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上海影集:虹口卷三

老上海影集:虹口卷三

21:虹口救火會,地址吳淞路560號武進路轉角處,民國4年建造。因設在沈家灣附近,故俗稱沈家灣救火會。原為一座3層磚木結構專用建築,另有高36米的瞭望塔,瞭望半徑可達5公里。圖21-1為吳淞路近海寧路口北望,前方中央建築為虹口救火會;路口西北角穹頂建築1930年代初是日本株式會社上海銀行大樓,抗戰勝利後為中央信託局虹口辦事處,解放後此建築曾為燕記飯店,再後變佳音電視機修理部,後因海寧路拓寬工程此樓被拆。圖21-2、3為虹口救火會,圖21-3正在消防演習,馬路上駐足圍觀的人不少。圖21-4是工部局火政處(設立於1866年)於清末在漢璧禮路密勒路( 漢陽路峨眉路)轉角處設立的第二救火會,又稱虹口救火會(攝於1920年代初);沈家灣救火會設立後,改名虹口救火會分會。

22:清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英美租界合併,工部局設警務處,由正副督察員指揮巡捕。光緒二十六年六月,設警區總辦事處,管轄4個警區巡捕房。即:甲區,中央捕房、老閘捕房;乙區,新閘捕房、靜安寺捕房、戈登路捕房、普陀路捕房;丙區,虹口捕房(圖22-1,1909年上海環球社《圖畫日報》繪)、匯司捕房、狄思威路捕房;丁區,楊樹浦捕房、匯山捕房、哈爾濱路捕房。虹口捕房創於1861年2月,於1883年建捕房大樓,位於今閔行路260號(今公安虹口分局),其建築之精良,規模之宏大,為美租界各捕房之冠。1920年代末,工部局又在虹口捕房旁吳淞路塘沽路口建造巡捕公寓,又稱警察公寓(圖22-2、3,攝於1930年代,即今公安大樓,後門門牌為塘沽路219號,與三角地菜場隔路相對,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女主角住處即取景於此樓)。

23:19世紀後期,上海租界工部局先後在蘇州河北岸的虹口修築了文監師路、漢璧禮路、密勒路(今塘沽路、漢陽路、峨嵋路),這三條路相交處形成一塊足有10畝的三角形土地,被叫做「三角地」。1886年,幾位英國人租下這塊「三角地」建立了一個遊藝場,設立「過山車」,因形似飛龍又稱其為「飛龍島」的遊藝場,這也是上海出現的第一個綜合性大型遊藝場,主要遊藝就是「過山車」(圖23-1,片中右側為虹口捕房,清《點石齋畫報》繪)。過了幾年,滑車的設備陳舊破損而得不到維修和改造,還時常發生滑車傾翻傷人的事故,於是被工部局勒令停業,這塊空置的「三角地」就成了一個露天的菜場。189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工部局就在「三角地」搭建了一個頗有規模的木結構室內菜場,這就是上海第一個,也是最有名的「三角地小菜場」(圖23-2、3)。1916年,靠吳淞路方向擴建了單層水泥結構虹口市場,原木結構市場沒動,如圖23-4、5,片中水泥市場後面就是原來的木結構市場。圖23-3是從吳淞路望峨眉路,因此右側是塘沽路;圖23-5為從吳淞路漢壁禮路(東漢陽路)口東南望木製和單層混凝土並存的虹口市場。1920年代初,虹口市場拆除了原木結構部分,改建成三層混凝土結構(圖23-6、7、8)。新一代虹口市場底層主要為蔬菜市場;二層銷售魚肉類副食品及罐頭包裝食品,還有農副產品;三層為各種小吃點心店。為使底層的菜市場能有足夠的天然採光,菜場的中部還設有天棚(圖23-8)。租界時代,三角地菜場被稱為「虹口市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軍佔領了公共租界並交汪偽政府管理。在這期間,虹口市場被改名為「麥蓋島」(market的日文譯音),抗戰勝利後又恢復叫「三角地菜場」(圖23-9為1937年淞滬會戰日軍在虹口繳獲中方坦克,背景為三角地菜場)。直到1980年代,三角地菜場始終是上海佔地面積最大,經營品種最全,服務設施到位的室內菜市場(圖23-10)。但是在1997年,已有百餘年歷史的三角地菜場還是被拆除了,在原地建造起高層建築。從此,老菜場、老建築一起消逝了,僅「三角地」作為地名習稱流傳至今,還拿來冠名虹口其他菜場。

24:塘沽路原名文監師路,俗名蓬路(圖24-1為清末塘沽路近吳淞路口西望街景,前方有尖頂的建築在乍浦路口,左側近處高牆建築為三元宮,右側則為六三園;圖24-2為1918年上海地圖截圖),以美國首任駐滬領事美國聖公會主教文惠廉姓名命名。監師意為主教,文惠廉的美國原姓叫Boone,蓬路由此而來,為便於和中國人打交道,他起了一個中國名字文惠廉。文惠廉的來頭可不小,原來上海道在1848年泛指虹口一帶為美僑居留區,即是由這位主教交涉所致。所以他是公共租界前身之一美租界的創設者,對於這樣一位租界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工部局於1848年在市區中心,跨虹口、閘北兩地修築此路,並以他的英文姓氏命名。後改換他的主教身份,稱之為文監師路。1943年,才以天津塘沽地名改此路名至今。

