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壓根沒喝過蒙古奶茶
第一次到內蒙古旅遊的人,無論喝的慣還是喝不慣,總要嘗嘗蒙古奶茶。這算是體驗地方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奶茶分為兩種,簡約型是用青磚茶熬出湯汁,加上牛奶和鹽即可;若是豪華型,則用精美的銅鍋熬制,不但有磚茶、牛奶和鹽,還要加入奶豆腐、奶皮子、肉乾、白油和炒米。
外地客人驚奇於奶茶的味道之餘,總要詢問奶茶的來歷。而導遊便會介紹,奶茶是蒙古人自古以來的飲食習慣,似乎與蒙古人的歷史同時開始。
誠然,奶茶是蒙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料,很多蒙古老人,早晨若是不喝奶茶,一天就會沒有精神,甚至頭疼難忍。而若是患了感冒,蒙古人也並不吃藥,而是喝一壺熱奶茶,發汗去病。在一般蒙古人心中,奶茶和手把肉、馬奶酒、奶食品一樣,是民族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是傳統的一部分,老祖宗成吉思汗就喝奶茶。
也就是基於這種理解,在影視劇中,成吉思汗是要喝奶茶的,忽必烈更要喝奶茶,奶茶是歷史劇中重要的道具。
可惜,很多傳統都屬於疊加的歷史,是後面產生的東西加於歷史之上,人們的很多歷史記憶並非傳承下來,而是創造出來的。
因為在歷史上,莫說成吉思汗,就是他的孫子忽必烈都沒有喝過蒙古奶茶。
北人飲茶
中國人飲茶歷史十分悠久,甚至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之說。不過,要說茶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則是從唐代開始。唐人飲茶已成為習慣,富貴人家還專門設有煎茶、品茶、讀書的房間,稱為茶室。公元780年,唐朝茶葉專家陸羽總結了種茶、制茶、飲茶的經驗,寫出了中國第一部茶書——《茶經》。
也就是在唐代,因為盛唐威儀的影響力,飲茶風俗開始進入北方民族地區。唐朝中期爆發安史之亂,回鶻騎兵成為唐政府最終剿滅叛亂的重要助力。唐中期後,回鶻與唐朝的交往極為密切,飲茶之風也進入回鶻。回鶻商人用馬匹大量交換茶葉,《新唐書·陸羽傳》載:「其後尚茶成風,時回鶻入朝,始驅馬市茶。」封演《封氏聞見記》也記載,茶葉「始自中地,流於塞外」。而「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
唐末五代時,南方茶葉流入北方數量極大。《資治通鑒·後梁紀一》載,開平二年(908年),「湖南判官高郁清聽民自採茶賣於北客,收其征以贍軍,楚王殷從之。秋七月,殷奏於沛、荊、襄、唐、鄖、復州置回圖務,運茶於河南北,賣之以易增擴、戰馬而歸。仍歲貢茶二十五萬斤,詔許之。」北方飲茶風俗並未因天下大亂的衰減,於是隨著唐朝滅亡而崛起的契丹遼帝國,自然也大興飲茶之風。
宋朝初年,遼朝與宋朝之間茶葉貿易非常繁盛,遼以牲口、穀物、絲織品等來換取北宋的茶葉。後來宋太宗為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發動北伐,兩國一度中斷貿易。檀淵之盟後,貿易恢復,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因為戰爭,「茶利十喪其九」,後來和約告成,「商人頓復,歲課遂增」,可一時間還「考之尚未盈舊額」,達不到最初的水平,可想而知茶葉貿易量之大。
