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祭灶除塵,但灶王爺其本身是男還是女呢?

祭灶除塵,但灶王爺其本身是男還是女呢?

如果說立春是春天的序曲,

那麼小年就是春節的前奏。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我國北方地區通常是臘月二十三,而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一般從這天開始,人們就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了。像祭灶王、掃塵土等,一直都是民間流傳很廣的小年習俗。

GIF

為什麼要祭灶

為什麼家家戶戶都重視灶王爺呢?一是由於其專司飲食,賜予人們生活上的便利,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另一方面由於他是玉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的天官。漢代鄭玄注釋的《禮記·記法》說:「(灶王爺)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灶王爺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言行記錄保存於罐中,等到年終時向玉帝報告。因而,人們必須小心謹慎地對待這位可以帶來吉凶的家戶大神。

灶王爺是男還是女

灶王爺作為家戶大神,其本身是男還是女呢?對於這個問題,歷來說法不一。一種說法認為灶王爺是一位女神,或是一位老婦,或是一位美女。先秦時期《禮記》記載:「奧者,老婦之祭也。」漢代鄭玄注曰:「老婦,先炊者也。」認為灶王爺是一位老婦。後來,隋唐時期的經學家孔穎達在《儀禮·特牲饋食禮》的疏中說灶王爺不是火神,而是一位主司廚房烹調事務的女神——先炊,因為烹調需在灶上操作,所以對她的祭祀表現為祭灶。

與女神說相對,另外一種說法認為灶王爺是一位男神。先秦時期,《莊子·達生》中就有「灶有髻」的記載。西晉時司馬彪注說:「灶神,其狀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司馬彪認為灶王爺是一位身穿赤衣、貌似美女的男神。這種看法在唐代文人段成式的筆記小說《酉陽雜俎》中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書中記載灶王爺姓張名單,又名隗,字子郭,狀如美女。傳說張單家境富裕,但薄情寡性,是一個浪子。他曾娶賢淑女子丁香為妻,後來又拋棄了丁香,續娶了美貌女子李氏為妻。李氏雖然貌美,但好吃懶做,不久便把張家財產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後又不幸遭遇火災,致使雙目失明,最後淪為乞丐。一天,他乞討到一戶人家門前,主人給了他一碗熱湯麵。張單聽出是前妻丁香的聲音,羞愧難當,一下撞死在灶前,後來被姜太公封為灶王。就如民間流傳的俗語所說:「灶王爺本姓張,搖搖擺擺下了鄉。白天吃的油鹽飯,晚上喝的爛麵湯。」

除了女神和男神的說法外,民間供奉的灶王爺有時還是一對老夫婦並坐在一起,即灶王爺和灶王奶。民間傳說灶王爺是玉帝的女婿,話說有一年,玉帝派王母娘娘到人間視察民情,玉帝的小女兒在天上待久了覺得悶,也跟隨母親下到了凡間。她看到民間百姓的疾苦,非常同情,同時看到人間有那麼多的恩愛夫妻,她也很嚮往真摯的愛情。後來她看上了一個給人燒火幫灶的小夥子,她覺得這個小夥子勤勞、善良、樸實,於是決定留在凡間和他一起生活。玉帝知道後非常生氣,把小女兒貶下凡間,不許其再回天庭。王母娘娘心疼女兒,百般求情,玉帝才勉強答應給那個燒火的窮小子一個灶王的職位。從此,人們就稱那個「窮燒火的」為灶王爺,而玉帝的小女兒就是灶王奶了。

灶王爺的祭典儀式

灶王爺的祭典儀式可上溯至先秦時期重要的禮儀典籍《禮記·祭法》,書中記載「王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戶,或立灶」。從周王到百姓,都要祀「灶」,祭祀這位家戶大神。到了漢代,祭灶又被列為大夫「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中溜神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直至清代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亂歲》中說:「廿五至除夕傳為亂歲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駕,諸凶煞俱不用事,多於此五日內婚嫁,謂之百無禁忌。」可見,在中國的歷史傳統中,祭灶作為一種重要的習俗一直得到重視和延續。

在傳統社會中,祭祀灶王爺的儀式非常隆重。說到祭灶,首先需問誰能祭灶?民間俗語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在一些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據說,灶王爺是狀如美女的「小白臉」,如果女人祭灶,恐有「男女之嫌」。關於祭灶的時間,民諺曰「三祭灶,四掃屋……」,即指每年臘月二十三祭祀灶王爺。關於何時祭灶,民間又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

祭灶的供品首先是甜品,比如糖瓜、湯圓、麥芽糖、花生糖、糯米糰子等,用這些又黏又甜的甜品祭灶,目的是要塞灶王爺的嘴巴,讓他回天庭時和玉帝多說些好話,即「吃甜甜,說好話」「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

祭灶的另外一種重要供品是酒。人們用酒糟塗灶王爺的嘴巴,稱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王爺弄醉,讓他醉眼昏花、頭腦不清,少向玉帝打幾個小報告。

若是富家大戶,祭灶時還要準備三牲祭品,即雞、豬、魚三種肉類。三牲祭禮是傳統社會最高等級的禮儀形式,以三牲祭灶是對灶王爺的極大恭敬。在祭灶之時,首先是擺齊供品,將三牲祭品擺放中間,豬居中,左魚右雞,然後是各色甜品,兩側擺放酒水,並在灶的兩側貼上對聯,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宮降吉祥」,橫批「一家之主」。

一切準備完成後,主人開始焚香祭拜,接著第一次進酒,此時要向灶王爺誠心禱告;完畢後再進行第二次進酒;第三次進酒之後,將舊有的灶王爺像撕下,連同甲馬及財帛一起焚燒,代表送灶王爺上天,儀式便完成了。送走灶王爺後,可別忘了除夕夜再把灶王爺接回來,謂之「接灶」或「接神」。接灶王爺的儀式較為簡單,只需在灶台上貼一張新的灶王爺紙馬或點燃一盞新灶燈即可。

撣去塵土 掃去不快

舉行祭灶後,家家戶戶便正式開始做迎接春節的準備。每年從小年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作「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GIF

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也有「除舊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年是家人期盼的日子,

年是親人團圓的日子。

小年已至,大年不遠。

一年的辛苦,一年的付出,

只為歲末的團圓喜樂。

小年之際,願你和家人吉祥安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門江遠東風小康 的精彩文章:

TAG:江門江遠東風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