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聰明人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哪?

聰明人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哪?

無論是想要變得更加聰明,還是想要變得更加成功,走在自我提升之路上的人,相信你或早或晚都會遇見這麼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它是一本介紹高效能思維模式的好書,這本書自出書以來,高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七年,在全球七十個國家以二十八種語言發行共超過一億冊。

裡面提到了一個高效能人士的習慣——以始為終。很多人在面臨難題的時候,常常會感到迷茫,無從下手。不過,當你嘗試用以始為終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先想好自己想要到達的終點,再倒推抵達終點需要那些努力,並且根據這些努力去選擇,一起就會容易些。

史蒂芬?柯維還在書中提醒讀者,同時也要避免太過專註於完成眼前的事情,而忘記了更加重要的長遠目標

可是,目標是什麼?長遠的目標是什麼?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遇到問題時,人們不見得每一次都能想清楚。比如,年輕人尋找愛侶,可能會把寂寞錯當成愛情。

有些時候,人們只有在爬上了梯子之後,才發現梯子搭錯了牆。比如,從小喜歡音樂的人在畢業後為了就業找了一份高薪銷售工作,中年時才懊悔丟了夢想與才華。

甚至,有時候人們所解決的,根本就不是屬於自己的問題。比如,奶奶總是認為她的孫子太冷,要求他多穿一件再多一件。她的孫子裹得像個粽子出門,到了學校馬上把多餘的衣服脫掉。

如何找起目標來又快又准?

這樣的問題,就別想難倒唐納德·高斯傑拉爾德·溫伯格

唐納德·高斯是紐約州立大學托馬斯·沃森工程學院的系統科學教授。他主要從事複雜系統的設計和開發以及大型公司的改革。

傑拉爾德·溫伯格是軟體領域最著名的專家之一,美國計算機名人堂代表人物。溫伯格精力旺盛、思想活躍,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他總共撰寫了30多本書籍和數以百計的論文。在西方國家乃至全球,溫伯格擁有大量忠實的讀者群,這些「追星族」閱讀了溫伯格的每本重要著作,他們甚至建設有專門的組織和網站,討論和交流大師的重要思想。可以說,溫伯格近年來的每本新書都是在萬眾矚目中推出的。

我們可以在《你的燈亮著嗎?》這本書里,一窺這兩個老頭兒睿智而風趣的腦袋裡的過人思維。這本書以多則故事的形式講述,幽默地引導讀者,在處理問題時首先應該識別真正的問題,然後確定問題的「擁有」

--如何識別真正的問題--

·問題是什麼?

解決問題的新手總是在還沒有定義好問題的時候,就倉促尋找解決方案。當然,耐性不足的經驗豐富的問題解決者有時也會這麼做。

比如當薪水入不敷出的時候,一些急於解決問題的人會認為問題出現在「工作時長太短」。於是用拚命加班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賺取更多的加班費。另一些人則認為問題出現在「賺錢能力不足」,他們會選擇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爭取謀求一份更加高薪的工作。

·這次的問題是什麼?

不要把別人的解決方法作為定義問題的方法。當一個人把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拋給你時,你很容易就順著他的解題思路去思考問題。這樣一來你就容易容易錯過真正的問題。最好是找到全面的、真正的問題之後,再去開始尋找解決答案。

比如母親在大掃除的日子告訴你,冰箱的冷凍功能壞掉了,冷凍櫃的冰全部溶解,水流得滿地都是。母親收拾完污水,埋怨冰箱才用了一年不到居然就壞掉了。你檢查一番,最後發現冷藏室故障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冰箱的插頭被母親在打掃的時候不小心撞落了。

這時候你只需要把插頭輕輕插上,一切問題就解決了。冰箱不會再流出污水,母親也不再繼續抱怨。

有時候,如果你解決問題太過神速,別人根本不會相信你真的解決了問題。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你檢查完冰箱插上插頭,並立即告訴正在洗窗帘的母親,冷凍室故障的真正原因是插頭鬆了。因為插頭剛插上,冷凍室剛啟動而它的作用尚不明顯,母親可能還會懷疑冷凍室可能出問題。

·問題到底是什麼?