茶葉需求多,說明飲茶成風尚。飲茶成為遼人的生活習慣,而且有著不同於宋地的口味,即所謂「茶酒三行,虜法先湯後茶。」按照朱《萍洲可談》中所言,遼人飲茶之前,要先點湯:「今世俗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湯取藥材甘香者屑之,或溫或涼,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先公使遼,遼人相見,其俗先點湯,後點茶,至飲會亦先水飲,然後品味以進。」
到了金朝,女真人也迅速接受了飲茶。而且方法和遼人相同,喝茶時,「各就位,請收茹坐,先湯,飲酒三盞,置果餚,茶罷,執易,近前齊起。」不僅皇帝貴族,一般百姓也都愛飲茶,甚至到了「比歲上下兢吸,農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屬」的地步。一些富貴人家,還開始分別處置精茶和粗茶,精茶用來點茶,而「以粗者煎乳酪」。
不過,金朝雖然佔據了中原,但產茶之地卻在南方。所以要飲茶,除了依靠宋人歲供之外,大部分從榷場貿易獲取。而茶作為榷貨十目之一,成為南宋賺取金朝外匯的主要產品,每年依靠茶葉從金朝換取的絲絹就不下百萬,更不用說用於易茶的鹽貨及其它雜物了。
這種貿易,對於金朝來說實在不堪重負。金朝歷代皇帝雖然愛飲茶,可也覺得這樣會「費國用而資敵」,於是限制民間飲茶之風。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年)十一月,章宗下詔規定七品以上的官僚,家中方許食茶。到宣宗元光二年(1223年),這一限制升級到親王、公主及見任五品以上官方許吃茶。可惜,飲茶一旦形成習慣,哪裡能夠禁止。民間飲茶之風仍然盛行,官方限制茶葉進口,而走私貿易便猖獗起來。皇帝所有的禁令最後都形同虛設。
既然契丹人、女真人都這麼愛飲茶,是否更北方一些的蒙古人也會開始飲茶呢?
答案是否定的,蒙古人在遼、金時代都沒有飲茶的習慣。原因很簡單,遼朝也好,金朝也罷,茶葉都是拿著真金白銀駿馬肥羊換來的奢侈品,自己消費尚且不夠,哪裡能夠出口到蒙古?
蒙古史學家扎奇斯欽先生曾對成書於十三世紀由蒙古人自己寫成的《蒙古秘史》中涵括的早期蒙古族食物及其種類進行過歸納,共計十四項,包括各類動物的肉,如羊、鹿、魚甚至土撥鼠;植物則有杜梨、山丁、紅蒿、野蔥、野蒜、野韭菜等;而飲品,不外乎肉湯、馬奶、牛乳之類。即使到蒙古崛起之後,蒙古宮廷盛行喝葡萄酒,還有了米酒、蜜酒,但也沒有飲茶的習慣。
雖然成吉思汗時期已經用兵金朝,佔據了金朝山東山西河北遼東大片土地,但包括成吉思汗在內的蒙古貴族並不居住在漢地,加之戰事連年,茶的流通與飲用已極有限。以至於出身契丹貴族、又是金朝士大夫的耶律楚材多年喝不到茶,在無意間得到別人饋贈茶葉後,一口氣寫了七首詩(《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表達感謝和欣喜,道出了「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的心聲。
連茶都不喝,遑論奶茶了,成吉思汗自然是沒有喝過奶茶的。
那麼,待到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北京),飲茶之風盛行於宮廷,蒙古人是否該喝到奶茶了呢?
