需求端來講,我前面講到對中國的消費並不太看好。但是結構在發生變化,很多人說,中國人均GDP達到8千美元就是消費升級,這是錯的。不能按照日本、美國人均GD達到八千美元來計算,他們八千美元相當於中國目前的12000美元,因為美元也是在貶值的,貨幣都在超發的,所以我們不能用現在的現值來對應十年前。

我講的消費升級,就是中國20%的人口在消費升級。所謂的二八現象,20%的人口佔中國人口的將近3億人,中國3億人口的消費升級,這些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斷上行,跟我們10億社會差距不斷的拉大,精準投資就要找到這些機會所在。佔中國人口20%的群體消費什麼,你的投資機會就在哪。

2018年還要關注大健康,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消費的升級非常明顯。比如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醫藥消費是非常驚人的。另外,需要關注偏高端消費。

所以整體來講,我對資產配置的觀點還是跟經濟結構變化相契合。投資不應該注重面,而是從面到線。我們過去投資都是注重面的投資,比如西部大開發,東部振興,中部崛起,現在行業集中度在提高。隨著經濟的分化,我們要找行業的龍頭,配置的房子應該是在經濟聚集的地方,隨著人口的流向變化進行投資。所以第一步應該從面到線,所謂的線就是像杭州灣、粵港澳灣區。

時間關係,我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李迅雷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為憂鬱的英國人奔走效力 特雷莎·梅因為她而設立孤獨大臣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