即使問題已經解決,你也無法確定你的問題定義是正確的。比如,冰箱的冷藏室起作用之後,父親發現冰箱的冷藏功能真的是壞了。因為它時而工作時而罷工,無法真正保持持續的低溫,裡面的食物得不到更好的保存。

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倉促下結論,但也不要忽視第一印象。不過,雖然你永遠無法確定已經找到的問題定義是正確的,但是永遠不要停下尋找正確定義的腳步。

問題,就是理想狀態和現實狀態之間的差別。 也就是說,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是改變理想狀態,或者是改變現實狀態。比如,當你坐在一間屋子裡而感到孤獨的時候,你可以選擇忽略自己的感受(孤獨)繼續上網,也可以邀請朋友來小聚一番。

當你選擇用改變現狀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會製造出新的問題。每一個解決方案,都可能是下一個問題的來源。比如,當你邀請朋友小聚一番之後,朋友告訴你下個星期你的初戀要結婚了,此時得知消息的你倍感失落並對是否赴宴猶豫不決。

我們永遠都無法躲避問題。問題、解決方案、新問題、新解決方案、更新的問題……它們循環出現,無窮無盡。能指望的最理想狀態就是新問題比我們「已經解決」的問題要好對付一些。

解決問題最簡化的辦法,就是把它拋給別人。如果這方法使用得當,或許能幫上大忙。

不過在更多情況下,新問題是無意中產生的。所以某些問題最困難的部分,其實在於發現問題的存在

如果你對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想不出至少三個可能出錯的地方,你就沒有真正理解這個問題。因為人們總是會首先把問題置於讓自己覺得最舒適的語義層面上。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你感到失落的真正原因到底是因為初戀結婚而傷心,還是因為自己沒有一樣得到幸福而傷心。

尋求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問題,或許能發現問題的不協調之處。

比如,你可以問問你的朋友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你的朋友可能會告訴你,你之所以現在會如此傷心,其實跟你最近晉陞失敗有關。根據朋友的分析,如果你晉陞成功,你可能一點都不介意初戀結婚與否,你都會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自信滿滿。

所以,當你沿著定義問題的道路疲倦前行時,過一會兒就要回頭看看,確認自己沒有走錯路。

不過,我們沒辦法確定在場的每個人,對同樣的詞句會有同樣的理解。

比如,即便朋友再有心勸解你,他都不會明白,這位即將結婚的初戀,是你從五歲起就一直喜歡的人。而你因為在三十歲的時候選擇成功這一夢想而出國深造的時候,就意味著放棄了對她三十歲前結婚的承諾。

--如何確定問題的「擁有」--

·問題該由誰解決?

當別人可以當別人可以妥善解決自己的問題時,不要越俎代庖

因為問題的相關方對問題的了解更深入,而且在他們自己提出解決方案之後,也會更願意參與到執行的過程中去。

比如你看到母親站一邊擦著污水一邊咒罵冰箱漏水,你可能會捂緊自己的錢包,想到家裡可能需要換一台新冰箱了。而母親咒罵的真正緣由,其實只是在埋怨父親往冰箱里塞了太多的啤酒,把她放水果的位置都霸佔了。

如果一個人處於解決問題的位置,卻並不受問題困擾,那就採取一些行動使他能親身體驗到問題。

比如,父親本可以少屯點啤酒,冰箱就不會因為功率不足而漏水。你可以告訴母親,暫時放任地上的污水不管,和你一起去看電視劇消消氣。過一會兒父親走出房門拿啤酒喝的時候,當他來到冰箱前,他就會明白自己屯了過量的啤酒。

有時候,「我的問題」與「我們的問題」絕不是對立關係。為了改變局面,你可以試著把責任歸到自己身上——哪怕只有一會兒也行。

比如,父親堅持要囤那麼多心愛的啤酒,而母親堅持她的水果一定要放進冰箱保鮮,兩個人爭得互不相讓。其實這爭吵除了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還可能意味著你一整個難得的周末,將在緊張的家庭氣氛中度過。

你可以嘗試著對父親母親說,都是自己買冰箱的時候沒考慮好容量的大小,是自己的錯。父親母親聽到你這樣說,會立即忘記爭吵,雙雙感動不已——孩子長大了,懂得承擔責任了。

·問題來自哪裡?