元人飲茶
公元1260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68年開始榷買蜀茶,從1275年起逐漸榷江南各地之茶,在1276年已設置常湖等處茶園都提舉司,「採摘茶芽,以供內府」。蒙古貴族終於開始喝茶了。
茶葉進入了元朝宮廷,吸收了東西方各種文化的皇族們,喝茶可是要講究得多了。
回回人忽思慧是元朝宮廷的飲膳太醫,專門負責皇族的飲食醫藥。他結合中亞伊斯蘭醫藥食品,與中國傳統醫藥食品相融合,在元文宗天曆三年(1330年),完成了自己的飲食學醫藥學的專著《飲膳正要》。元文宗是忽必烈的重孫,其在位期間,是元朝宮廷文化達到最成熟的時期。在《飲膳正要》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元宮廷已享用19種茶:枸杞茶、玉磨茶、金字茶、范殿帥茶、紫筍雀舌茶、女須兒、西番茶、川茶、藤茶、誇茶、燕尾茶、孩兒茶、溫桑茶、清茶、炒茶、香茶等。
其中,「玉磨茶」是「上等紫筍五十斤,篩簡凈;蘇門炒米五十斤,篩簡凈,一同攪拌和勻,入玉磨內,磨之成茶」。「紫筍」指一種茶葉名,一般指用茶芽製成的茶葉;「蘇門炒米」是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稻米製成的炒米;「玉磨」
是用玉或其他石質細膩堅硬的石頭做成的磨。用白話可描述為:將紫筍茶和稻米分別炒熟,隨後將二者混合攪拌均勻,放入石磨中磨成細粉。
另外,「炒茶」則是「用鐵鍋燒赤,以馬思哥油、牛奶子、茶芽同炒成」。馬思哥油即用牛奶「打取浮凝」的白酥油。
「玉磨茶」和「炒茶」與當前蒙古族奶茶選取的原材料和製作技藝存在較大程度的相似性,雖然其中加牛奶、白油、炒米之類,看似與今日的蒙古奶茶一樣,但在根本上有不同,那便是,當時的茶都是要炒熟研磨,而今天的蒙古奶茶所用的茶都是壓制發酵的青茶。
其實,元朝宮廷的飲茶方式,是來源於宋代盛行的擂茶。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綠豆、食鹽、山蒼子、生薑等原料放進擂缽里研磨後,沖開水和勻,加上炒米飲用的飲料。至於元朝宮廷不用芝麻、花生之類,而是改為牛奶、白油,不過是加入了些草原元素罷了。
如果離開宮廷,看看元代的市井飲茶,便會明白了。元代無名氏編撰的家庭日用全書《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記載的茶的種類有:蒙頂新茶、腦麝香茶、百花香茶、枸杞茶、擂茶、蘭膏茶、酥簽茶、合足味茶法、制孩兒香茶法等。基本上都是擂茶或者是擂茶的衍生品。
宮廷飲茶極盡講究,城市中民間的飲茶方式也很繁瑣,這自然是元代城市生活繁榮的表現。生活在中原、江南的蒙古人自然也會如此飲茶,而且也影響到了仍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
元代詩人楊允孚曾經遊歷元上都,作有《灤京雜詠》詩。詩云:「紫菊花開香滿衣,地椒生處乳羊肥,氈房納石茶添火,有女褰裳拾糞歸。」文中的「納石」是茶名,詩中展現的是住在蒙古包中的牧民,用干牛糞生火熬茶的情景。
不過,元代蒙古人雖然飲茶,但似乎並沒有到嗜茶的程度,茶不過是生活中的調劑,而並非必需。證據便是,當元朝滅亡,元室北遁形成北元,與明朝南北對峙之時,北元貴族要求與明朝互市做買賣,需要從明朝進口的,主要是絹緞衣帽、金銀鈔幣、糧食藥材及其他各種手工業品,雖種類繁多,卻完全沒有茶。而明朝也知道蒙古人對茶沒有需求,所以很長時間內未將茶葉當作商品或賜品給予蒙古人。
那現代蒙古人嗜好喝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佛教與奶茶
退回草原的蒙古人,不再有喝茶的習慣,更不用說奶茶。無論與明朝交戰還是貿易,都不提茶葉。可這個情形在返回草原二百年後的萬曆五年(1577年)發生了變化,據《明史·食貨志四》記載,這一年,「俺答款塞,請開茶市」。
俺答便是蒙古土默特的阿拉坦汗,在明朝嘉靖、隆慶、萬曆三朝期間,是蒙古最強大的首領,雖然不是北元可汗,卻執蒙古牛耳。在嘉靖朝,阿拉坦汗要求與明朝互市不果,雙方連年交戰,阿拉坦汗甚至曾兵臨北京城下。到隆慶五年(1571年),明朝隆慶皇帝終於同意互市,並冊封阿拉坦汗為「順義王」,雙方從此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
合議在1571年達成,雙方貿易也從此時開始。為何阿拉坦汗在六年後想起交換茶葉了?
