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制霸中原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制霸中原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制霸中原

這是一個動亂不堪的年代,到處充滿著殺戮與毀滅。

這是一個中華文化燦爛的誕生地,到處充滿著文化繁榮的氣息。

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他們名垂千史,是中華文明上燦爛的明珠。

今天嚼扒帶領大家走向春秋爭霸之一第二位霸主晉文公是如何制霸中原。

晉文公重耳是春秋時期繼齊恆公之後的第二霸主。他雄才大略,晉文公在國外顛沛流離了19年,輾轉了8個諸侯國,直至62歲才登基做國君。他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流亡一輩子,多受磨難,這種人看破炎涼,老城謀國,60多歲已經風燭殘年,居然還能領導一個國家稱霸,這需要比年富力強的君王,有更大的決心和毅力。這也讓他清楚了只有實力才能說明一切,繼位之後勵精圖治,是晉國成為春秋早期除了齊國的有一大國,並且延續很多代都是中原霸主。

晉國在春秋初年是很小的。晉國建都於翼(今山西翼城),它的疆域包括今天晉南和汾、澮流域一帶。在春秋初期的幾十年間,內亂一直未停息。到公元前 678 年,晉武公才結束了長期的分裂狀態而把晉國統一起來。到獻公時,他把原來晉國的一軍改為二軍以擴大兵力。隨後消滅掉了耿(今山西河津)、霍(今山西霍縣)、魏(今山西芮城)三個小國,接著又消滅了虢(今河南陝縣)、虞(今山西平陸)兩國,晉國的疆土開始從黃河北岸伸展到南岸。另外又佔領了黃河以西的一些地方。晉國開始強大起來。

晉獻公死,諸子因爭王位而釀成內亂,相繼在位的是碌碌無能的晉惠公和晉懷公,晉國一直處於動蕩不安的狀態。

公元前 636 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在秦國的援助下而回國繼位,這就是有名的晉文公。《左傳》說他備嘗「險阻艱難」,所以即位後能任用有才幹的趙衰、狐偃等人,並注意發展農業、手工業生產。經過晉文公的整頓,晉國政權得到了鞏固,並出現「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局面。

公元前 635 年,周王室發生了王子帶之亂,周襄王到鄭國避難。晉文公出兵殺了王子帶,護送周襄王回國。周襄王為了酬謝晉文公的功勞,把陽樊、溫、原和欑茅之田(今河南濟源、武陟一帶)賜給晉國。晉文公興兵勤王所得到的好處,不僅獲得了土地,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晉國在中原諸侯中的威望。

自從第一位霸主齊恆公死後,齊國霸業中衰以,崛起的楚國又成為中原局勢的支配力量,不僅魯、鄭等國都屈服於楚國,甚至像齊這樣的大國也受到楚國的威脅。野心勃勃的晉文公,為了要稱霸於中原,就必須先把打擊的矛頭指向於楚國。

在公元前 633 年,楚國圍攻宋國,宋國告急於晉國。晉人先去侵伐曹國和衛國,並將侵占到的曹、衛之田送給宋國。楚國遣使至晉國,表示願解宋國之圍,但交換條件是晉國也必須從曹、衛撤兵。而晉人私許曹、衛撤兵,使曹、衛背叛楚國而服從晉國,晉國又拘禁楚國使者以激怒楚國。公元前 632 年,晉國聯合了秦、齊、宋等國,出動兵車七百乘,與楚國大戰於城濮(今山東濮縣),楚人戰敗。晉文公和齊、魯、宋、衛等七國之君主會盟於踐土(今河南滎澤),並得到周王的策命。這年冬天,晉國又會諸侯於溫(今河南溫縣),周王也被召赴會,晉由於戰勝楚國而躍升為中原的霸主。中原各國無不臣服。

晉文公死,晉襄公繼位。晉襄公依靠的是晉文公手下的一批老臣,晉國並沒有因為晉文公死而中斷其霸業。在其之後的晉襄公與晉景公都繼承了他的霸業。成為春秋時期稱霸時間最長的國家。也是對戰國歷史影響最大的國家。沒有之一。這一切都源於晉文公的制霸中原。

下面嚼扒還會陸續介紹春秋戰國的那些事。希望大家點贊、關注、分享。如果有什麼建議也歡迎留言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嚼扒 的精彩文章:

春秋五霸之——齊桓公—尊王攘夷

TAG:嚼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