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將為南海周邊國家提供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中國將為南海周邊國家提供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國家海洋局承建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於今年1月26日開展業務化試運行。今後,中國將為南海周邊國家提供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

「這個中心的國際預警服務區域,包括南海、蘇祿海和蘇拉威西海,覆蓋了該區域主要的地震俯衝帶,為南中國海周邊的中國、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以及我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提供全天候的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服務。」國家海洋局預報減災司司長王華向媒體透露。

此外,海嘯預警室主任原野博士告訴北青報記者,上述南中國海區域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邊緣,是國際公認的海嘯潛在發生源地,其引發的區域海嘯對南海周邊各國威脅極大。

在海嘯預警室,最多的設備應當是顯示屏。站在正中間的大屏幕前,北青報記者左右兩邊各有兩塊工作區域。工作區域內,每個工作人員都負責操控著好幾台電腦。電腦上方,同樣有顯示各項數據的獨立屏幕實時刷新。

原野介紹稱,實際上左右兩塊工作區域的器材和檢測對象都是完全一致的,只不過他們所依託的網路線路、電力系統等各自獨立。「互為備份,一旦一邊出現了系統故障,我們仍可以保證另一套系統正常工作並且監測、保留數據。」

大屏幕上,有數條類似心電圖的數據鏈緩慢「行走」,原野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就是不同海域的地震監測信號。而這些數據,來自於多個數據源,這體現了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是全球海嘯預警系統中的重要一環。「目前,我們的海嘯預警時效是8-10分鐘左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8-10分鐘左右」這個成績來之不易,3年前,這個數字還是20-30分鐘。

預報中心主任於福江介紹稱,過去4年里,我國的地震海嘯監測預警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

2015年,國家海洋局建設完成了25個海嘯觀測台;2016年,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智能化海嘯監測預警人機交互平台實現業務化運行。該平台集成了全球海地地震監測、全球水位監測、太平洋海嘯並行預報模型、海嘯情景資料庫以及海嘯產品製作發布等12個子系統。

「一系列的設備、人才建設使得我國海嘯預警時效從2015年的20-30分鐘大幅縮減至8-10分鐘,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於福江說,「更值得驕傲的是,我們的人才隊伍既可完成業務運行任務,同時也有科研能力。我們的軟體實現的自研、自建設,完全自主獨立,依靠我們自己的努力達到了目前的成績。」文/本報記者 李岩

轉載自:北京青年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新聞綜合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最高樹身長超百米 已600餘歲
美麗的珊瑚礁正在面臨嚴重威脅 它們也許會永遠消失

TAG:騰訊新聞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