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剛經》中的故事—六道四生,三界二十八天:佛教宇宙觀

《金剛經》中的故事—六道四生,三界二十八天:佛教宇宙觀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金剛經》—大乘正宗分

大家聽到最多的佛教教義就是「眾生平等」,但什麼是「眾生」?佛陀在《金剛經》中都給我們做出了解釋:「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眾生」包含了六道四生、三界二十八天的具無明煩惱、流轉生死之一切有情。


六道四生

何為六道四生?依出生方式分類,佛教將六道眾生分為四種:卵胎濕化,謂之四生。

根據《增一阿含經》卷十七和《俱舍論》卷八中載:

什麼是卵生?從卵殼中出生者,雞、雀、烏、鵲、孔雀、蛇、魚、蟻子之屬。

什麼是胎生?從胎藏中出生者,人、畜生及二足蟲。

什麼是濕生?從濕氣產生者,也作因緣生,腐肉中蟲、廁中蟲之屬。

什麼是化生?生無所託者,諸天、大地獄、餓鬼、若人、若畜生,這些為化生。

六道輪迴

據《俱舍論》記載,人道和畜生道都有四種出生方式;地獄道、諸天(含阿修羅)都是化生,餓鬼道有胎生和化生兩種出生方式。

其中,人道中除胎生以外的其他三生,畜生道的化生,餓鬼道的胎生,都不是我們常見的出生方式。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1)世羅、鄔波世羅的故事

當年在有一位商人,乘船入海抓到一隻雌鶴,雌鶴的形貌瑰瑋色彩艷麗,商人很喜歡。雌鶴後來生出二卵,後來卵孵化開,出來兩位童子,長相端正、聰明智慧,年長之後出家為僧,都證得了阿羅漢果,大者名叫世羅,小者名叫鄔波世羅。

(2)鹿母的故事

鹿母,即毗舍佉夫人,為佛陀建造了鹿母講堂,是彌伽羅長者的兒媳婦。鹿母生了三十二枚卵,感覺很羞愧,把三十二枚卵都丟棄了。結果每一個卵都孵化生出一個男孩子,長得都很好,力氣也很大,後來成了國王的侍衛。後來這三十二兄弟遭奸臣陷害,被國王殺死了。佛陀為避免毗舍佉夫人太傷心,就到專程她那裡為她說法,毗舍佉夫人證得阿那含果。

(3)般遮羅王五百子的故事

般遮羅王妃生下五百枚卵,她覺得不詳,害怕發生災變,就把五百枚卵裝在一個小盒子里丟進殑伽河中。小盒子隨流而去,被鄰國國王看到並派人從河中取上來。過了一段時間,盒子中的卵都各孵化出一個男孩子,國王將他們養大。這五百個男孩子都成了驍勇善戰的勇士,他們為國王開疆拓土。

當時鄰國國王與般遮羅王有仇,就派這五百勇士去攻打般遮羅國。五百勇士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般遮羅國的都城。般遮羅王很害怕,而王妃卻認出了自己的孩子,她登上城樓,對五百勇士說出了往事。為了讓他們相信,王妃按壓自己的乳房,有五百條乳汁射進了五百勇士的嘴裡。五百勇士相信了,兩國也成了友好鄰邦。


(1)曼馱多的故事

曼馱多,譯為我養。傳說布殺陀王頭頂長了一個皰,皰破裂生出一個男孩子,顏貌端正,非常招人喜歡。布殺陀王把孩子抱到後宮中,問誰可以撫養他。後宮各妃都爭著說:「曼馱多」。於是布殺陀王就給孩子取名為「曼馱多」,曼馱多長大後繼承王位,是一位金輪聖王,人稱頂生王。

(2)遮盧、鄔波遮盧的故事

遮盧,譯為髀;鄔波遮盧,譯為小髀。傳說頂生王兩髀上各長了一個皰,皰破裂後生出兩個男孩子。兩個孩子以所出生處作為名字,加了「鄔波(小)」以示區別。兩子長大後也都成為轉輪聖王。

(3)鴿鬘的故事

傳說以前有一位王叫做跋羅哈摩達多,譯為靜授。靜授王腋下長了一個皰,皰破裂後生出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出生後就能像鴿子一樣飛行,也有人說女孩子出生後有鴿子一直追逐其後,靜授王非常喜歡她,像寶鬘一樣,所以取名叫鴿鬘。

(4)庵羅衛的故事

傳說有庵羅衛女,從庵羅衛樹的濕氣中出生。有的從庵羅衛樹的種子中出生,有的從庵羅衛樹的樹中出枝生。


劫初之人,因為生無所託,所以是化生。

天龍八部眾中,龍眾和揭路荼中均有化生。揭路荼,又叫迦婁羅、伽樓羅,譯為金翅鳥。據《長阿含經》卷十九「龍鳥品」中載:「有四種龍,何等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濕生,四者化生,是為四種。有四種金翅鳥,何等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濕生,四者化生,是為四種。」


據《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三中載:「復有餓鬼朝產五子,隨產食之;夜生五子,隨生隨食。由懷飢餓未曾暫飽。」

鬼母


三界二十八天

據佛教世界觀,眾生在生滅變化中流轉,依其境界分為三級:欲界、色界、無色界。

l欲界:指有食慾、淫慾、睡眠欲之處,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及六欲天。

l色界:指有凈妙色法之處,即四禪天。

l無色界:指無有色法之處,即四無色天,或說尚存微細色法之處。

據《天台四教儀》中載,三界又分為二十八天。

三界二十八天

在《金剛經》中,佛陀列舉了以下幾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很明顯,即六道四生。

「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據天台智者大師在《金剛般若經疏》中的解釋:

「若有色,即欲色二界。

無色,即空處。

有想,是識處。

無想,不用處。

非有想非無想,即最上天。」

「有色」即欲界和色界。

「無色」即無色界中空無邊處天。

「有想」即無色界中識無邊處天。

「無想」即無色界中無所有處天。

「非有想非無想」即無色界中非想非非想處天。

《金剛經》中的眾生包含了六道四生、三界二十八天中所有有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新錄 的精彩文章: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略說禪宗

TAG:日新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