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生物放屁嗎?
利維坦按:由於缺乏生產氣體的體內伴生菌落
(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有,因此都會放屁)
,鳥類永遠學不會放屁,因為鳥類消化食物的速度非常快速,完全沒有時間給微生物產氣的時間,可謂非常不幸。原來的觀點是魚類也不會放屁,但是在一篇2004年的學術論文中,瑞典科學家記錄下了魚類在水中「放屁」的聲音脈衝。(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90744003000172?via%3Dihub)
儘管沒有產生直觀的氣泡,但至少說明魚類還是具備放屁這一功能的……這一研究也獲得了當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另一組同年的科研團隊得到另一個結論:
在一個空間中隨著魚的增多,每隻魚「放的屁」也隨之增加,科學家認為
放屁對於魚類來說有一定的交流作用。
當然這並不能與「所有魚類都會放屁」划上等號,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動物,鯨魚是肯定會放屁的。文/Andrea Thompson
譯/安德烈
校對/大葯
原文/www.livescience.com/61292-does-it-fart-10-fascinating-facts-about-animal-toots.html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
安德烈
在利維坦發布
有件事,奶牛能做到,考拉能做到,但是鳥做不到。沒錯,說的就是放屁。
在新書《它放屁嗎?》(Does It Fart?)中,動物學家丹尼·拉白奧梯(DaniRabaiotti)和生態學家尼克·卡魯索(Nick Caruso)列出了大量的事實來描述生物世界中動物們的放屁習慣,既搞笑又有些重口。以下是《生活科學》(Live Science)雜誌最喜歡的一些關於動物放屁的知識
(本書將在2018年4月3日在美國發行)
。
索諾蘭珊瑚蛇(Sonoran Coral Snake)
圖源:Death Valley Jim
和所有蛇一樣,索諾蘭珊瑚蛇會放屁。實際上,
索諾蘭珊瑚蛇用屁作為抵擋捕食者攻擊的第一道防線。
收到威脅信號時,珊瑚蛇會抬起它的尾巴,將空氣推進泄殖腔
(基本上等同於臀部)
,接著把空氣射出來,發出響亮的一聲。
狒狒(Baboons)
圖源:Live Science
因為人類放屁,所以人類的靈長類親戚也會放屁就不足為怪了。當雌性狒狒準備尋找配偶進行交配時,
它們的性器官和臀部便開始腫脹,據說這會使狒狒排出的氣體散發出特別的香味。
蝙蝠(Bats)
圖源:
Live Science
科學家們不能確定蝙蝠是否會放屁。它們的消化系統中有相應的細菌能夠產生放屁的氣體,但蝙蝠的消化速度太快了,因此,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屁攢成型。
千足蟲(Millipede)
圖源:Pinterest
千足蟲的消化系統可能相對簡單,但他們體內協助分解葉片的微生物會生產甲烷,這也就意味著它們絕對是放屁的。千足蟲的體型越大,產生的甲烷越多,一個屁就越大。非洲巨型千足蟲(The Giant African millipede,如上圖)可達15英寸(38厘米)長。
馬(Horses)
圖源:Horse Nation
馬經常放屁。它們攝入很多難以消化的植物,因此,它們體內也有大量的微生物來幫助消化食物,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製造出了變成屁的氣體。馬的大腸也非常長——大約長達11.5英尺(3.5米)——這意味著,形成一個屁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灰鱂(Bolson Pupfish)
圖源:BioStock/Alamy
灰鱂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淺水中,以淡水生藻類為食。在溫暖的夏季,灰鱂會把藻類產生的氣體一併攝入體內。灰鱂能夠在腸道內積聚大量氣體,氣體的堆積會讓它們漂在水面上,這樣一來,它們就面臨著成為鳥類晚餐的危險。為了把自己埋回沙子中——在那兒它們可以更自在地閑逛——灰鱂必須把體內的氣體排出。
恐龍(Dinosaurs)
圖源:National Geographic
沒人聽到恐龍放屁的聲音——也沒人聞過恐龍屁。但是恐龍的一類——蜥腳類恐龍日常會攝入大量植物,也許和現在的大型食草動物有著類似的消化系統,也可能有著類似的生產甲烷的細菌。書中引用的一項研究成果中有過估算,每隻恐龍每天可能產生4磅(1.9千克)的甲烷。
鯨(Whales)
圖源:
Shutterstock
雖然鏡頭只捕捉到了幾次鯨魚放屁的場景,不過鯨類動物的屁,就像它們本身的個頭一樣,要命的大。順著風聞到過屁味的研究人員說,鯨魚的屁相當臭。
蛙(Frogs)
圖源:Shutterstock
青蛙是另一種我們還不能確定是否放屁的生物。首先,它們的括約肌不太強壯,因此任何氣體在離開蛙臀時可能都無法引發能夠讓我們聽到的振動。
樹懶(Sloth)
圖源:Animals Time
樹懶的消化系統就和本尊一樣,運作得非常緩慢,吃下的樹葉需要好幾天才能消化掉。樹懶體內功能簡單的腸道微生物意味著它們不會產生腸胃氣脹,相反,這些微生物釋放的甲烷會被血液吸收,然後再通過呼吸排出體外。
往期文章:
「
利維坦
」(微信號liweitan2014
),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
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
微信號
thegoatjoe
TAG:利維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