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湖北漢口是如何帶動武漢的?

湖北漢口是如何帶動武漢的?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421-湖北漢口




作者:言岑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白鷗








剛過去的2017年,最熱門的城市話題之一,是二線城市之間上演

「搶人大戰」




此番大戰的肇始者,是華中地區中心城市

武漢

。2016年底獲批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後,武漢離「復興大武漢」的目標又近了一步。20世紀初

大武漢

的地位,

便是它的目標之一。那時的武漢是唯一可與沿海幾大通商口岸叫板的內陸城市。




來自北方的良性競爭




由於武漢的強勢,孫中山先生甚至提出過要把武漢建成

比肩紐約和倫敦

的大都市。




要解釋武漢那時的崛起,牽扯的因素有很多,今天的文章就從

漢口

這座名鎮勃興的角度切入,重溫大武漢的形成。






 




前傳:雙城時代




地處中國腹心的武漢,水陸交通便捷,號稱

「九省通衢」

,區位優勢獨一無二。




不過東漢之前,因長江中下游流域尚未真正開發,處於

中原文明核心圈之外

的武漢地區還未能發揮區位優勢。




當時武漢的優勢還體現不出來




三國時期

,與荊州相距不遠的武漢地區,始被盤踞於長江中下游的吳國所重視。在長江南北兩岸對峙的

武昌

漢陽

,先後在東漢末和三國初期開始建城,以作為各自所在地區的

軍事堡壘

。直到南北朝時期,這兩座城池尤其是武昌都一直扮演著

軍事重鎮

的角色。




三國時期


武漢所在的江夏郡實為三國爭奪之前沿


孫權甚至遷都於武昌(今日之鄂州)


並在夏口設置前沿要塞(今日之武昌)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唐宋時期

,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以及城市經濟功能的加強,得益於所處區位及水路交通條件,

武漢地區發展成為商貿繁盛之地。

武昌更是華中地區最重要的商業都會。




到了

明代

,在政治功能上,漢陽是漢陽府和漢陽縣兩級地方行政機構所在地;武昌則成為湖廣總督及省、府、縣三級地方行政機構治所,雲集數十個衙門,因而得名「

湖廣會城」




明之湖廣大致涵蓋現在的湖南湖北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從三國時期到明朝中期,武漢地區上演了長達千年的

「雙城時代」

,為之後漢口的崛起積澱了深厚的商貿資源和文化基礎。




明成化年間(1465-1487),

漢水入江河道改道,漢口由此誕生,

成為一座

天然良港。




歷史上,長江和漢水對武漢地區商貿地點的變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千年來,

武昌和漢陽城

外先後興起多個沙洲及其演變而來的港市,有的在漢口崛起過程中一度很繁榮,與漢口形成競爭關係,比如武昌金沙洲、漢陽劉公洲,但之後都

因水災兵禍

而衰落。




這次改道之後


原來河道眾多的漢江


歸於龜山以北入長江


從此形成武漢三鎮的地理基礎




唯有漢口在崛起的過程中,雖多次遭水火災和兵禍,但災禍後仍能較快恢復。





最早的漢口地區,包括入江口

南北兩岸




起初,人口和商貿活動多集中在南岸,北岸近乎荒灘。後來隨著漢口地區商貿活動日隆,發展空間更大的北岸超過了南岸,漢口地區商貿重心於是轉到北岸。也因此,

漢口後來專指北岸一帶

,而南岸一帶則歸屬於漢陽。




漢江南北的漢陽與漢口




對於漢口的崛起,成書於康乾盛世年代的《漢陽府志》卷十二之《漢鎮形勢說》認為:

「夫

漢鎮

非都會,非郡邑,

而人煙數十里,行戶數千家,典鋪數十座,船舶數千萬

,九州諸大名鎮皆有讓焉。

非鎮之有能也,

則使然耳。




書中所說的「勢」,指的就是

區位優勢

,亦即在漢江和長江的連接處,溝通兩條大河沿線的商貿管道。正是這個區位優勢,給了漢口通過商業崛起的可能性。


 




