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父母,不光是責任,更是恩情
可能有人要疑惑了,贍養父母這種事情,還需要拿出來討論嗎?我覺得,還真有必要,當今的社會環境下,毒雞湯肆虐,孩子們也更強調自我。有網友就曾問到:是父母生我的,我並不想來到這個世界,我為什麼要養他們?而我呢,也正好有一個心痛的經歷,一起來給大家說說。的確,人不是自己要來這個世上的。
人的出生,這是自然界的規律,物種進化,人類必須要繁衍。父精母血孕育了人的生命,所以人必須要到世上來。作為父母也曾為人子,我今天就針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但我不想說大道理,先給大家講講我上面提到的那個心痛的故事吧。
小故事
我同母異父的大姐已經去世兩年,我最後一次見她,是在她82歲那年。
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我們平素來往的較少,算來也十幾年沒見過了。但這次相見,我忍不住老淚縱橫,不是我太想她,我們之間因為父輩的原因,還沒有這麼深的感情,只是因為,她實在生活的太慘了!
她是個個性倔犟、非常強勢的人,或者說,有點難相處。因此,和兒媳之間,從一開始,關係就很不和睦。年紀大了,身體不佳,也幫不了兒子的忙,兒子一家早就和她分開居住。
那年我看見她時,老兩口居住在搖搖欲墜的茅草屋中,鍋灶冰冷,早飯沒吃,中飯一個饅頭,顫巍巍拄著拐杖,眼睛也幾近失明。當她總算明白我是誰時,她抱著我痛哭,哭訴子女的不孝,生活的痛苦。當時,我沒有能力幫助她,我強忍著心酸,留下一千元錢,含淚離去。
兩年後,小妹告訴我,她已經去世,自殺。
這件事情給我的打擊很大,我萬萬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我本以為這種家庭矛盾,外人也不好插手,孩子們總有良心發現的一天,事情總能得到圓滿解決。但是,生活真的是殘酷的。我無法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判什麼,在這件事上,我也不是一個道德完人。我只想說,孩子們,你們知道母親的苦嗎?孩子,你知道母親的苦嗎?
母親辛苦懷胎十月,其中甘苦,孩子不能體會一、二。
當我在醫院化驗,得知自己懷孕了。當時是陰天,望著天空,不覺得天空有陰雲,而是感覺天空遼闊,一望無際,心裡的欣喜無可言喻。
懷孕前三月,吃啥吐啥,苦膽水都吐出來。為了孩子營養,咬著牙硬吃。
肚子一天天大起來,有胎動了,手摸腹部,那種幸福感只有準媽媽才會有。外人體驗不到的。
臨產了,孩子要離開母體,血肉分離,生產的陣痛撕心裂肺。古話說,母親生孩子,一腳鬼門關外,一腳鬼門關里。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了孩子。
當孩子平安出生,母親也疲憊不堪。可是看著寶寶嬌嫩的肌膚,粉紅的臉蛋。母親的心驕傲自豪,幸福甜蜜,忍不住要在那比絲綢還細膩的臉上親吻一下。這就是我親愛的孩子。我的希望,我的未來,我的一切。
孩子,你是父母的希望和牽掛
從孩子來到父母身邊開始,父母親的一生都系在了孩子身上。從出生到一歲半,父母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夜裡幾次餵奶,都是小意思了,娃不睡,父母是無法入睡的。要是娃有點小病痛,父母更是整夜抱著走來走去晃悠。
我兒子一歲多時,感染了中毒性痢疾,醫院搶救。我們兩口子七天七夜沒有閉一下眼睛,就這麼眼睜睜的守著兒子,喂葯喂水,守著輸液瓶。現在回想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七天七夜沒有睡意。
孩子一天天大起來,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又帶給父母多少歡樂。童言稚語,常逗得父母開懷大笑。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肩上的擔子越來越來重。
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都是娃的專利。父母不吃不喝,都要先給娃吃,先給娃喝。
娃上了幼兒園,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十多年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傾注著父母的心血。都花費著父母的錢財。為了子女能成才,父母是砸鍋賣鐵的拼了。每年的高考那幾天,校門外的父母比校內的考生還多。
娃畢業了,工作了。父母還時刻關心著,經常詢問娃工作怎麼樣啊?領導同事關係處得好嗎?叮囑娃要好好工作哦。
娃結婚生子了,父母也白髮蒼蒼,仍然放不下娃。擔心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工作太累。攬下帶孫子孫女的任務,為第三代操勞。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孩子,你說要不要贍養父母?
父母一輩子都是兒喜我喜,兒憂我憂。只要有了孩子,父母一輩子的時光都是屬於孩子的了。為兒操勞,為兒累彎了腰,白了頭。父母卻沒有一句怨言,心甘情願。
父母在做著這一切的時候,我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不是想著要孩子的回報,但孩子你應該要有回報。
中華民族歷來推崇百善孝為先,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秉承著,點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的傳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所以父母為孩子辛勞一生,孩子應贍養父母,不僅是為了責任和義務,更是為了那份如山的愛和恩情。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孩子們都忙於自己的工作、家庭,生活節奏緊張、忙碌。一個小家庭,要照顧四個甚至更多老人,的確負擔很重,很多老人也因此走進了社會養老機構,但孩子們的關心慰問、定期探望,依然是必須且必要的。
END
每日一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孔子家語》
以真摯情感,寫真實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