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專訪導演劉國權:萬物有隙,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專訪導演劉國權:萬物有隙,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作者/丁尼生

劉國權導演的工作室在朝陽一個文化產業園區內,整個園區仿古建,一排排青磚樓長得一模一樣。

我們去採訪當日,朔風在街巷中亂竄,寒意凜凜,劉導的門牌號跟他本人一樣掩於巷陌,不容易找到。去電詢問後,很快劉導便穿著件薄毛衣出來接我們。

熱情、樸實,典型的東北漢子。泡茶,簡單寒喧後,記者打開錄音筆,陽光大好,滿滿一室明亮,倒是應了我們採訪的主題「幸福」。

正在央8熱播的新劇《幸福起航》,由劉國權自編自導,聚焦都市青年的生存壓力、與父母、子女之間的代際鴻溝。而這部劇從籌備到起航,也是頗多周折,光是名字就換了幾次,有《恨爹不成鋼》、《百鍊成爹》,直到臨近播出才定下《幸福起航》。不同於以往在婆媳關係、一見鍾情等傳統題材中打轉的作品,《幸福起航》從父子關係的角度,精準地剖析了當代人為什麼「結婚難」「養家難」的問題,不加粉飾地擊中了都市青年的心理痛點。藉由中青兩代實力派的演繹,和別出心裁的獨特視角,播出當晚,《幸福起航》就在雙網全品類收視登頂全國第一。

生活的味道是悲喜交集

面對家庭倫理這一題材,大多數創作者都把目光放到了類比母女的婆媳關係,而中國人的父子關係,似乎少有導演關注。

但劉國權早在創作劇本之時,就把目光對準了「說不出口」的父愛。他有意識地在描繪了「窮二代、官二代、富二代」三位主角後,又為他們設置了三位各有特色的父親形象。這三位全劇中最重要的配角,以及他們與子女之間的關係變化,直接決定了全劇的走向。

創作者的故事和對生活的體驗,往往與他們本人的經歷緊密相關。《幸福起航》的故事,是不是也來源於劉國權自己的人生?當談及這一點時,爽朗的劉國權笑著解釋,他自己的女兒還小,還沒有來得及體驗電視劇中,身為父親的苦惱。

但是緊接著他又坦言,劇中的父子關係,並不是某一個家庭的個例,而是整個中國社會中的常態。「其實現實生活中,有時候只要你去觀察,周圍的朋友、同事,可能每家都有各自不同和父親的故事。」而在現實當中,也不乏因為因為父親的身份,而直接影響了子女命運的社會事件。

「在父子之間,往往存在著一種承上啟下的遞進關係。對於錢途來說,他是一個沒爹可拼的普通人,他的想法是:我不是富二代,但我一定當富二代他爹。從家庭角度來看,他是父子關係的傳承紐帶。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父子之間各自有不同價值觀,在認知上也有不同,就會有所謂的代溝問題,父子之間就會產生一種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

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關係,不只體現父子之間。在《幸福起航》中,兩位主角面對各自「未婚先孕」「北京戶口」的困境,心生苦惱,從不同角度羨慕起對方的生活。雖然「矮挫窮」與「白富美」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經濟差距,但在對話中,「仇富」「嫌貧」等鋒利的階層交鋒難覓蹤跡,反而展現出兩個不同階層的人物,對自己的社會位置的敏銳思考,從而達成了一種思想上的理性溝通。

這種充滿積極色彩的思想對話,為整部劇父子互相理解、階層不同也能相愛的樂觀主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國權透露,《幸福起航》單片名就修改了三次,從最早的《恨爹不成鋼》到《百鍊成爹》,再到《幸福起航》。在反覆修改的過程中,劉國權試圖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之上,加重理性溝通和幽默的成分。原本尖銳的社會衝突,在他對劇本反覆打磨的過程中,包裹上了一層又一層的幽默糖衣。

作品本身的獨特,或許與劉國權本身的氣場密不可分。在與記者的閑聊中,他以東北人天生的幽默語調,對《幸福起航》中涉及到的「拼爹」「階層摺疊」社會問題,再一次用個人化的風趣加以精準剖析。

「談到社會現象,客觀來說,它是比較尖銳的。但在我們生活當中,大家奮鬥打拚,已經很辛苦。那麼我也不想,也不希望用苦大仇深的方式去敘述一個故事。」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對他來說,也不一定要用尖銳衝突與對立的手法來表現。在創作中,他一直試圖摸索出一條「悲情喜劇」的道路。「完全的現實主義題材悲劇作品,對於觀眾而言或許太過沉重,我自己也不是很喜歡。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喜劇也需要深度。所以我經常在想,能不能用比較輕鬆愉悅的方式,來表現較為深刻的主題。」

