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2018年亞洲大學排名你看懂了嗎:大學有錢可以「買」到高排位
圖片1: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亞洲大學排名公布(引自THE官網)
2018年2月6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亞洲大學峰會在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隆重舉行,會上發布了THE 2018年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連續三年蟬聯亞洲第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分列第二、三位。
新榜單的前十名大學中,中國大學佔據5席(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的高校),其餘5席被新加坡、日本、韓國大學瓜分。在上榜的359所亞洲大學中,日本大學89所,數量位居第一,中國大陸地區共有63所進入榜單。
媒體、網民、學生、家長把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了大學排名上,但這其中的玄機和潛台詞還需要深入挖掘才能辨識「廬山真面目」。建議同時讀一讀外媒的相關報道,對詳細了解幕後故事會有切實的幫助,比如本文引用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板塊的新聞鏈接: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asia-university-rankings-2018-results-announced
世界大學排名與亞洲大學排名怎麼對不上?
圖片2: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亞洲大學排名前10名高校(引自THE官網)
不知道受眾是否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亞洲大學排名的榜單上,也列出了上榜大學的世界排名,即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年世界大學排名。
其中北京大學世界排名第27位,清華大學第30位,但在亞洲排行榜上,清華大學卻高於北京大學。同樣的問題也出在東京大學身上,本來這所日本名校世界排名46位,應該在亞洲榜單上排進前6名,而實際上卻是位列第8。
在國際教育業內工作多年,我對上述自相矛盾的結果看得太多了,已經見怪不怪了。因此,對於超出一國之外的大學排名,我都表示嚴重懷疑。世界大學排名本來就是鍋夾生飯,而亞洲大學排名不過是縮小版的世界排名而已。
在全球化的今天,似乎所有的終極標準都是「全球的」,這樣才有公認的說服力。但教育顯然不是GDP,何況世界銀行每年發布的全球經濟體的GDP排名,都經常遭到非議。
多元的世界,多元的亞洲,多元的教育,如今硬要來個統一排名,顧及到了「包容性」,但有沒有考慮「合理性」?
錢與排名的關係
圖片3:2016年3萬億國家教育財政經費投入(引自百度圖片)
再分析一下亞洲大學排名的參數,可能對結果的認識會更清晰些。如下是從《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網站(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上查到的信息,我做了簡單翻譯,包含參數和權重比例。
教學:學習環境(Teaching: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25%
研究:項目數量、收入、美譽度(Research: volume, income and reputation)30%
論文引用:科研影響力(Citations: research influence)30%
國際視野:教師、學生、科研(International outlook: staff, students and research)7.5%
行業收入:知識轉化(Industry income: knowledge transfer)7.5%
第1項顯然是硬體投入,第2項涉及到科研經費,第3項算是軟實力,第4項基本靠錢支撐,第5項是產出、軟實力。
對中國大學而言,從「985—211」模式發展到「雙一流」模式,中央政府的經費投入集中在137所重點大學,而入圍亞洲大學排名的中國高校都是獲得政府高投入的高等學府,也就是說,排名參數中第1、2、4項的「硬實力」是中國的強項,而且權重佔到了62.5%。
僅憑「硬實力」,中國大學「笑傲亞洲」、甚至比肩世界的資本就非常雄厚!換句話說,至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行榜上,中國高校靠錢就足以躋身前列,這在2017年9月出台的2018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已經得到了印證。
亞洲大學排名會變成「泰晤士中國大學排名」嗎?
圖片4: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引自人民網2017年9月文章)
《泰晤士報》的大學排名系統首次在中國舉行高級別教育論壇和發布會,東道主的大學排名表現氣勢如虹,這其中隱藏的玄機值得玩味。
2017年9月底,人民網《圖解:一張「教育成績單」看砥礪奮進的五年》一文評估2012年至2016年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時,使用了「世界大學排名」指標:
目前內地共有24所高校進入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500強,30所高校進入美國USNEWS世界大學排名500強,700餘個學科點進入ESI前1%,60餘個學科點進入前1‰。
在中國官方教育類評論文章中引用世界大學排名結果,這在以往並不多見。
可以看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似乎還沒有進入中國教育主管部門的視線,而與此同時,中國官方發布的文件《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中暗示,世界大學排名很可能成為用以平衡、定位中國大學的「國際標準」,成為未來五年「雙一流」建設的國際化參照指標。
《泰晤士報》畢竟是商業媒體,世界大學排名、亞洲大學排名更像是他們炮製的、吸引訂閱量的噱頭,看上去煞有介事,本質上不合邏輯,但潛在需求卻不可小視。
《泰晤士報》大學排名畢竟是老牌的國際第三方評判尺度,可以滿足中國官方的參考需求。另外,從目前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的參數設計來看,非常適合成長中的中國重點大學提高國際排位。
針對上文提到的62.5%「硬實力」權重,很多中國大學憑藉政府投入完全可以進入亞洲前列、甚至世界前列,我甚至覺得中國大學的雄厚財力可以擠掉眾多亞洲競爭對手,把亞洲大學排名會變成「泰晤士中國大學排名」!
推薦文章:
看看英國教師掙多少錢:中國老師享受公務員待遇能解決收入問題嗎
「好孩子」與父母絕交的萬言信:中國式教育是以愛的名義的剝奪
警惕留學失敗成為新常態:中國式留學的反思與對策
施一公走出體制的風險評估:西湖大學能甩清華幾條街你信嗎?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國際教育知名專家,常年擔任英國大學中國區總監;十幾年來一直從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傳播工作,著有《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歐洲情調之旅》等;資深自媒體人,獲評騰訊教育「2017年度最具價值自媒體」、搜狐「2016年度留學類自媒體人」,同時得到新浪教育、一點資訊教育頻道、網易自媒體平台的關注和支持。
※我是亞當斯密的校友,猜猜我在哪個英國大學留學?
※堅持也是zuo,與成功一樣危險
TAG:趙剛Andr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