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不祭灶,因為灶神長得太帥,為什麼這種說法不靠譜,原因很簡單
陳鴻年先生在《故都風物》一書中寫到,老北京有個講究,北平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一般「老媽媽論兒」,是「男不圓月,女不祭灶」。所以祭灶都是男人的事。
這是什麼講究?按老理兒推斷,灶神無論如何,也是和女人們關係更大,男主外女主內,整日圍著灶台轉的又不是男人。無獨有偶,並不止北平有這講究。福州亦是如此,廣東潮汕地區也有這一講究。天南海北,為何都不讓家裡的女主人祭灶呢?
若說這講究是如何形成的,至少可以找到南宋時的證據。南宋詩人范成大《祭灶詞》中寫道:「男兒酌獻女兒避」,女兒要迴避,顯然是不讓女人參加祭灶了。《吳郡志》也說「二十四日祭灶,女子不得預。」到了明朝,已經成了禁令,《帝京景物略》稱「男子祭,禁不令婦女見之」。
這是為什麼呢?福州一位老教授給出的解釋是,女人在家都是辛勤勞作、撫養兒女,灶神都看在眼裡,所以男主人要好好拜一拜。這個說法未免過於現代,還是從何為灶神來探究一番吧。
一開始,灶並不是神,而是鬼。《莊子》中有兩處提到灶。一處是齊桓公田獵時歸來,大病一場,疑為見了鬼。問某人,世上可真有鬼嗎?回答說,有,「沈有履,灶有髻。」灶里有名髻的鬼,既然有個髻字,可見還是女鬼。
另一處是陽子求學於老子,「其往也,舍者迎將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煬者避灶」,可見有所忌諱。燒火做飯的人不敢使用爐灶,究竟是怕煙氣四散,居室不潔,還是怕沾染邪氣,衝撞尊者,就不得而知了。
漢朝時,炎黃傳說逐漸形成,這倆人都跟灶扯上了關係。今本《淮南子》中沒有,但《太平御覽》收錄有兩段軼文,一說「黃帝做灶」,把灶神的名號安在了黃帝身上,另一說「炎帝做火官,死為灶」,另有一段託名許慎的注稱「灶神,古《周禮》說,顓頊有子曰犁,為祝融,祀以為神」,這下灶里可是夠擠的。
但至少可以肯定,至晚在漢朝,已經產生了對灶的崇拜,祭灶活動也已經形成規範,時間倒是說法很多,難以統一,有夏有冬。比時間還難以統一的,是灶神的形象。灶神的形象來源之多,可與各地城隍相比。
除了黃帝、炎帝、祝融,還有不少女灶神。西晉歷史學家司馬彪在《莊子註譯》中,將「灶有髻」三個字想像成了「灶神,其狀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不僅變鬼為神,還變成了著紅衣叼撲克的邱淑貞一般美人。
鄭玄等人據《禮記·禮器》里「奧者,老婦之祭也」幾個字,創造出了一位女神,專門司掌烹調之事,名為先炊。皇帝等男性神,之所以能擔當灶神,都和火有關,祝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這位女神先炊,管烹調,當然要用到灶,也可以擔當灶神。所以灶神,是男女都有的。
沿著兩條不同的線索,又陸續出現了很多灶神。比如有一種說法是火之精曰宋無忌,能出入灶中,可以做灶神,有一位女神誕生了火,名為種火老母,也成了灶神。另有不少灶神是一對兒,大約男的生火,女的做飯,巧的是男的一般都叫蘇吉利,其婦姓名卻各有不同,有叫王摶的,有叫博頰的。
此外還有灶神依舊似鬼。比如唐朝李賢在《雜五行書》里寫到的名為禪,字子郭,穿黃衣,夜批發,從灶里鑽出來的傢伙,就跟貞子一模一樣。後來流傳的張單,張禪等人,都是這一位灶神的變種,又融合了其他流派,長得美而行為不端,成為灶神中的渣男流。但這顯然不是灶神中的主流。
宋朝人愛給神封官,這大約與崇信道教有關。灶神一會兒是「九天東廚司命九天元皇灶君感應天尊」,一會兒是「南天護福星利濟真鄉東廚司命萬化天尊」,一會兒是「醉司命」,讓人暈頭轉向。
灶神的情況就是如此複雜。不同來源,不同神格,不同造型的灶神混在一起,很難分辨誰影響了誰,先後如何區分。但可以肯定的是,灶神具有上天言事的功能,非常之早,「月晦之儀,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語出葛洪《抱朴子》,東晉時灶神的核心功能就誕生了。
此後即便灶神的形象越來越複雜,管理的事務越來越多,從計劃生育管到婆媳關係,但核心的職能一直沒有變過,那就是擔任人間和天庭之間的溝通橋樑。這個角色,頗近於巫覡。搞清楚灶神的形象和職能,我們就能判斷關於「女不祭灶」,哪些說法是肯定錯誤的。
前面提到,福州這位老教授的說法,太過想當然,這是現代核心家庭中才可能誕生的觀念,放在過去的宗族大家庭中,男主人沒見灶神,要特意去彙報一年的工作,祭灶好像成了男性體驗女性辛勞的儀式,這不合理。而且這也不符合灶神的神格,灶神是坐在灶上觀盡家中事的,男主人在廟會上偷偷拉了某個姑娘的手,他可能都要記上一筆,何必走那個過場專門彙報。
還有一種說法說灶神長得帥,是男神,所以要家中女眷遠離她,就像讓家中的男人們遠離嫦娥一樣。這說法也根本靠不住。且不說灶神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張禪這樣貌美如花的渣男只是個例。即便是按照後來較為正統的灶神形象,一個長髯黑面的官人坐在那裡,身邊好歹還有一妻一妾看著他,哪裡容他胡來。
說灶屬陽月屬陰,男的避陰女的避陽,這種說法倒是有其合理之處。還有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內外有別。灶神的地位日漸提升,因為他被封了官職,成為祀典得一部分,拜祭灶神,實則是拜官拜天子,這使得祭灶成為和掛祖宗畫軸一樣重要的信仰活動,這種場合就不屬於內,而屬於外,要當家人出面,且女性盡皆迴避。而拜月,屬內,男的不便參與。灶神的形象和祭灶的人群,也是隨著家庭觀念的變化而變化的,在早期,是只有女人可以祭灶的,誰知千年後換了人間,她們反而不能這麼做了。這是我的一家之言,權且一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