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貨家長如何給孩子灑下不完美的陰影
最近重溫了一遍《馬利和馬克思》,當年的青蔥小伙已經為人父母,而因為有所偏重,所以從影片中獲得的更多是關於孩子教育的頓悟。
影片里馬克思是一個44歲亞斯伯格症患者,這是自閉症的一種。相較於其它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他眼中的世界與自己設定的標準相差甚遠,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規則行事,他不明白為什麼印度很多人都在忍飢挨餓,而人們仍然會扔掉大堆的食物;為什麼明明需要氧氣,還要亂伐雨林;公交車不按時運行,為什麼還要製作時刻表。
事實往往與我們預想的有所偏差,現實社會裡雖有美好,但也充斥著各種瑕疵、醜陋、罪惡與混亂。
而瑪麗,則是一個幻想著自己能變美麗,幻想能有一個夢幻婚禮的小女孩,但她因為自己的外表,因為自己額頭的胎記,因為同學的欺負與嘲笑,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越發的自卑與孤獨。
我們先看看他們倆成長的家庭環境,馬克思的父親在他出生不久就離開了他們母子倆,把他們丟在了集體農場,而母親則在他六歲時吞槍自殺。
而瑪麗的母親,吸煙、嗜酒、偷竊,連基本的縫扣子都無法完成而用夾子替代,這又引來了同學對瑪麗的嘲笑。她的父親工作之餘就痴迷於自己的愛好之中缺乏對女兒的教育。甚至在本已對外表不完美敏感的瑪麗還得到了母親對她的評價「母親也說我胖,長大了肯定變成一頭小雌牛」。
可以想像的到,在缺乏關懷的家庭環境下成長,他們往往會會缺乏自信、性情乖僻。
從呱呱墜地開始,孩子就建立了與我們的聯繫,耳濡目染。我們對他們的期望與評價會與他們自己自我評價機制融合在一起。
當我們對他們漠視,或者表現出對他的失望,那這就會拉低他對自己的評價,他會放大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不如他人,不夠完美,從而產生自卑,就像片中的馬克思說的:我小時候想成為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機緣巧合,兩個需要溫暖的人,成了筆友,成為了朋友,在他們眼中光怪陸離的世界裡相互取暖。
20年的時間裡,他們都經歷了自己人生的重大事件。
馬克思設立的巧克力和朋友的目標,其實就是我們所期望的完美,每個人都認為達到了,那我就不會再低頭行走於這個世界,但很多事情無法解決,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惶恐來自何方?
瑪麗的額頭整容,她努力成為的那個眾人眼中優秀的心理學家,其實就是我們內心惶恐的來源,是對自己不完美的遮蓋,對那些另我們惶恐的「你真笨」、「你頭髮好怪異」、「你是個醜八怪」的遮蓋。」
他們太在乎旁人的評價,而我們的世界又太在意他們的與眾不同,瑪麗以為將要發表的著作能治好馬克思的精神疾病,殊不知他的病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病,無法被醫治。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完美,成為這個社會準則里那個優秀的人,我們花了太多的事件在成為別人這件事情上。
好在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刻遇到了彼此。
馬克思的最後一封信讓瑪麗拯救了自我,她開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馬克思也在瑪麗的一封封信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不斷的回信中開始剖析這自我。他想像中的朋友離開了自己,面對街上的煙頭以及一些令自己匪夷所思的現象,他能平靜的走過,他開始承認世界的不完美。
每個人都有缺點,甚至每個人多少都存在心理上的疾病。
對處在困惑和自我認知形成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很難找到像瑪麗和馬克思一樣在精神上契合的朋友來幫自己尋找自我,但作為家長,我們需要正視孩子存在的缺點,而不是去試圖掩蓋缺陷,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個千篇一律的人,學習成績優秀不是我們生活唯一的展開方式。
我們的包容與理解、關懷和鼓勵,會是奏響他別具風味一生的美好序曲。
對於世界的不完美,更不能將我們的世俗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
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跟孩子說過「離他遠點,這個孩子太調皮」「不要和他玩,他的父母不正派」,我們的這些話語很可能給另一個孩子帶來創傷。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人也一樣,告訴孩子:用一顆包容的心看待世界,對待朋友,那這個世界一樣會對你敞開胸懷,生活的易與不易就是你對待世界看法的不同。
馬克思給瑪麗的最後一封信說: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並不是完美無暇而我也是,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雜物的人
我年輕時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自己
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
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然而我們必須適應它們
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潔,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煙頭
你的人行道象我一樣,但是沒有我的這麼多裂縫
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
TAG:牙齒教育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