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睡前按這5個穴位,祛濕邪、排毒素,改善腰椎頸椎病、肩周關節炎

睡前按這5個穴位,祛濕邪、排毒素,改善腰椎頸椎病、肩周關節炎

浙江省中醫院范君佩

如果體內濕氣重,很容易引起身體不適,導致疾病發生,像腹部脹滿、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混濁、頭重如裹,身體沉重睏乏等癥狀。

因此,及時清除濕邪也是養生保健的關鍵。那麼,怎麼知道自己身體有濕氣?祛除濕氣有哪些方法?

濕氣的五個等級

一級濕氣:在表皮

癥狀:皮膚騷癢,長濕疹。

二級濕氣:在肌肉

癥狀:酸,困,累,乏,如肩頸肥厚,酸困,腰酸 乏力,關節酸困。

三級濕氣:在骨骼,即是骨寒濕

癥狀:肩周炎,頸椎病,肩痛 、硬,腰痛,風濕關節炎,變天關節就痛。

四級濕氣:在臟腑、子宮、卵巢、睥胃、肺

癥狀:導致身體各項機能受損,宮寒、乳腺增生等婦科病隨之而來!

五級濕氣:在身上腫瘤

這個地步再祛除濕氣為時已晚。

自測體內濕氣情況

1、看起床狀況

早上起床後,感受得仍是很困,頭上像是有什麼東西在裹著,讓人老打不起精神,並且痰多。

2、看精神狀況

關節酸痛,經常胸悶,感受四肢或身體沉重甚至有渾身酸痛,身體格外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很是不靈活。

3、看舌頭

體濕的人調查舌頭時會發現,舌頭周圍有明顯的齒痕,舌苔白膩寒濕較重,舌苔黃膩濕熱較重。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

4、看刷牙

有些人一刷牙就吐逆、噁心,喉嚨裡面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受,即使有吐痰,也僅僅體內有濕氣的體現

5、看糞便

淡薄黏膩不成形,正常便後用一兩張手紙就能擦潔凈。假如發現糞便淡薄、黏膩、不成形,就也許是有內濕。主張糞便後調查一下馬桶,是不是有一些會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

原來肩周炎,頸椎病,肩痛 、硬,腰痛,風濕關節炎等疾病都是因為體內濕氣太重的緣故,那麼如何祛除濕氣,緩解頸肩腰腿疾病呢?

如何祛除濕氣,緩解頸肩腰腿疾病呢?

按摩穴位祛除濕氣,緩解疾病

1、腋下

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

2、肘窩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每一到兩周一次,可保這口排污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3、膝窩

膝窩又稱腘窩,在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裡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一至兩周拍打一次。

4、陰陵泉

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濕。它在膝蓋下方,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揉這裡,時間不拘,空閑的時候就可以,但要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

5、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

中醫膏貼療法治頸肩腰腿疾病

常按身體這五個穴位,可以祛除濕氣,排出毒素,緩解頸肩腰部疾病,但是病情嚴重者建議藉助藥物來進行治療,西藥副作用較大,患者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不建議使用。中醫療法歷史悠久、安全無害、使用簡單、標本兼治。

在臨床中治療腰椎頸椎病、肩周關節炎等骨科疾病應用最廣泛且效果顯著的中醫療法是膏貼外敷療法患者選用純中藥的膏藥,可以不經腸胃直接作用於患處和穴位,通過透皮吸收,使局部藥物濃度明顯高於其他部位,藥力直達患處可起到意想不到的顯著功效。

建議患者使用歷史悠久、國家認可的膏貼——明時通筋骨膏,它是很多醫生推薦的一種膏藥。因為它是從明代,傳承下來的,至今已經有400餘年的歷史,並且也是2009年受河南省審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質量和效果都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證。

經過歷年很多患者的驗證,其人群治好佔比在9成以上。因為是政府提倡的,所以在網上也可以找到,患者使用是非常方便的,不過,對於國外的患者來說不是太好郵寄。

推薦美味食療

1、推薦食療:竹筍西瓜皮煲鯉魚

材料:鯉魚1條,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薑和紅棗各適量。

做法:竹筍去掉硬殼削去老皮,橫切片,用水浸泡1天備用;鯉魚去除腮、內臟,但是保留魚鱗,洗乾淨後用油稍微煎到黃色;眉豆、西瓜、生薑、紅棗洗乾淨後,紅棗去核;將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裡面,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最後加食鹽食用。

2、推薦食療:紅豆燉豬骨湯

材料:紅豆,蓮藕,陳皮,豬骨。

做法:將紅豆洗凈後瀝干備用;蓮藕去皮洗凈切塊備用;陳皮用水事先浸泡軟刮瓤洗凈備用;豬骨洗乾淨後放入開水中約煮5分鐘去掉血水撈起備用。準備砂鍋,放入全部材料,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20分鐘,水開後調成小火燉2個小時,之後下調味料即可。

3、推薦食療:板藍根姜燉豬腱

材料:豬腱60克,板藍根8克,姜1片,蜜棗半顆。

做法:豬腱洗乾淨切成大片;板藍根洗一下;準備燉盅,將全部材料一同放進去,用大火猛煮3個小時,然後裝入保溫瓶,直到變成常溫了,加入食鹽調味食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老祖宗留下的寶藏:穴位養生,通絡止痛!還能緩解頸椎病肩周炎!
日常穴位按壓操作最全圖解!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