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一家資產公司高管裸辭,開了一家20平米的博物館,只為一份兒時的記憶
每一門傳統手工技藝的背後,都閃現著手工藝人的心血與智慧;每一個精美絕倫的瞬間都凝聚著歲月與人生的坎坷滄桑。尋找最東方千名手藝人,續一段時光在此傳揚。
以物動人·以手言心
當你推門而入
潺湲的流水聲
恬淡的絲竹聲
裊裊的薫香
……
你的神經便被悄悄鬆綁
抿一口新茶時
你就能嘗出一種文化
一個金融街「女強人」
把第二事業濃縮在一件小店裡
試圖在這裡
陳列出一個群體的生活態度
在2008年李慧還是香港一家
資產管理公司合伙人
從那時起她決定為自己的
愛好做點事情
2011年
李慧創辦了自己的品牌
「細活里」
這份多年的愛好
終於變成她自己事業的
一部分
她出生於1960年代
十多歲時趕上了動亂時期
無事可做的時候
她便在家裡做手工
後來這份記憶
也伴隨著她出國學習工作
1994年她開始在香港
從事金融行業
成為第一批從事股票分析的
中國人之一
彼時奢侈消費
正在香港盛行
滿街Gucci、LV
李慧卻整天穿著
盤扣斜襟的中式手工服裝
穿行在這座水泥森林裡
這身行頭
在西裝革履的金融界顯得異類
但越來越多的朋友
開始欣賞這種風格
並被她影響
「細活里」的第一批忠實顧客
也是從朋友圈開始
並從口碑開始了品牌擴散
人們往往會傾向於
回歸到追隨原生態
擯棄過度包裝
沒有醒目的Logo
採用天然原料純手工製作
二十多平方米的「細活里」
像個微型博物館
流淌著一種親切家常的
傳統氣息
若你為某件心儀的器物駐足
你還會不小心發現
多數商品背後都附有一張
小巧的便箋
上面是一段用毛筆
細心手抄的文字
介紹著這物件的
這就是手工製品的魅力
也許同款的每一件都有
細微差別
正如自然界沒有
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
她覺得
一件手工藝品合不合格
不是用數字標準來衡量的
而是手的溫度心的感受
培養責任感也好
激發創造性也好
她很在乎與手藝人的交流過程
她希望仰仗
中國傳統文化
用本土的原材料和手工藝
做出「不土」的生活用品
這種「不土」
既包括創意設計
也包括文化情感
在李慧心中
好的原創手工製品
必須基於實用美學
不做無謂的標新立異
不為設計而設計
踏遍亞洲公平交易小店
尋訪歐美手工製品機構
與國內眾多手藝人合作切磋
李慧逐漸認識到
單有用心做的產品
單有低廉的價格
或者單有一腔文藝熱情
都不是出路
只有將人文情懷
工匠精神 商業理念
及體貼服務結合起來
才能讓手工藝好好活下來
而不是當某種「遺產」供起來
幾度夢起幾度放下
從小就愛做手工的李慧
最終在2011年底
開了這家「細活里」
並寫下小店的宗旨
典雅實用 手工精製
生態環保 公平交易
從最初自己鉤窗帘
做喜歡吃的南北糕點
收藏老扣子到去景德鎮等地
拜訪手藝人
她的初衷便是讓手藝人
體面地活著
得到勞動者應有的尊重
也讓更多人喜歡
手工藝品
進而理解手工背後的文化
這不只是做一樁買賣
而是傳播一種理念
所以當她看到有年輕人
來店裡欣賞或者
購買一隻八十塊的小茶杯時
她都會很高興
因為這個小茶杯
記載了一段水木火土的
自然對話
「細活里」的器物
還有一些被人採購用作
送給國外客戶的禮品
它能代表本土中國
卻又一點也「不土」
有的客人還很開心能在
「細活里」
學到一些中式傳統生活方式
比如關於「白雞冠」茶
最有意思的是宋代沖泡法
降溫後的開水先醒茶
再放在爐子上燒開
到出現魚眼似的水泡再取下
撒一點點喜馬拉雅山鹽
茶香會從兩頰
一直蔓延到鼻子里
……
『細活里』的產品
與一般的手工製品的區別
是更加實用經典
現在更讓她煩惱的是
北京越來越嚴重的霧霾
她希望讓孩子們
生活在更健康的環境
但「細活里」
離不開北京的人文環境
本文圖片素材來源「細活里」微博以及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寫在最後:手藝人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
感謝各位粉絲的支持與厚愛
現滿足各位粉絲的強烈願望
開放粉絲二群給大家交流
現在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小編微信即可進群
勾搭小編比看文章更有趣
你注意過巷口那些再熟悉不過的人嗎?
我們期待您的投稿
如果你有手工藝經歷或這方面的資訊
TAG:東方手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