逆襲:荒灘變巨鎮




除了區位優勢外,漢口的崛起還有重要的

時代背景。




明清兩代,全國

主要的經濟區

已得到開發,武漢地區真正成為

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之一

,而不是單純的幾何中心。全國性的

區域經濟分工和跨省區大額商品流通的經濟體系

也正在逐漸形成。比如手工業發達的江浙仰賴湖廣地區提供原材料和消化產品,來自蘇北的淮鹽也要通過武漢販賣到湖廣。




輔之政策導向


漢口的腹地可以非常廣闊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明正德年間,明朝將漢口定為

漕糧交兌口岸

,後又將荊州、岳州、長沙等地漕糧交兌漢口。不久之後,漢口又被明朝定為

淮鹽轉運港口

,武昌、漢陽的航運貿易也漸向漢口集中。




此後,漢口成為漕糧和淮鹽在內陸

最大的轉運港口

,再經過兩三百年的發展到清乾嘉時期,漢口崛起為

全國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清朝河運雙軸-長江、大運河


及長江中游的樞紐漢口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漢口市場上流通的商品主要是「八大行」也就是鹽行、茶行、藥材行、廣福雜貨行、油行、糧食行、棉花行、牛皮行八類。其中湖廣糧食運往江浙地區的,在清朝道光年間年達

三四千萬石

,佔全國省際糧運的

1/5

。由於龐大的糧食和食鹽運輸量,至清中期,漢口成為中國

「四大名鎮」和「天下四聚」之首。




汪玉霞創建於乾隆四年(1739年)


由安徽來漢做茶葉生意的


汪士良和妾蔡玉霞豎起汪玉霞招牌




但在傳統農耕文明和儒家社會的價值體系中,由行政力量主導的武昌和漢陽才是正統的城。江對岸由商業力量主導的

漢口就是一個異類。

明清兩代,漢口始終是個

,而不是一個城。

人們在此不建城牆,不設城隍廟。漢口在武昌和漢陽眼裡,就像一個不知詩書禮儀的暴發戶。




即使漢口鎮已超越武昌和漢陽的商貿地位,

官方也一直沒有給予漢口與其商業地位相稱的行政地位。

城市規模和經濟規模已經能和漢陽平起平坐的漢口,卻仍由漢陽縣管轄,並派遣品級較低的官員駐地辦公。




那時的漢口地圖




但較低的政治地位反而給了漢口彎道超車的機會。





1861年,清政府被迫在內陸選擇一處江港開埠。由於沒有政治和軍事地位,

漢口如同犧牲品一般被選為了通商口岸。

從此漢口不再只是國內商品集散中心,也成為了內地最大的對外貿易中心。






然而晚清至民國,漢口的外貿結構中,對外直接貿易額佔比低,對外間接貿易額佔比高。據統計,1867年漢口直接外貿額為

50萬關兩

,同年間接外貿額為

3000萬關兩

;1910年直接外貿額為

3700萬關兩

,間接外貿額為

1.35億關兩

。這時候的漢口仍然沒有體現出對外開放的價值,更多是充當外貿「二傳手」。




也因此,清末民初,漢口間接外貿額雖僅次於上海,但直接外貿額經常排在廣州、天津之後。





漢口在中國近代對外貿易中的這一角色,是由其所處的區位及歷史傳統決定的。






對於中國

內地

廣闊腹地的物產來說,漢口倒是一個

優質的土特產匯聚中心。

同樣地,外國工業品也需要借道漢口銷往交通不便的內地。漢口從誕生到崛起,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

商品集散地。

雖然也生產手工業產品,但生產功能遠不如商貿功能。




但作為晚清內地最大的對外貿易中心,漢口不可能不在殖民列強的影響下發展自己的工業。如同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一樣,西方列強也在漢口開

