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干薩日 我生命中恆久的記憶
、
臘月二十三,是除舊迎新的日子。我永遠清晰地記得,每年的這一天,我額吉和祖母那勤勤苦苦,打掃房間,清除塵垢,浣洗衣被的影像,從有記憶的孩童時期,我牢固地樹立起察干薩日是聖潔之日的理念。進入這個月之前,房屋、身體乃至靈魂都是清新潔凈的。多少年來,不管多麼繁忙,多麼勞苦,不管條件如何,我總要在這一天把房屋打掃乾淨,哪個角落都不放過。同時,要同家裡人一起把贓舊衣物洗乾淨,然後舒服的洗一個熱水澡。
臘月二十九,是祭奠祖先的日子,把那些好吃的好喝的東西,在這一天首先供奉給先人們品吃。人有根,水有源,心懷祖先才使人生命更充實,永遠知道自己哪裡來,也會更明白自己應該往哪裡走。除夕夜,是守歲的時日。在兒時的記憶里,這一天大人們忙碌不停,很多蓋簾上,滿滿的放著餃子和包子;在木製的碗盤中擺滿奶皮、乳酪等各種飄香的奶食品,而我們則是整夜的忘情的玩耍。以後,當了爸爸,當了爺爺,該忙活的輪到我了。我每年都要同家人一起為孩子們包很多餃子,把廚房擺的滿滿的,讓兒孫們在聽歌曲看電視的快樂中,受到傳統的熏陶,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多彩,培育尊重傳統,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愫。
察干薩日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這一天,是更鄭重的一天。這一天的早上起床後,要走出房門,仰望高天,凝視大地,心向先祖,默念自己的禮讚和祈願。然後,回屋品奶食和吃餃子之前,先給長輩磕頭拜年,聆聽老人對自己念叨的祝福話語。這一習慣,我一直堅持了六十多年, 沒有一年間斷過。
由於某種原因,我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鄉鄰和親友們都知道母親的美德與功勞。她為我祖母養老送終,把我這一代辛勞的培育成人,又幫助照顧呵護我的孩子及孫輩。所以,我和孩子們特別敬重我的母親。在老家時,每年的察干薩日,都是和母親一起度過的。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我調北京工作的當年,母親還在老家。在第二年察干薩日的第一天,我是從北京趕回老家,專門去為母親磕頭的,再遠在忙也不能缺失為母親磕頭這個禮節,否則,我就有不完整的感覺。後來母親也搬到北京我家,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二零一二年七月五日,我們慈愛的母親,在她九十五歲時逝世了。此前,在為老人家理髮時,我有意留下一綹花白的頭髮珍藏起來。在二〇一三年察干薩日第一天。強烈的感到沒有了母親的苦酸。我捧著母親的頭髮放在她的遺像前,鄭重的磕了三個頭。然後,頌念了在她生前我常默念的詩句:
我記得,
媽媽的頭髮很黑;
我記得,
媽媽的頭髮很美。
我一天一天的長大,
媽媽的頭髮,
一年比一年花白。
媽媽的黑髮哪去了?
啊,
她擠出了裡面的墨汁,
留在了我的方格本上;
她擠出了裡面的智慧,
擺平了生活中幾多艱辛;
她擠出了裡面的汗水,
滋育了綠綠的芳草;
她擠出了裡面的愛心,
留在了兒女親友的心扉。
總之,察干薩日是神聖潔白的,白色的氈包,白色的雲朵,白色的哈達,白色的乳汁,白色的奶酒,還有母親那花白的頭髮。察干薩日,永遠啟示和激勵著我的生命。
每個民族,都有為本民族所有,為他民族所無的珍貴特質。「每個民族都有兩種哲理;一類是學究式的、書本的、鄭重其事的、節慶才有的;另一類是日常的、家庭的、習見的」。把這兩種哲理很好的加以結合,就能更好的看懂一個民族,解讀好一部歷史。中華民族是有多民族構成的,中華文明是有各個民族共同創建的。中華歷史的發展,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察干薩日——春節,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
圖說:
這些照片是2008年春節攝影師巴特爾在錫林郭勒盟東烏旗滿都鎮拍的。這個女孩現在應該是個高中生了吧?如果你遇到她,請轉達我們的祝福。
作者
包明德:國家一級作家。茅盾文學獎評委。
攝影師巴特爾:《傳承》雜誌簽約攝影師。
TAG: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