而包裹著幽默糖衣的現實問題,又何嘗不是生活本身的滋味。

輕鬆面對「不成問題的問題」

劉國權大部分的作品都由自己親自操刀寫作。然而,身兼導演和編劇雙重職務,對不少導演來說都是一副重擔。不過劉國權不僅不覺得有壓力,反而樂在其中。於他而言,創作劇本是對劇集質量的錘鍊。

一部劇的雛形,並不始於第一版初剪的誕生,也不是攝像機第一個鏡頭的開拍,而是在寫作劇本之時。「每個人物的狀態,表演方式,甚至後期每場戲的剪輯點,我都在寫作劇本時會有所考量。導演自己創作劇本,不僅僅對於前期取景、選角有幫助,對後期的拍攝剪輯同樣助力不小。可以說,劇作是導演的必修課。」

突破了劇本這一關,和角色一樣樂觀自信的劉國權,笑稱選角也好、拍攝也好,都是「不成問題的問題」。無論是曾經合作過的倪大紅,還是在《幸福起航》中出演配角的劉波,都被劇本深深吸引,才前來出演,並在劇中貢獻出了出色的演技。曾出演過《杜拉拉升職記》《和平飯店》等高口碑劇的李光潔,把男主角「矮矬窮」的形象表演得活靈活現。繼《林海雪原》後,他與倪大紅這對「楊子榮座山雕變親父子」的組合也是讓觀眾忍俊不禁。

中青年和老戲骨的組合,再加上劉國權導演自帶的幽默氣質,讓《幸福起航》的拍攝現場與作品本身一樣,洋溢著輕鬆愉快的氣氛。無論是與演員的溝通,還是整個拍攝過程,都顯得格外順利。

在採訪中,劉國權還回憶起當時拍攝的小故事:「劇本中有一場戲,是錢途和吳靚這對歡喜冤家在吵架。在吵架過程中突然意識到,彼此都心生好感,兩個人都顯得有些尷尬。劇本的安排是主角談了談天氣:『今天天氣真好』,『嗯,沒有霧霾』,表現出一種不自然的氣氛。」

「但當時在拍攝那一段時間,霧霾一直比較嚴重。但恰逢我們拍這場戲的時候,恰好趕上了個大晴天。」劉國權笑道:「後來有觀眾問,這場戲是臨時改了台詞?我只能回答說,沒有,是老天爺幫助我們。」

多個角度看市場、看生活

劉國權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在電視劇領域中深耕多年的他,當被問及他是否在創作過程中照顧市場需求之時,他再次展現出了別具一格的思辨態度。

「電視劇和電影市場是殘酷的。站在製片方的角度,製作費逐年遞增、高居不下。原來幾千萬是大投資,現在則幾億上下,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每個從業者都不得不去考慮市場。無論是導演也好,編劇也好,都不能只為自己負責。創作者可以只抒發自己的創作快感,但投資方確實真金白銀地給項目注資,所以市場上的各方面因素,的確都要考慮。」

但觀察市場,並不意味著就要完全讓市場來主導創作。在劉國權眼中,一部劇最重要的仍然是故事本身。「我堅信如果有一個好的、接地氣的、貼近每個人生活的故事,導演選擇了合適的演員,那麼無論它是不是『IP+流量』的形式都不重要,它會成為一部好劇。但是如果在創作時分心追逐其他的目標,往往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而對於自己的未來,他秉承著開放的態度:「拍了這麼多年的戲,作為一個導演,自然希望嘗試的方向越廣越好,多接觸一些題材,無論是網劇還是IP,有一天緣分到了,碰到一個合適的劇本,那我會非常高興去執導的。不過,就個人喜好來說,我會比較喜歡男人一點的題材,拍攝一些具備力量的作品。」

採訪手記:

在採訪即將結束之時,劉國權興緻勃勃地對我們說,他前一天晚上剛剛為自己的一部新劇敲下了「全劇終」三個字。劇本故事始於1976年,有橫跨40年的時間跨度,大概會在今年下半年正式開拍。而在下一部劇本的創作過程中,他仍然會保持著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以輕鬆幽默的解讀風格,深挖現實主義的厚土,為觀眾呈現出更多的好作品。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收下這份榜單,助你開啟2017全年娛樂記憶
學點電影中的常用技法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