不是因為蒙古人又想撿起祖先的飲茶習慣,而是因為宗教原因。
原來,與明朝合議達成後,阿拉坦汗又辦了一件大事,那便是皈依了藏傳佛教格魯派,並將佛教引入了蒙古。萬曆五年,阿拉坦汗要動身前往青海,面見格魯派領袖索南嘉措(三世達賴),必須要用大量的茶葉。
為什麼見索南嘉措需要茶葉呢?因為藏人早已嗜茶成習。
茶葉傳入西藏的時間至遲在公元8世紀初。達倉宗巴·班覺桑布所著《漢藏史集》中記述「此王(都松莽布支)在位之時,吐蕃出現了以前未曾有過的茶葉碗」。都松莽布支是松贊干布的曾孫,其為吐蕃贊普的年代在679年至704年。在漢文文獻中,唐人李肇《國史補》記述:「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詢曰:「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壽州者,此舒州者,此顧諸者,此薪門者,此昌明者,此淄湖者。』」可見當時吐蕃贊普已有好幾種茶。
從唐朝到明朝,近千年間,藏人飲茶一直未曾間斷,全民嗜茶,到了「不得茶,則困以病」的程度。阿拉坦汗要面見索南嘉措,為表示尊敬,自然要奉獻對方最喜歡的禮物,那麼茶葉也就是必需的。這才請求用馬匹交換茶葉。
隨著阿拉坦汗與索南嘉措的會晤,佛教進入蒙古地區,蒙古人以極快的速度拜倒在佛陀腳下,成為虔誠的信徒。而為了傳教大量進入蒙古的藏人僧侶,也迅速的將飲茶習慣教授給了蒙古人。
到了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不到二十年時間,蒙古人飲茶就已經非常普遍了。蕭大亨的《北虜風俗》中,提及蒙古人「肉之汁即以煮粥,又以烹茶。茶肉味相反,彼亦不忌也。」普通蒙古百姓用肉湯熬茶,而貴族如何飲茶沒有記載,可能會與元代飲茶相仿,只不過可能不會那麼細細的研磨炒熟罷。
但這還不是如今天一樣的蒙古奶茶。
直到清代,大漠南北中原江南又都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物流暢通,邊口互市、城鎮集市和旅蒙商使得草原蒙古人獲取茶葉極為便利,飲茶之風徹底形成。清代大史學家趙翼所著的《曝雜記》中,記載了當時蒙古人的飲茶方式:「每清晨,男、婦皆取乳,先熬茶熟,去其滓,傾乳而沸之,人各啜二碗,暮亦如此。」這已經完全是今天的蒙古奶茶了。
至於為何不再研磨茶葉,這是因為茶葉的形勢出現了變化。
在明朝,因為嚴厲打擊茶馬走私,一些走私商人便「每采新茶,成方塊」,以便於藏匿茶葉。所謂「」意為踩,也就是將茶踩成方塊,形成茶磚。到了清代,茶馬貿易完全放開,但茶葉在長途運輸中的保質仍是問題,於是茶商們乾脆將茶葉蒸熟,然後壓製成茶磚。
既然已經在買到之前便蒸熟壓碎,熬制時自然可以省去研磨炒熟的工序了。
如今的蒙古奶茶的製作方法,其實到清代才算定型。成吉思汗沒喝過茶,忽必烈沒喝過奶茶,連阿拉坦汗都未必喝過當今口味的蒙古奶茶。
不過,蒙古奶茶几百年來已經是蒙古文化的一部分,成為蒙古人社交禮儀和日常飲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因素,即使不能追溯到成吉思汗、忽必烈時代,又有什麼關係呢?
※英國俘虜到死都不敢說的秘密,二戰後,一本日記道出真相
※孫楠48歲前妻曬近照 獨自撫養兩個孩子不容易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