25:1847年,美國代理領事文惠廉(W.J.Boone )向上海道員要求劃虹口一帶為美租界。1863年6月25日,美國駐滬領事熙華德(G.F.Seward)與上海道員黃芳議定,自濠溝起,沿蘇州至黃浦江,過楊樹浦地段,劃為美租界。1863年9月20日,英租界與美租界合併為公共租界,佔地10685畝。1870年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經1898年以後的屢次擴展,1899年擴展至泥城橋、跑馬場以西地帶;至1930年,共擴展佔地15893畝。圖25-1為文惠廉主教所持美租界第52號地契;圖25-2為1893年虹口租界擴張時第22號界牌。

26:1886年4月5日,共濟會建立上海公學,地址在北京路河南路口。1893年,基金會與工部局簽訂協議,規定學校成為工部局財產,受工部局管轄,並命名學校為「上海西童公學」。同年,學校從北京路舊校舍遷往虹口新校舍。新校舍建在蓬路380號(今塘沽路)乍浦路口,1895年4月5日,學校在新校址開學。西童公學早期男女同校,1914年始分為男校與女校。1914年西童公學男校從西童公學分出,獨立辦學,次年遷至北四川路200號,1927年遷往極司斐爾路111號。 1930年該校與漢璧禮男童公學合併。1914年西童公學女校從西童公學分出,名西童女書院,地址仍在蓬路380號(圖24-2)。1923年7月起學校本部設在愚園路。1924年設蓬路分校,1926年設公平路分校。1927年5月,公平路分校遷入榆林路17號,蓬路分校二至四班也遷此處。1935年,蓬路分校與漢璧禮女童公學合併,成為公立暨漢璧禮西童女學,1938年榆林路17號西童女小學併入公立暨漢璧禮西童女學。圖為塘沽路380號(乍浦路口),19世紀末建造的工部局西童女子學校。後來,日佔時期這裡曾是虹口憲兵隊駐地。

27:吳淞路,南起北蘇州路,北至虯江路。1856年填浜築路,是虹口美租界最早開闢的馬路之一。因廣東人集居於此,故名廣東街。1863年以上海吳淞改今名。塘沽路到海寧路一帶曾是日本僑民集中居住區,素稱「小東京」。圖27-1、2為吳淞路海寧路口南望,路口西南角至誠堂是一家日本出版機構兼書店;圖27-3為吳淞路瑪禮遜路(茂林路)口北望,路口東北角千代洋行創辦於1906年,主營照相機及其器材、承接洗印放大等業務,圖攝於1940年代初。瑪禮遜(1782-1834)為美國基督教聖公會派遣來華的傳教士,是將基督教經典完整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茂林路舊稱瑪禮遜路,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28:虹口是中華現代體育運動的發源地。虹口公園的另一大功能是體育。公園設有高爾夫球、網球、曲棍球、籃球、足球、棒球、草地滾球場和游泳池。1915、1921、1927年的第二、五、八屆遠東運動會都在虹口公園舉行。自魯迅先生逝世後,民間早有改「虹口公園」為「魯迅公園」之意向,但始終未如願。直到1988年才正式定名。圖28-1為建於1905年新靶子場公園,又名新公園,1922年更名虹口公園;圖28-2為新公園大草坪一角;圖28-3為虹口公園曾為日本俱樂部附屬園;圖28-4、5、6是虹口游泳池組圖;圖28-7為1928年東華足球隊獲上海中西足球聯合會冠軍,右前為李惠堂;圖28-8為虹口體育場舉行撐桿跳高比賽。

29:二十世紀初,日本為在上海爭得「列強待遇」,一直要求和英、美、法一樣,有一塊「日租界」。他們有將上海變成日本殖民地的狼子野心,往中國運日本人,「到上海過天堂日子」,他們來到上海,大多住在虹口。到了1942年,上海有九萬四千多日本僑民,佔了上海外國人總數的絕大多數。日本人又喜歡逛街,滬東北馬路上隨處可見日本人,無怪乎他們把虹口稱作「小東京」。圖29-1為1905年,百老匯路街景,街頭隨處可見日本僑民;圖29-2為崑山路舉行「御大典奉祝」儀式;圖29-3為「日本御大典奉祝」門;圖29-4為1876年,日本本願寺在乍浦路439號近武昌路口創辦的日本東本願寺上海別院,初僅為一幢二層西洋建築,後又在其旁側增建三層洋房。

30:主張「北進」的日本陸軍在中國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主張「南進」的日本海軍決心佔領上海,作為他們稱霸太平洋的基地。他們的航空母艦開往上海,終於爆發了震驚中外的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淞滬之戰。圖30-1為「八一三」後上海日僑歡迎日軍;圖30-2為日軍陳兵虹口街頭;圖30-3為日軍的鐵甲車隊在陸戰隊司令部門口;圖30-4為日軍和日僑在上海的一次大規模集會;圖30-5為1932年中日淞滬戰爭中虹口居民湧入對岸租界;圖30-6為日軍海軍特別陸戰隊上海本部。

(待續)

歡迎光臨!本號文字及部分近照均為原創。轉載本號文章,請註明來源!對老上海、老照片、老地圖、老建築感興趣的朋友可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我:

1、搜索微信公眾號:wt1957si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硯無田 的精彩文章:

老上海影集:靜安寺路及周邊卷五

TAG:食硯無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