租界

,設海關,辦洋行,建工廠。由於漢江北岸已經在港口時代開發飽和,新建的廠區洋行

集中在長江西岸

,並由此奠定了漢口的城市格局。




昔日漢口英租界江灘街景:


橫濱正金銀行附近




漢口租界,從左至右:英、俄、法、德、日




此時的漢口,是一個

華洋雜處

的移民城市,國內有名的幾大商幫,

在此建有大量壯觀的會館公所,府衙卻被安排在不起眼的街角,

這在官文化盛行的中國是不可想像的。




據美國學者羅威廉估計,漢口19世紀末人口在

百萬上下

,昔日荒灘已變為人煙稠密的都會。






 




崛起:張公的偉業




晚清漢口開埠後,在武漢三鎮的城市格局中,

武昌依然是軍政和文教重鎮,漢陽則顯得非常黯淡。

儘管有漢口以大武漢的商貿金融重鎮的身份大放異彩,卻難以一己之力提振武漢的國內競爭力。漢口開埠後的20餘年裡,歷任主政者思想保守,大武漢的城市發展遠遠落後於幾大通商口岸。






轉機始於晚清洋務重臣

張之洞。





他調任湖廣總督後力推洋務運動,以「中體西用」的思想,

把大武漢推向了洋務運動的中心。

張之洞在大武漢地區尤其是漢陽,創辦了多個軍用工廠和鋼鐵工廠,同時也發展民用輕工業。

從那時起,武漢才開始成為一個工商並重的城市,到1911年官辦民辦的大型企業達28家,居全國第二位。




張之洞




張之洞主修的

蘆漢鐵路

及其後的

粵漢鐵路

(儘管後者直到1936年才全線通車),武漢在鐵路時代又一次佔得先機

,成為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交通樞紐

,在中西部交通格局中立於不敗之地。




第二條南北大動脈




京漢鐵路漢口大智門東站 




張之洞對武漢另一項影響深遠的改革,則是大規模興辦

新式教育

,由此奠定武漢後來的教育格局並使之成為科教重鎮。




武漢的

工商業

並舉

,可以從漢口一地的貿易量窺見端倪。




在張之洞督鄂期間,漢口

進出口貿易增長加快

,土貨出口值佔全國20%,所售洋貨占長江口岸的2/3(除上海外)。

漢口由此成為唯一可與沿海幾大商埠叫板的內陸港口。








待1907年張之洞離鄂赴京時,武漢已可

「駕乎津門,直追滬上」

。到了20世紀初,漢口因其商貿繁華成為

「東方芝加哥」

,帶動了整個地區的發展。武昌仍然保持著較高的政治聲望和文教底蘊,一度落後的漢陽則因為張之洞的主持有了雄厚的工業基礎。





大武漢此時也基本奠定了

三鎮鼎立

格局。





1927年民國政府遷都武漢,三鎮首次合併統稱為「武漢」。「大武漢」自此名正言順。




作為內陸鐵路+水運樞紐的武漢


確實是和芝加哥頗為形似的








大武漢之所以能在近代崛起,從城市結構演變的角度來看,

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三鎮之一漢口的功能轉變。




作為武漢三鎮中的後起之秀,官方地位最卑微的漢口,在明朝中期到民國前期這500年間,

從昔日的一片荒灘崛起為明清四大名鎮之首。

在晚清風雨飄搖的對外開放中又演變成一個被譽為「東方芝加哥」的國際化大都市。


 


漢口的商業特性放大了武昌和漢陽的政治、文化和工業優勢,最終助攻大武漢崛起為20世紀初可與大上海比肩的「雙子星」之一。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家:巴西  |  泰國  |  印度  |  日本  |  越南


省區:安徽  |  廣西  |  河北  |  河南  |  山東


城市:廣州  |  蘇州  |  杭州  |  黃石  |  玉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黑蜀黍吃不上飯,一個重要的原因居然是發達國家的援助作祟?
為了對付印度,中國真的在它身邊安插了一個卧底了么?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