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排片僅為1%到票房能過億,國產紀錄片的春天來了嗎?

從排片僅為1%到票房能過億,國產紀錄片的春天來了嗎?

「我曾經說過紀錄片的春天到了,後來又說紀錄片的夏天到了,熱起來了、火起來了。今天,我們可以很自信地說,紀錄片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早在2017年11月24日,在2017北京紀實影像周開幕式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就曾如此斷言。

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風起雲湧,國產片上映超376部,票房總數定格在559億,一部《戰狼2》就拿到了56億單片票房,打破了中國電影票房紀錄。中國電影市場中原本極為小眾的紀錄片也呈現異軍突起之勢,比如《二十二》等紀錄片在排片率極低的情況下,票房卻一路上揚,甚至破億。

雖然這個票房對其他類型片來說並不驚艷,但是對於紀錄片來說可謂難得,通過數據統計發現,2017年紀錄片的排片率與口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十二》《岡仁波齊》等紀錄片在票房成績和口碑上取得的成功,帶來了巨大的積極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是在創作層面,更重要的是證明了紀錄片在商業層面上實現盈利的可能性。為何國產紀錄片會突然火爆起來?作為類型片,小眾題材的紀錄片是否進入春天了?

國產紀錄片的發展歷程

國產紀錄片似乎是一下子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在此之前,這一小眾類型片經歷了艱難的發展歷程。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2010年獲得公映許可的紀錄片共有16部,其中票房最高為《復興之路》共200萬。而16部紀錄電影,總投資約5億元,總收入約7億元,沒有一部通過票房收回成本。而這一年的中國電影票房為102億。

《復興之路》

2011年,國內有26部國產紀錄片過審,有票房記錄的只有14部。這一年裡中國電影票房為130億,紀錄片僅佔3000萬,其中2700萬票房被法國紀錄片《海洋》拿走。而由著名紀錄片導演范立欣執導的紀錄片《歸途列車》,獲得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VPRO IDFA獎等在內的多項國際大獎,但在國內的票房卻不足4萬元。

可以說,2011年以前的一段時間內,國產紀錄片處境非常尷尬。華誼兄弟研究院通過分析發現,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

首先,我國紀錄片的題材和類型相對集中。例如央視推出的一系列專題紀錄片《大國崛起》、《大三峽》等,這些紀錄片因為內容調性和播出平台的問題,受眾相對單一小眾。

《大國崛起》

《大三峽》

其次,大部分紀錄片的故事性和藝術性都存在短板其在內容上很難進行更多的藝術加工,不論拍攝什麼樣的紀錄片類型,其本質都必須是真實的、客觀存在的。所以紀錄片在內容上很難藝術化,它所展現的是真實的存在,這就局限了紀錄片的故事性和藝術性,也使觀眾的觀看慾望降低。

第三,紀錄片在拍攝上的成本投入非常高。紀錄片由於拍攝的特殊性,經常需要應對各種不可控因素,付出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都非常高。而且一般紀錄片拍攝能拿到的前期投資非常少,所以在拍攝過程中經常面臨資金不足的窘境,這也就導致作品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第四,2011年左右,不論是引進片還是國產片的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觀眾對電影內容的要求和期待度也越來越高,商業電影成為院線主流,重要檔期都被商業片佔據,紀錄片很難獲得好檔期。

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紀錄片市場的狹小,找不到可觀的變現方式。據數據統計,每年我國拍攝的紀錄片有幾十上百部,而進入院線的紀錄片卻只有十部左右,排片率更不足1%。

國產紀錄片的崛起

有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啟動了紀錄片產業化引擎,可謂產業元年。在這一年裡:央視紀錄頻道開播並面向社會公開招標,各地面紀錄片頻道購片活躍,撬動紀錄片運營機制由自產自銷向制播分離的市場機制轉化。年度紀錄片投資迅速接近8億元,其中大片投資升溫,社會資本開始規模化進入紀錄片製作,啟動紀錄片市場化的內驅力。紀錄片傳播從電視擴展到網路,不少視頻網站大舉收購紀錄片,網路原創紀錄片欄目與節目正式開始。

2011年廣電總局出台「限娛令」,從側面促進了紀錄片的市場發育。2012年,雖然紀錄片電影市場依然低迷,國產紀錄片作品共16部,也沒有一部通過票房收回成本。但是在這一年,《舌尖上的中國》卻引爆整個網路。中國紀錄片市場進入資源重組階段,不斷拓展平台,中國紀錄片市場的新格局逐漸形成。

《舌尖上的中國》

這同時也要歸功於政策鼓勵下優秀電視紀錄片的帶動作用,從2014年開始,電視紀錄片在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下,呈現復甦態勢。

