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戚和小戚的草莓生意經

老戚和小戚的草莓生意經

縣區·播報

county

空白

遼陽日報記者 尹 林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文聖區太子島村老戚家採摘園,可謂真正的全家總動員,老戚只管把草莓種好,兒子小戚負責找銷路,全家守著一棟草莓大棚和一棟西紅柿蔬菜大棚,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老戚大名戚光宗,在村裡種了30年菜,兒子名叫戚嵩繼,三年前辭掉工作回家賣菜。

臨近春節,草莓的訂單量開始增加,兒媳劉洋的微信響個不停。「草莓30一斤,西紅柿15一斤,送貨上門,3斤起送。」劉洋不斷重複這兩句話,即使她把客戶都集中在一個群里,可每天仍有不少新客戶向她諮詢。

今年是小兩口通過微信賣草莓的第三年,按目前的銷售形勢,8000斤的產量靠著一部手機可以輕鬆消化掉。「最難的是第一年,當時微信上只有200多個好友,訂單少得可憐,好在堅持了下來,一個人吃好了推薦給身邊的人,慢慢就積累了一大群『草莓鐵粉』。」小戚告訴記者。

劉洋喜歡把她家的客戶稱為「粉絲」。因為自知她家草莓價格有點小「傲嬌」,卻仍能夠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收穫一大批擁躉。「這些客戶是真正沖著品質買我們的草莓,所以都算鐵杆粉絲。」劉洋笑言。小兩口堅守「一分錢一分貨」的底氣,來自對老兩口種出的草莓品質的自信。

只種綠色好吃的蔬果,是老戚鑽研了30年的事。近30年里,老戚種菜堅持只施農家肥,無論種哪種蔬菜水果,這老頭兒一律將化學肥料和農藥拒之門外。

老戚家只有兩棟大棚,為了保證土壤營養充足,老戚將草莓在兩棟大棚之間輪種,以便讓土地得到休養。因為不上化肥、不打農藥,所以這裡的蔬菜瓜果生長周期要長,種植期間付出的人力成本也要多。

在兒子和兒媳回來幫忙前,老戚的蔬菜銷路只能靠老兩口推到早市去賣。「那時候為了佔位置經常凌晨1點從家走,咱家的菜個頭小、賣相也不好,雖說沒有化肥農藥,但是想要賣上價,難!」老戚和老伴回憶道。

看到年輕人通過手機就輕鬆把草莓賣了出去,不用起早貪黑趕市場,不用再磨嘴皮子推銷,老戚除了覺得神奇,更多的是輕鬆,他終於可以一門心思研究種菜。

說到種菜,老戚總是神采飛揚,說自己真心喜歡。1988年,他拿著家裡的積蓄跑到瀋陽農業大學園藝系自費學習兩年。撇下老婆孩子跑到外地去上學,在當時並不被人理解,甚至引來嘲笑。「那時候全家人在村裡都抬不起頭,可正是通過那兩年的學習,我接觸了更加科學的種植技術,堅定了種植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路子。」老戚說。

讓老戚無比欣慰的是,通過全家人的努力,他的堅持終於贏得了市場的認可,換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陽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望水台派出所重拳出擊規範養犬

TAG:遼陽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