人們常常把問題歸因於天性,以逃避解決問題的責任。

如果你只想著父親就是喜歡喝啤酒囤啤酒這改變不了,母親就是喜歡吃水果囤水果這也改變不了,那問題就難以解決了。

當人們能把問題的根源歸結到人的身上,或者歸結到一件真實的物品、一個真實的行為上的時候,總有機會找到可行的解決辦法。通過接近問題的根源,了解這一根源誘發問題的原因,我們就可以消滅問題或找到辦法減輕問題。

·你真的想解決問題嗎?

無論表面上表現得如何,在你提供他們所要求的東西之前,他們極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如果你告訴父親母親,周末會有朋友來家裡做客。父親母親可能即刻忘記了,冰箱應該放水果多一點還是放啤酒多一點的問題。轉而向你打探即將造訪的朋友是男是女,並商量著要在冰箱里放多點水果,少點啤酒,為的是給客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因為他們真正關心的問題其實是你什麼時候結婚……

從這一情況看,想要真正解決問題的人,有時候並不是很多。

然而,即使真的想得到解決方案,人們可能沒有注意到,每種解決方案都伴隨著不可避免的額外後果

比如,父親母親可能在知道你帶來做客的朋友支持不婚不育後,認為對方思想太新潮,完全無法溝通。而且,自己的崽崽會不會被帶壞了……然後他們三個之間產生了新的溝通問題。

兩個老頭提醒讀者,完全投入到問題中的時候,問題解決者還有可能忽視另外一件事情。在為解決問題而驚嘆不已的時候,你可能會忽略自己是不是能在道德上支持某一解決方案

比如,當你望著飯桌上沉默的鹹魚,為了安撫你惆悵的老父老母,你告訴他們一個驚喜:你下次會帶一位新的朋友來做客……顯然,這個驚喜對於今天的客人來說,它更加像是一個驚嚇。

所以,首先,對自己要忠實。為了忠於自己,必須在接近一個解決方案,甚至是一個問題的定義之前就考慮到道德問題,並拋棄掉感性的因素。這一類的考慮永遠不會浪費時間。

--聰明人與我們的區別--

這些很聰明的人,他們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方式與我們差別在於——他們每次找起目標來都是又快又准,而我們卻難以發現真正的問題所在。

我們不是在為自己思考上的懶惰找借口,就是在他人的意見里迷路

與人交流,傾聽他人的意見,固然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件事。有時候我們在聆聽別人說話的過程中,容易被對方的話所牽引,導致自己的思路變得不清晰。

面對這種情況,《麥肯錫工作法》這本書分享了一個分解思考的技巧:一邊傾聽對方,一邊將對方的話分解為意見與事實。

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中指出,我們在溝通的時候要注意區分感受與想法:感受是內心的真實情感,想法更像是經過頭腦加工處理的東西。比如,我很難過,是感受;我覺得自己太傻了,這是想法。

這裡所說的感受和想法,二者都屬於大島祥譽所提到的「意見」。

其餘不能以個人意志力為轉移的,就是屬於大島祥譽所提到的「事實」。比如我笑了,是事實;我哭了,是事實。

如果你在談話中有留心區分「意見」和「事實」的習慣,那麼你會發現區分它們其實很容易。因為習慣,你的大腦在許多時候已經可以省略太多的分析過程,自動而快速地做到這一點。

值得留心的是,你需要傾聽,而感性佔領了上風的情況。比如你面對伴侶的時候,你可能會把伴侶口中的「你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人「」當成事實;又比如,你心情低落的時候,你可能會把一句「你就是個廢物」當成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號航星 的精彩文章:

向優秀者看齊

TAG:五號航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