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身邊有沒有這種爭當貧困戶的人!
近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一篇文章《為何有人爭當貧困戶》,指出在有些地方,出現有人千方百計想擠入貧困戶隊伍中的現象。
詳見《 人民日報 》2月5日13 版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網上引發熱議。
這讓小V想起了前些天在網上流傳甚廣的,署名為某貧困縣小學生的作文——《我的理想》。
看完後,內心真是五味雜陳!有人說,這篇「小學生作文」是大人借小學生之口所寫。
其實,不論這篇作文出自誰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貧困戶是一種「光榮」,確實在現實中存在。在保康這種現象也不在少數。大家都開始爭著要當貧困戶,能定為「貧困戶」是很多人羨慕和嚮往的「好事情」!
這些爭當貧困戶的人真的貧困嗎?並不完全是這樣,可為什麼大家都要爭當貧困戶呢?
《我的理想》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貧困戶享受的種種補助扶持。誰都想得到這些特殊待遇,得到這些待遇的唯一途徑就是成為貧困戶,怎樣才能成為貧困戶?
古語有言: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為了拿到貧困戶名額,有的找關係,有的胡攪蠻纏,有的不擇手段,鬧得烏煙瘴氣。而真正的貧困戶卻不一定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助。
而這些拿到名額的貧困戶,雖然大部分是真正的貧困,但其中也不乏自身發展動力不足,好吃懶做,生活意志弱,只等著國家扶貧救濟的「懶漢」和子女不贍養造成單獨生活困難的老年人。
有扶貧政策兜底,這些人就有了「底氣」:反正有政策做靠山,再窮也能吃飽穿暖,再懶也酒肉不愁。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現象呢?
貪便宜心理。很多人都認為扶貧款項是國家撥下來的,不拿白不拿。所以就算條件不是很差也要爭著建檔立卡當貧困戶。特別是看到跟自己條件差不多甚至條件比自己好享受著貧困戶的待遇,而自己辛辛苦苦微生活奔波卻還是過得很艱辛時,心理更不好受,就會想方設法的上訪告狀。
這也導致了扶貧在某些地方已經變味,甚至有人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就像《我的理想》一文中所述把爭當貧困戶、低保戶當成一種榮耀。這也導致了部分真正的貧困人士,名額被爭搶,生活艱難,得不到改善。
雖然,這些現象畢竟只是少數。但是,在脫貧攻堅道路上,這少數的「非正常」現象,體現出部分群眾的「精神貧困」。有的人眼見曾經比自己過得差的人一下子擺脫了貧困,心裡失去了平衡,甚至質疑「勞動是否最光榮」;有的人在政府和別人的幫扶中自己的生存環境突然得到較大改變,心存僥倖、妄圖不勞而獲可以成為生活常態。
如此種種,需要大家在脫貧致富的同時,首先要擺脫精神上的「貧困」,用勤勞的態度、敬業的精神、踏實的努力澆灌文明富裕之樹,才能暢想甜美、豐碩的幸福果實。
當然,脫貧攻堅工作「在識別扶貧對象、精準施策方面,在扶貧標準的把握上更要精準,把握好度,才能消除不勞而獲就能過上好生活的誤導,從而最大限度激發起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TAG:V視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