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紅杉資本陸瀟波:醫療健康領域中國與世界的10倍差距,需要靠創新葯來填補

紅杉資本陸瀟波:醫療健康領域中國與世界的10倍差距,需要靠創新葯來填補

長期以來,我國醫藥產業以仿製葯為主,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葯,這個領域曾被多數投資人忽視。儘管與其它製藥強國存在差距,中國醫療健康領域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

在互聯網產業,國內巨頭企業與美國巨頭企業市值已很接近,而醫療健康領域還有 10 倍的差距,這說明從投資的角度看後者至少還有 10 倍的發展空間。

曾主導過華大基因、貝達葯業等明星項目的投資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陸瀟波,在悟空問答聯合紅杉資本舉辦的「請回答 2018:紅杉創投問答周」活動中,回答《中國距離「醫藥強國」有多遠?》這個問題時建議:醫療健康領域因為產業格局垂直分布、專利產品毛利率高、產業具有極大投資空間等綜合因素,做創新葯是適合我們發展階段的產業戰略選擇,創投人可從創新葯領域切入、把握投資新風口。

▎以下是陸瀟波回答實錄:

要解答醫藥強國的問題,先要談創新葯。

在我的理解里,創新葯和醫藥強國這兩件事是直接相關的。全球最賺錢的醫療企業里,排名靠前的幾乎全是創新葯公司。

醫療產業格局

我們首先談談醫藥產業格局。

全球最大的醫藥產業企業是強生,目前市值 3700 多億美金,和騰訊、阿里的規模基本是一個量級的。

但醫藥產業與互聯網的不同之處在於,各家企業有自己的壁壘,沒有在某些垂直領域出現贏家通吃的現象,分布相對均衡一些,市值達到 2000 億美金和 1000 億美金的醫藥企業還有一批。

醫企產品毛利率與專利保護

其次,醫企另一個特徵是產品毛利率高,創新葯就意味著專利保護。所以毛利率往往都在 90% 以上,凈利率則能達到 20%-30%。

為什麼這些企業可以享受如此高企的利潤率?這要從創新葯研發過程說起。

研發創新葯的第一步,是要發現新分子實體,發現化合物,機理過程都要搞明白,下一步就是做動物實驗,然後開始臨床,I 期驗證安全性,II 期驗證有效性,III 期則需要在更大的範圍內做測試,成本一下拔高不少。III 期臨床結束後送 FDA 審批,最終實現銷售。

從發現化合物到最後獲批進入市場,一個周期大約 10 年,成本大約 10 億美金。可關鍵是成功率非常低,要經過大量的投入、實驗以及大量的沉沒成本,最終才能拿到新葯證書和生產批文。所以為了鼓勵葯企研發,就必須給專利保護,沒有高毛利,就沒有人願意去投入、去做這些研究,人類的健康就沒有辦法往前走。

經常有人會說賣葯的很賺錢,可你只看到他後邊享受的利潤,卻不知道他前面的付出。現在,幾乎 100% 的大型創新葯企業都是上述發展路徑。這種專利周期通常 20 年,所以你也經常能看到,某些美國葯企的核心產品專利到期,股價短期內就會往下走,這就是規律。

醫療健康產業投資

再來看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

有一個數據對比,美國醫療健康產業在國民經濟總值(GDP)中的佔比是 17.8%,接近 20%;加拿大、日本的比例也超過 10%,中國目前只有 5% 左右,這個數據背後顯示的現實是,政府投入和資本投入都還有很大空間。

生物醫藥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水平的代表產業之一,A 股目前市值最高的生物醫藥公司是恆瑞醫藥,現在大約 2000 億人民幣,不到 300 億美金。和強生的 3700 億美金相比,大型企業市值至少有 10 倍的差距。

那麼想想看,在互聯網產業,國內巨頭企業與美國巨頭企業市值已經很接近了,醫療健康還有 10 倍的差距,說明什麼?說明從投資的角度看至少還有 10 倍的空間。

中國有沒有可能在 10 年、20 年以後,也出現一家 2000-3000 億美金市值的公司?空間是有的。

為什麼要做創新葯

仔細看看美國創新葯企業的發展歷史,你會發現它們的成長和風險投資的支持關係非常大。10 年內有 10 億美金的投入,很低的成功率,在這些前提下,如果只有單一的投資渠道和來源,是不可能成立的。

所以美國醫藥資本市場演化出一個很好的機制:進臨床是一個標誌,臨床前的資金投入大多來自政府財政,國立衛生研究院、醫學院、高校都有很多實驗室,有很多教授,用很高的年薪供養人才,讓他們做基礎研究。

當準備開始進入臨床時,風險投資資本開始介入,這些教授出來創業的現象很普遍,VC 的錢用來支持做臨床,臨床 II 期之後,就可以在二級市場 IPO 做進一步融資,臨床 III 期之後,如果有很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就會出現大的葯企來做資本整合、併購,當然,也會有極少量的公司會堅持到最後產品上市併產生銷售。

整個投資鏈條中,風險是被不同的投資者分段承擔掉,一個漫長的高風險投資,變成了一個整體風險可控的項目,而投資人的退出周期也變得更加通暢有效率。

就中國資本市場現狀而言,A 股是沒有退出通道的,因為沒做完臨床的葯企沒有收入利潤,不符合 A 股上市規則,港股市場給了一個通路,解決部分問題。國內現在不斷地在做改革,要做生物醫藥強國,你必須走創新葯這條路。

最後的思考

最後,借用信達生物總裁俞德超博士的一句話來做結論,我覺得非常貼切:創新葯領域,我們處在一個全面、快速跟跑的過程中。

現狀是美國有哪些藥物進入臨床,或者要上市了,我們也可以快速跟進投入研發,但完全原創的創新葯比較少。這也是最適合我們發展階段的產業戰略選擇。

但是,未來再過五年十年後,等我們的實力能力在逐步增強後,我們就可以和全球新的公司開始並跑,最後在部分領域開始出現領跑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賽先生 的精彩文章:

流感爆發,這些不看醫生的家庭護理方法能幫你大忙!

TAG:健康賽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