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守兒童的安全感,被誰拿走了

留守兒童的安全感,被誰拿走了

最近幾年春節前夕,蘋果公司都會向中國消費者推出新春廣告。今年已是第4年,新的廣告由著名導演陳可辛拍攝。

陳可辛選取中國春運為主題,描寫一名普通列車乘務員春節不能與家人團聚的故事。這位工作在平凡崗位上的女乘務員,只能和自己的孩子在站台短暫相聚。列車停靠只有短短「三分鐘」,因此這部電影命名為《三分鐘》。

陳可辛會講故事,短短几分鐘,拍得像大片。母子站台相聚那兩分鐘,孩子給媽媽背乘法口訣,時間倒計時,小男孩越背越急促,終於在發車之前背完。母親露出一笑,觀眾卻已淚崩。親情、團聚、別離,這些都是中國人熟悉的情感。難怪很多人說,這支廣告拍出了家國情懷的感覺。

我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也是喉嚨哽咽。真摯的親情,聚散和別離,這些人世間最純粹的情感,很難不打動人。一旦下筆思量,我卻不知從何談起。

平心而論,電影里的小故事,生活中很常見。每年春節,總有人堅守工作崗位,總有家庭吃不上團圓飯。列車乘務員這種工作,春節期間忙碌有其特殊性。別離並不全是悲劇。

我見過真正的悲劇,它們不發生在春節前夕,而是春節之後。許多年輕父母返城打工,他們的孩子無法前往,只好依依惜別。我從事媒體工作多年,每年最難過的就是3月。這時期會看到很多照片視頻,孩子在爺爺奶奶懷裡大哭,他們的父母在車窗那邊,早已淚眼汪汪。

尤其當我有孩子之後,更見不得這畫面,每次都要難過很久。平時我自己出個差,都要對孩子牽腸掛肚,而他們一離別就是三百天,可以想見其內心煎熬。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悲劇。

下面是一組新聞圖片

國慶節假期,父母返城打工,孩子不舍

假期結束,到父母工作地方探親的孩子即將返校

春節即將結束,孩子和母親即將別離

據統計,中國一共有6000萬留守兒童。每到假期結束,這些撕心裂肺的分別場景再常見不過。無論新聞還是視頻,這方面內容你想看多少都有。

不過,我不是想簡地單煽情,而是想談談一些道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悲劇,以及如何減少這些事情發生。

也許有人說,中國在經歷城市化,農民進城務工是大勢所趨。農民不去打工,可能連家都養不活。農民扔下孩子,背井離鄉去打工,這是無奈的選擇,不能說是悲劇吧。

在我看來,城市化是歷史的進步,農民進城是自願的選擇,這些算不得悲劇。可是,孩子在需要父母撫愛的年紀,無法隨同進城,留在老家,就不是什麼自願選擇。孩子無法在城市接受教育,這是他們分別的主要原因。這裡面有教育制度的限制。

農民工子女在城市讀書,首先要辦理五證(暫住證、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務工就業證明、戶口所在地鄉鎮政府出具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全家戶口簿)。辦理這些證件很繁瑣,要在城市和家鄉的政府部門之間,來回奔走,辦理一趟下來,簡直蛻一層皮。

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上學。公立學校招生有名額,農民工沒戶籍,買不起學區房,他們是入學競爭的最弱勢者,稍不留意,孩子就面臨無學可上的境地。即便小學能就讀,中學怎麼辦,高考又該怎麼辦呢?農民工不是城市中產階級,很多問題往前看得遠一點,就是無解。

中國人普遍視兒女前程為頭等大事。農民工更是如此,他們不敢把孩子帶進城裡,因為那樣要冒巨大的風險,孩子的教育隨時會被耽擱。農村的老家好歹還有戶口和學籍,讓孩子在農村裡,一步一階地讀書考試,就是非常理性的選擇。

可是要知道,無論教育水平還是見識眼界,農村都是不能和城市相比的。他們只是選擇了一個不那麼壞的道路。

這種二元教育制度維持了很多年,近幾年有些鬆動,很多城市都在放開戶籍門檻,推出「租購同權」的政策,以此保障外地孩子能夠入學。不過,一線城市的入學門檻依然很高。好學校基本上讀不起,差點的公立學校也激烈競爭。小學到初中和高中,每道門檻都會攔下很多人。對農民工而言,孩子上學仍是很現實的困難。

每次談到這裡,總有人說:教育資源很有限的,農村孩子到城市上學,那怎麼夠呢?

事實上,教育資源並不獨特,它也是由人提供。孩子有上學的需求,就會有人建學校,給他們提供服務。你可以說這些教育資源很粗陋,那也聊勝於無,比農村小學好得多。民辦教育市場需要培育,給它成長空間,多些耐心,總有很多好學校會出現生。和市場中的其他服務相比,教育根本沒有特殊性。

遺憾的是,一些城市管理者對低端民辦小學缺乏溫情。他們總以各種理由(教師沒有資質、教學條件不足,有安全隱患,等等),打壓或關停民辦學校。

2011年我剛到北京時,就遇到這樣的新聞。當時北京關閉24所打工子弟小學,一部分學生分流到其他學校。看似教學條件變好,其是一些學生無法就近讀書,一些學生乾脆返鄉。2017年底,北京清退部分低端產業人口,這樣的事情還在上演。

提高教育行業門檻,設立各種嚴苛標準,取締「無資質辦學」,這些做法表面看都是為學生著想,事實上呢,它打擊了市場的力量。結果就是三個字:上學難。

人口學家梁建章說過,現在大城市紛紛採取「趕人」政策,主要手段就是限制外來人口小孩的入學,這樣做的代價就是留守兒童增加。

大城市本來就應該是複雜的生態,農民工不只來打工,他們還有各方面需求。租房買房,生兒育女,孩子上幼兒園,讀小學中學。只要市場有需求,城市的分工協作都會提供相應服務。現在的關鍵是,政策性因素阻礙市場發育,供給遠遠不足,行業不自由。想減少留守兒童悲劇,得從城市變得自由和友善做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菁城子 的精彩文章:

改變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

TAG:菁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