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都說李廣是「飛將軍」很厲害,其實,這一位更厲害,完全將其碾壓

都說李廣是「飛將軍」很厲害,其實,這一位更厲害,完全將其碾壓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朝代,彼時中國的國威傳揚四海,不論是北方的匈奴人還是更遠的西域胡人,他們都對漢朝充滿了敬畏之情。漢朝的強大固然讓後人追念,可是,我們更加要清楚,漢朝的強大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它也經歷過弱小的時期。

後來,是在漢武帝的帶領下,漢朝由弱變強,驅逐了屢次寇邊的匈奴被趕走,西域與中原的通道也被打開。

稍微熟悉漢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漢朝的強大並不單單是靠漢武帝一人之力。事實上,漢武帝是頂層的設計者,他是帝國馬車的駕駛者。可真正拉動這輛馬車的還是帝國的百姓和將軍們,那些被後人譽為「龍城飛將」的勇猛之士才是大漢帝國崛起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龍城飛將」指的是李廣,後世唐朝皇帝李淵、李世民追李廣李敢為先祖。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王昌齡在《出塞》中寫道: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中「飛將」即指「飛將軍」李廣。

甚至,《滕王閣序》中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是為飛將軍不能封候而感慨。

可是,當我們查閱歷史之後卻發現,李廣似乎並不能配得上「龍城飛將」的名號。司馬遷評價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雖然,李廣被後人盛讚為飛將軍,很多大文豪也紛紛在詩詞之中為「李廣難封」而叫屈。

但事實上,李廣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厲害。

真正擔得起這個稱號的應該是漢朝最偉大的將軍——衛青!

所謂龍城,指的其實是匈奴人祭祀龍神的城堡。對於匈奴人來說,這個城堡雖然小,卻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源流。而且,這個所謂的龍城其實並沒有固定的所在,匈奴的王帳在哪裡,龍城就在哪裡。而「龍城飛將」則意味著能夠直搗匈奴王庭的大漢將軍。

我們之所以說李廣配不上龍城飛將的稱號,是因為李廣壓根就沒到過龍城。他雖然一生和匈奴人作戰,可是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戰爭中,李廣並未對匈奴人造成重大傷害。他固然能夠將弓箭射入石頭之中,但上天並沒有給他用弓箭射死匈奴單于的機會。

反倒是衛青,成功的指揮了幾次對抗匈奴的戰役,並且,還率軍攻入了匈奴的王庭。

後人對於「龍城飛將」一詞的誤解大多是來自於古代文人對於李廣的同情,人們都認為飛將軍命途多舛,是生不逢時。所以,他固然有「飛將軍」的稱號,卻始終沒能為自己爭取到侯爵。很多感嘆自己命途不濟的文人因此而對李廣產生了同病相憐的感情,在這種情況下,李廣的大名徹底戰勝了衛青。

但是,李廣真的是生不逢時嗎?

李廣活動的年代,正是大漢由弱變強,有被動防禦轉變成主動出擊的重要時期。在這一個時間節點中,漢匈之間發生了大量的戰爭。李廣完全可以抓住機會,取得戰爭的勝利,奪取勝利的果實。可是,我們看到,李廣非但沒有抓住機會,反而幾次在關鍵時刻掉鏈子,他作為一個將軍,竟然在緊要關頭迷路,錯失良機。

其實,李廣非但不是時運不濟,他的運氣簡直不要太好。

李廣年輕的時候便跟隨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那是一場決定漢朝命運走向的戰爭,幾乎所有參加了戰爭的將軍都得到了皇帝的封賞,可是李廣卻沒有。他因為私下接受了梁王的印綬而被皇帝猜疑,失去了立功的機會,最終被皇帝發配到了邊疆。

但我們要清楚,即使是被發配,李廣仍有很多翻身的機會。因為,當時他所在的邊疆正好是漢朝與匈奴的交界,匈奴人經常南下叩邊,在這樣的地方很容易建立功勛。

等到漢武帝繼位以後,李廣又得到了進入中樞的機會,而漢武帝又是一個雄才偉略,重視開邊的皇帝。因此,立功的機會絕不會少。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發動了著名的馬邑之圍,在這場戰爭中,有著三十三年軍人經歷的李廣率領一萬騎兵攻打匈奴。可是,這個絕佳的機會卻被李廣錯失,整整一萬鐵騎全軍覆沒。要不是衛青力挽狂瀾,說不定這場戰爭就要成為大漢的亡國之戰。

後來,李廣和張騫一起率軍圍攻匈奴,又差點被匈奴人一鍋端了!最後一次漠北之戰,李廣更是率領大軍迷了路,最終羞憤而死。甚至,李廣在臨死前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隨大將軍出征同單于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偏迷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污辱。」

由此可見,李廣並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他抓不住機會,他根本不配享有龍城飛將的赫赫大名。

參考資料:

『《史記李將軍列傳》、《出塞》、《滕王閣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一女奴給中國帶來三員大將,自此,中國軍隊所向披靡無人能敵
一人力大無窮不服關羽,於是,關羽找來一個雞蛋,他當即服服帖帖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