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李開復:未來十幾年,最大的機會一定是弱AI

李開復:未來十幾年,最大的機會一定是弱AI

8日,李開復再次刷屏。當天,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在京成立,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任首任院長。

「當前,很多人把人工智慧當做科幻中的強人工智慧(簡稱AI),即達到人腦的能力。然而,未來十幾年,最大的機會一定是所謂的弱人工智慧,也就是說完全不需要達到人腦的所有功能。」在「2018北京人工智慧產業高峰論壇暨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大會」上,李開復如是說。

當前,人工智慧已成全球追逐的焦點,中國究竟該如何發展,機遇與挑戰何在?

看點

1

即使是弱AI,也蘊藏著巨大變革

人工智慧要想完全達到人腦的所有功能是非常困難的,李開復表示,今天所講的人工智慧,簡言之,是在某一特定領域,用大量數據來做出比人更精確的判斷,來創造價值、創造效率,能夠解放人類不必做重複性工作,而是做更有創意、更有愛的工作。

「今天的人工智慧僅僅是一種工具,但僅僅是弱AI,也將帶來巨大的變革與機會。」李開復說,有機構保守預測,中國2030年GDP約38萬億美元,其中7萬億美元是AI帶來的。

在李開復看來,人工智慧將滲透到全世界的每一個產業,其發展大概會經歷四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聯網浪潮,第二波是把已有數據拿來訓練,讓人工智慧模型提升傳統產業,過去講互聯網+,未來一定是AI+,因為不是每個企業都可以互聯網+,但用AI+很多行業,1+1一定會等於或大於3或4。第三波是創造新的數據,第四波是自動化的AI。

「這四波浪潮不是一波接一波發生,而是同時發生。第一、二波是把已有數據激活,把藍領重複性工作取代,第三、四波則是創造新的數據,把白領的重複性工作取代。」李開復說。

看點

2

中國要發展AI 專利,人才急需提升

談及中國發展AI的優勢,李開復認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學術水平提升,優質論文華人比例達42.8%;二是巨大市場和數據量;再就是國家政策的支持。然而,不容否認,中美人工智慧產業落差依然很大,主要表現在人才、專利、資本方面。

「這其中,投資額和AI公司數量通過企業努力是可以達到的。個人擔憂的是,專利數量還是遠遠落後美國,在專利背後隱含著頂級的研究,所有AI論文,如《自然》《科學》 這些頂級論文、科研專家,美國還是居上。而且,我國AI工程師的數量、科學家也不足,在這方面要力爭上遊。」李開復說。

正是基於此,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慧研究院應運而生。研究院按照「1個研究院+N個創新中心+N個科研條件平台」的三層開放式組織架構組建。首批設立3個創新中心,分別是北京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創新中心、北京智慧社會創新中心和北京人工智慧專利創新中心,旨在吸引更多的國際人才,廣泛與國內外高校合作,打造一流的開放式科研與技術轉化中心。

眾所周知,要發展人工智慧,計算能力和演算法是關鍵。「我們都知道,人工智慧中的深度學習對計算和數據需求很高。以AlphaGo等參與的『人機大戰』為例,模型的訓練往往需要大量的GPU或TPU參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副主任遲學斌說。

為此,中科院特意為研究院搭建了人工智慧計算及數據應用服務平台,目前匯聚了上萬塊GPU卡,很快會增加到數萬塊。「平台是基礎設施,就像高速公路一樣,提供方便的工作平台,才能使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模型的調試等方面,從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更快落地。」遲學斌說。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梁 偉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冬瓜、南瓜、西瓜,卻沒有「北瓜」呢?
「冰花」男孩讓網友們心疼不已,如果你想幫助他們請點這裡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