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專家:新《清史》體制宏大,全書白話文,網友:不如讀《清史稿》

專家:新《清史》體制宏大,全書白話文,網友:不如讀《清史稿》

中國有「易代修史」的文化傳統。

清末帝溥儀宣讀了退位詔書後不久,北洋政府便撥款大修清史。

擔任清史館館長的是晚清督撫趙爾巽,此人祖籍在奉天鐵嶺,為漢軍正藍旗人,於同治年間舉進士第,授翰林院編修,一路官運亨通,直到清亡。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趙爾巽上任後,所成立纂修班子的成員全是經歷、治學、心態與自己相仿的學者和遺老,如柯劭忞、繆荃蓀等等。即參與編修清史的,都是對清朝懷有依依不捨的深切感情的。

可以想像,這幫子人纂修出來的東西,不可避免地夾雜有許多對清朝歌功頌德的成份。

另外,時局動蕩,軍閥混戰,修史經費漸漸沒有了著落,趙爾巽深感到自己年老力衰,敦促同仁,快馬加鞭,匆匆殺青,將書名定為《清史稿》刊行。

也幸虧趙爾巽有先見之明,書稿付梓後不久,他本人就溘然病逝了。

《清史稿》雖然只是「稿」,卻彙集了極其豐富的清史資料,成為了後人研究清史的權威。

不過,誠如前面提到的,以清朝「遺臣」來修史,則書中斥責和誣衊民主革命,頌揚清朝的觀點民主革命人士無法接受。

所以,《清史稿》很快就被當時政府列成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

但沒有別的清代史書可以替代《清史稿》,《清史稿》又解禁了。

但其體例陳舊、思想觀點偏頗,對後人遺禍不小。

張其昀、蕭一山、彭國棟等人率先在台灣對《清史稿》進行修改和補充,去掉了《清史稿》中的「稿」字。

但台版《清史》不脫原稿弊病,普遍評價不高。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編纂一部高質量、高標準的清史巨著越來越迫在眉睫。

2002年8月,由15個部門、單位組成的清史纂修領導小組終於成立了,擔任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學教授、著名歷史學家戴逸教授。

戴逸教授稱,新編《清史》是繼《史記》以來的第二十五史,也是建國以來我國最大的一項國家級文化工程,總投資達9億多元人民幣,參與修史的專家學者達到近2000人,涉及原始檔案200 多萬件,擬由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五部分組成全書,全面、翔實地反映清代歷史全貌,共計100卷。

不過,戴逸教授也指出,新修《清史》在語言上採用了白話文,總字數將超過3500萬字。

應該說,這個數字是驚人的。

3500萬字,即用現在橫排大32開本印刷,以每部50萬字計,估計將有70部之多!

如此規模,不僅遠遠超過舊《清史稿》,也超過了過去任何一部斷代史!

篇幅過長還在其次,有人擔心,白話文修史,未免羅嗦而不精練,體制雖然宏大,卻易成白開水式的長文。

而且,《清史》屬於古代史的範疇,用文言文更能準確表達古人的思想觀念和處事行為。用白話文,未免會出現古代人說現代人話的尷尬。

戴逸教授卻認為,用白話文修《清史》,雖說是纂修專家運用文言文能力不足所致,卻也是這部史書的最大特色,它將以全新的面目有別於其他二十四史。

戴逸教授也說了,新修《清史》不但體例新、語言新,史觀也新,修史者都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以世界級的眼光來審視和表達這段歷史的。

這「史觀新」,該怎麼理解呢?

修史者又是怎麼「站在世界的高度以世界級的眼光來審視和表達這段歷史」的呢?

戴逸教授眉飛色舞地說:這個容易理解啊,你比如說,滿族幾十萬人口怎麼把漢族一億人口都征服了?那時也沒有什麼先進的槍炮啊!這個問題就必須站在世界的高度以世界級的眼光來審視和看待啊。我認為,第一,滿族處於社會發展發生根本變化的階段,從奴隸制走向封建的農奴制,在這樣一個關頭,這個民族最容易產生一種蓬勃的朝氣。社會發展處於上升的階段,農業也發達,經濟也發達;第二,由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這兩代領袖的英明善戰,想了許多削弱明朝的辦法,而且創造了八旗組織。整個滿族子弟驃悍勇敢,團結在領袖的周圍;第三,滿族內部民族的凝聚力強大,它是一個上升的民族、一個在勝利中前進的民族,這時它的凝聚力是最強大的,不贏才怪呢;第四,重用漢族優秀人才,像李永芳、范文程、洪承疇、孔有德、尚可喜,一直到吳三桂。第五,聯合蒙古及黑龍江流域的各民族,孤立明朝。

說完了明亡清興的必然趨勢,戴逸教授又談到了「站在世界的高度以世界級的眼光來審視和表達」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的發展和貢獻。他說,我認為清朝的經濟發展水平超過漢唐。在世界上有兩種統計,一種說清朝的農業產量佔全世界的32%,比全歐洲生產的糧食還多;還有一種說法是佔全世界的24%,差不多佔1/4!

戴逸教授在訪談中的結束語是:「我心裡常想起古代的一個傳說故事,幹將莫邪夫婦倆想煉一對非常鋒利的寶劍,但老煉不好,最終夫婦倆捨身跳進火爐,煉成寶劍。我不敢和他們相比,但非常敬佩嚮往這種敬業蹈火精神,這種精神會永遠激勵我為清史編纂鞠躬盡瘁。」

毫無疑問,戴老他們是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修史工作中了。但是,他所提到的新史觀卻讓人有些淡淡的擔憂。

現在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就運用到了新史觀。在新史觀的指導下,「五胡內華」一詞已被「游牧民族內適」一語代替;衛青、霍去病等英雄人物的名字也被刪減掉了……

雖說清朝歷史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滿族人民創建了清朝後,又與漢族和其他各民族融化了,大家都是親密無間的華夏兄弟,但是,清朝入關之初,滿族統治者對漢族無辜百姓(不包括反抗勢力)的殺害是極為殘忍的,如果在新史觀的指導下,新修《清史》直接無視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慘史,那此修史者難逃數典忘祖之咎。

再有,近年來,不斷有人為清初的李永芳、范文程、洪承疇、孔有德、尚可喜、吳三桂等人,以及晚清的李鴻章、慈禧太后、袁世凱等人翻案。但作為權威正史,二十五史之一,絕不能把大是大非的問題搞混,否則,不過是蹈《清史稿》之覆轍,修還不如不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講史 的精彩文章:

黃氏名人在三國扎堆出現,按這本家譜記載,他們是同宗同族一家人

TAG:覃仕勇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