增加播放時長及扶持資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做好2014年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編排和備案工作的通知》(廣發[2013]68號文件),被稱作「升級版限娛令 」。《通知》明確要求按周計算,平均每天6:00至次日1:00之間,至少播出30分鐘的國產紀錄片。還是這一年,國家紀錄片發展專項扶持資金提高至2000萬元,資金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成立聯盟,報團取暖:由央視紀錄頻道發起的「中國紀錄片製作聯盟」和「中國紀錄片播出聯盟」成立,標誌著中國紀錄片行業從此進入聯盟時代。該聯盟凝聚了國內100多家紀錄片製作機構,覆蓋了紀錄片生產全鏈條。

民營機構開始發力:雷禾公司推出日播150分鐘紀錄片節目帶《全紀錄》;良友文化傳媒推出日播紀錄片欄目《紀錄時間》;大陸橋傳媒的《傳奇》《奇趣大自然》《傳奇中國》等欄目也在70多家地方頻道播出。

這些有利因素使原創紀錄片和觀眾比例大幅提高,原創電視紀錄片有了進入春天的痕迹。

從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算起,《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了不起的匠人》等一系列優秀電視紀錄片出現在電視中和網路上,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甚至打破階層壁壘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層群體中,成功引起話題性,形成社會效應。

尤其是《舌尖上的中國》這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使中國的電視紀錄片收視率超過很多8點檔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在豆瓣評分高達9.3分。

《舌尖上的中國》

《我在故宮修文物》

隨後,《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等優秀作品逐漸形成了IP產業鏈,以續集的形式不斷跟觀眾見面。與此同時,同類型題材也成為熱點,市場上迅速出現諸多類似紀錄片。值得一提的是,通過IP的粉絲積累和話題發酵,形成強大的粉絲效應和積極的社會效應,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流量進入,也吸引了資本的關注,使得紀錄片最終實現從電視熒屏走向大熒幕。

國產紀錄片風口已來,但行業劣勢依舊存在

製作精良,內容具有話題性,加上正面的營銷手段,傳統的紀錄片正在被推入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隨著電影市場逐步回歸理性,觀眾對於藝術的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優質的紀錄片也正在被市場和觀眾看好。比如紀錄片《二十二》,就是觀眾在觀影后自發在社交平台傳播,口碑持續發酵,最後使得影院大幅增加了其排片率。經過這一系列影片的票房逆襲,也讓業界認為,紀錄片的風口已經到來。

實際上,從2016年陸川執導的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創下6500萬票房開始,紀錄電影就不斷在打破票房紀錄。

《我們誕生在中國》

《我們誕生在中國》擁有標準的BBC式的影像風格和成片質量,整部影片集合了美、英、中三國團隊,前後耗費3年時間,拍攝了350小時的野生動物素材,是迪士尼「自然電影」部成立之後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二十二》

《二十二》同樣因為題材共鳴、口碑發酵以及社交傳播,包括馮小剛等帶來的名人效應和《人民日報》等官媒的集體發聲,引發了規模龐大的觀影潮。上映期間,其票房一路走高,300萬投資最終獲得1.7億票房回報。

《岡仁波齊》

第五代導演張楊拍攝的《岡仁波齊》同樣是一部口碑炸裂的國產紀錄片,影片通過口碑發酵和精準營銷,引發了社交網路大規模的討論,使得這部投資1200萬左右的紀錄片最終拿到了1億票房。

事實上,新媒體時代的互聯網一代在審美上有更強的傾向性,對內容的消費慾望較為明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2012年後紀錄片的製作傾向。而且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國產紀錄片已經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及市場、觀眾的認可,在營銷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經驗。可以說,國產紀錄片呈現出越來越好的發展趨勢。

但冷靜下來看,整個紀錄片行業依舊面臨很多問題:相對於商業電影,社會現實類題材精品力作缺席;產業數據收集困難、人才短缺;影院和受眾的重視程度不夠,排片率低依舊是國產紀錄片需要面對的巨大劣勢。此外,資本市場對該類型影片的投資依舊非常謹慎,資本進入比較緩慢。這些,依然是制約中國紀錄片發展的諸多因素。因此,紀錄片創作者還是要有耐心繼續堅守,用心、用匠人精神拍出好故事,用文火慢燉的方式去製作,堅持自己創作的獨立性,國產紀錄片就會迎來真正屬於自己的春天。

引用及參考資料:

出自《去年中國紀錄電影票房7億 無一通過票房回本》

http://news.cntv.cn/20110401/108625.shtml

數據來源於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2011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http://u6.gg/c8cmJ

出自《2013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014年第4期(總第213期)http://u6.gg/c8cmU

出自《紀錄片在中國:歡迎來到春天之前的故事》 http://u6.gg/c8cnq

轉載須知

本文系華誼兄弟研究院出品。轉載須在文首署名華誼兄弟研究院(微信公眾號:HBresearch)。如有侵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採取相應行動的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誼兄弟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華誼兄弟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