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知道獨一無二的「禁牆」為何會誕生在運城鹽池嗎?原因是……

你知道獨一無二的「禁牆」為何會誕生在運城鹽池嗎?原因是……

原標題:你知道獨一無二的「禁牆」為何會誕生在運城鹽池嗎?原因是……



運城鹽池是我國最古老的鹽湖之一,為防止盜鹽走私,保護稅收,唐朝時就在鹽池周圍修築了禁牆的雛形——「壕籬」來保護鹽池。那麼你知道它為什麼會在運城么?


禁牆也叫禁垣,真正意義上的禁牆是在明代建成的,它是環繞鹽池一周建築的城堡。運城鹽池禁牆在全國產鹽區中是獨樹一幟、絕無僅有的。這也是運城鹽池獨特的文化現象。


禁牆的雛形——唐朝「壕籬」


遠在唐朝的時候,就曾環繞運城鹽池一周修築了「壕籬」,大概是水溝、矮牆、荊棘結構的防護性建築;它是禁牆的雛形,規模尚不大,很簡陋。到了宋代,在唐代「壕籬」的基礎上,擴充修建為「攔馬短牆」。


儘管它還屬於矮牆一類的建築,但是,規模要比「壕籬」為大,作用也要好。而且,繞鹽池一周只開東、西二門讓客商通行。顯而易見,是能夠比較有效地護圍鹽池了。


明朝兩次修禁牆


到了明代,由於運城鹽池鹽業生產的勃興,鹽利收入增加,因此,明王朝對運城鹽池的護圍就更加重視,於是,便有了兩次大規模的修建禁牆的活動。


第一次是在明代中葉,憲宗成化十年(1474年),徵調了大量民夫從事建造禁牆工程,歷時三年才完成。築好的禁牆繞鹽池一周,共計長一萬七千四百二十二丈,牆頂厚0.6丈—0.8丈,是夯土建築。


在禁牆的外邊還修有馬道,供車馬來往。禁牆建成之後,便把鹽池完全禁錮起來,環池一周僅開一個靠近運城的中禁門讓客商出入。


第二次是在明代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因為在成化年間修築的禁牆完全是夯土築成,經過40餘年,禁牆遭到自然與人為的損壞,需要維修、加固。所以徵調民夫3萬餘人,費時半年,對禁牆進行維修加固工程。



「禁牆」為何會誕生在運城鹽池?

一是運城鹽池面積較小,周圍僅120里,而且集中,所以有條件,也有可能繞池一周修築禁牆,把它禁錮起來,使它成為一個鹽業城堡。


二是運城鹽池地處黃河中游,開發較早,自秦、漢到唐、宋、元、明之際,運城鹽池的鹽利收入,在封建王朝的財賦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統治者特別重視對運城鹽池的保護。



三是防止了盜鹽走私,保護了鹽稅,增加了財賦收入。

據《河東鹽法備覽》記載說:由於建成禁牆,運城鹽池的鹽利收入超過了當時鹽利收入很高的兩浙、兩淮產鹽區。


四是對防止客水侵犯鹽池,保護鹽池正常生產。


運城鹽池由於地處運城盆地的低洼處,歷來是「以主水生,以客水敗」。主水,指鹽池內的滷水,用於曬鹽;客水,指鹽池外能夠侵犯鹽池的洪水。所以,歷代王朝都非常重視並採取積極措施防止客水侵犯鹽池。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築眾多的堤堰堵截洪水。



五是可以加強對鹽丁的控制。


明代實行鹽丁制度,就是從運城鹽池附近州縣徵調民夫到鹽池來曬鹽。對鹽丁來說,從事曬鹽生產,是沉重的勞役負擔,既苦又累,工作、生活條件也很差。因此,許多鹽丁不堪重負便紛紛逃跑。禁牆建成後,百里鹽灘頓時成了一個巨大的城堡,統治者就極容易對鹽丁進行控制。



禁牆從草創、建成、維修,前後經歷了1000多年;發展到清代末期,由於內憂外患,困難日深,府庫空虛,鹽政腐敗,禁牆的「歲修」工程就無力和不能認真進行了,禁牆由此開始衰敗。


到民國建立,長期軍閥混戰,運城鹽池的禁牆維護得不到重視,加快了禁牆衰敗的速度。到運城鹽池解放前夕,禁牆就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失去了昔日興盛時期的壯觀氣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活動 的精彩文章:

水果雖然好處多多,但是這幾樣卻千萬不能多吃!

TAG:山西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