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土耳其兩棲攻擊艦鋪設龍骨,中國同類戰艦因何遲遲未開工

土耳其兩棲攻擊艦鋪設龍骨,中國同類戰艦因何遲遲未開工

2018年2月7日,在伊斯坦布爾的SEDEF造船廠,土耳其兩棲攻擊艦「阿納多盧」號鋪設龍骨,標誌著該艦的建造工作正式開始。「阿納多盧」號的排水量為2.6萬噸左右,在土耳其的歷史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土耳其自行建造和本國海軍使用的第一種兩棲攻擊艦,也是這個國家迄今為止建造的最大作戰艦艇。

「阿納多盧」號兩棲攻擊艦採用了和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級戰略投送艦相同的設計,最大航速21節,在15節時續航力為9000海里。同其他國家的兩棲攻擊艦相比,「胡安-卡洛斯一世」級在艦首安裝了側推裝置,理論上具備進行原地轉圈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方向操控性能,相信「阿納多盧」號也有類似的設備。

該艦的武器配置包括5門25毫米機關炮、2座「密集陣」近防系統和1部「海拉姆」點防禦系統,和「胡安-卡洛斯一世」級相比有細微的調整。航空能力方面,該艦的艦首配備了滑躍甲板,可搭載6架F-35B戰鬥機、4架T-129武裝直升機、6架As532或CH-47F直升機、2架S-70B「海鷹」直升機和2架無人機。如果用於執行制海任務,則至少可搭載12架F-35B艦載機,將此艦應用於地區事務,能力綽綽有餘。

美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最多可搭載3艘LCAC氣墊登陸艇,在「阿納多盧」號兩棲攻擊艦的塢艙之內,只能搭載4艘通用登陸艇或2艘LCAC氣墊登陸艇。由於噸位更小的緣故,能力相比之下有所縮水。不過,「胡安-卡洛斯一世」級戰略投送艦卻非常受國外用戶的喜愛,澳大利亞也從西班牙購買了2艘,而該型艦在土耳其的開工,意味著西班牙成為當今世界唯一能夠將兩棲攻擊艦出售給不同國際用戶的國家。

無論是航母,還是兩棲攻擊艦,土耳其和中國都曾經有過微妙的交集。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前身在過博斯普魯斯海峽時,曾遭到土耳其的阻攔。而土耳其進行兩棲攻擊艦的招標時,中國公司也曾經參與競爭。但是在2015年,土耳其最終沒有選擇中國的兩棲攻擊艦方案,而是選擇了西班牙的方案。

土耳其選擇西班牙的兩棲攻擊艦方案,最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胡安-卡洛斯一世」級戰略投送艦是個非常成熟的方案,首艦在2010年就已交付使用,技術風險相對較低;第二個方面,土耳其並不是要採購這種艦艇,而是希望納凡蒂亞船廠轉讓設計和技術,這個條件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是比較苛刻的,但西班牙最後還是答應了。

而同納凡蒂亞船廠相比,中國的兩棲攻擊艦僅僅處於方案狀態,雖然屢屢出現在國際防務展之上,最終卻未能獲得一個訂單。其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是沒有實船提供先例參照。另一個方面是我國轉讓技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我們自己都還沒有裝備產品,就把技術賣出去了,實在不符合邏輯。再則,只轉讓技術,能夠從中賺到的錢就要少很多。所以說,不是我們的兩棲攻擊艦方案有問題,而是中國和土耳其之間對於合同的定位存在了偏差。

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已經提出兩棲攻擊艦的外貿方案很久了,而自用版本卻遲遲未開工。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配套不夠成熟,例如我國直-20艦載機才剛剛首飛,而類似於CH-53級別的重型直升機尚處於空白。當配套系統逐漸完善之後,以我國現在的艦艇建造實力,還愁沒有兩棲攻擊艦用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的空母 的精彩文章:

庫茲涅佐夫號首次前往俄羅斯時,其實只能算艘直升機航母
印度尼西亞新護衛艦服役,性能遠超056為何我們卻不擔心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