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幫李小龍揚名,給金庸挖坑,這個全天下寫字最快的作家,用3個字寫下145本傳奇

幫李小龍揚名,給金庸挖坑,這個全天下寫字最快的作家,用3個字寫下145本傳奇




「我寫小說不是腦力活,


完全是體力活。」




至情至性:倪匡




 1 

 




特立獨行,


嗜書成癖。




倪匡本名倪聰,

自幼嗜書成癖。

抗戰爆發,

在鄉下避難時,小朋友拉他玩遊戲,他卻躲到屋裡看書。因為遊戲總有輸贏,他偏偏不愛爭個輸贏。


 




12歲之前,他就看遍了手邊的傳統小說。到了中學,已是遍閱外國名著,一本福爾摩斯探案集翻了個稀巴爛。倪匡一邊翻書,腦子裡一邊過電影,由此煉出極強的想像力。


 


不過愛讀閑書的他不愛學習,初中畢業就不想讀了。16歲時逃課上街閑逛,過橋時,柱上一張布告被風吹了半面下來,頓時勾起倪匡的好奇心。





倪匡(右)

 


倪匡走上去一看,布告上寫:

華東人民革命大學招生,只要中學程度,滿18歲即可參加。




倪匡心想:「反正上海無聊,不如出去玩兒一趟。」


 

體檢通過,查證件的問:「你才16歲啊。」旁邊一個人說:

「革命事業嘛,熱情最重要,不分大小。」

倪匡就滿懷欣喜地跑去了蘇州。

去了才知道,那壓根兒就不是什麼大學。






 2 

 




保命要緊,


出逃香港。




在蘇州受訓三個月,倪匡就跟著公安部門去抓反革命。一天夜裡抓了一大批人,搞得倪匡很迷糊,怎麼有那麼多反革命?土改的時候,槍斃地主寫公告,眾人便推舉倪匡。倪匡問罪名是什麼,領導說地主,倪匡問:「地主怎麼能構成罪名呢?」領導不耐煩:「讓你寫就寫嘛,問那麼多幹嘛?」


 


從槍斃現場回來,他嚇得幾天沒吃飯。


 

緊接著,他被派到內蒙古一處勞改農場。這一年倪匡20歲,骨子裡那股自由隨性的勁兒躥起來,很快就惹上了麻煩。

要不是因為那兩件事兒,他八成不會成為什麼作家,更不會留下衛斯理的傳奇。


 





第一件是狼。

當時,一個測量員趕夜路,後面跟了一頭狼。測量員亂了手腳,揮舞測量儀示威,一不小心把測量儀磕碎了。回農場開批判會,被認為是破壞國家財產。其他人群起攻之,倪匡卻在一邊偷笑。領導見了大怒:「笑什麼!這是嚴肅的鬥爭!」




第二次是火。

因大雪封路,外面的煤被阻。一屋子人被凍得瑟瑟發抖,估計再凍一天就要出人命了。倪匡靈機一動,跑到河道邊上,把一座簡陋的木橋砍成柴火拿回屋燒了。結果第二天,審查組把他揪出來,說他蓄意破壞交通。隨後就被關進了一間四周無人的小屋子裡,每夜只能聽見狼叫。





 


一天,有個朋友找來說:「聽說要給你定罪。」倪匡大驚:「我犯什麼錯了?橋劈了,天氣暖和再搭就行了嘛。」朋友說:「別管那麼多,你還是逃吧。」




次日,牽了一匹馬給倪匡:「騎上它,趕緊走,越遠越好。」倪匡問:「你把我放走了,那你怎麼辦?」朋友含淚道:「我有我的辦法,你保命要緊。」


 


倪匡一路逃到了上海親戚家。親戚見了他,都不敢收留。幸好倪匡找到了野路子去香港,親戚一聽,要走啊,天大的好事,我們砸鍋賣鐵也給你湊路費。


 


就這樣,倪匡到了香港。







 3 

 




小說?


這玩意我也會寫。




剛到香港,倪匡沒關係沒文憑,還不會說粵語,只能去工地賣苦力。當建築工人一天兩塊七的收入,足夠吃一大碗叉燒飯。對於連耗子都逮著吃過的倪匡而言,這在當時已是天大的美味。


 





一天做完工,倪匡坐在工友身邊抽煙,見對方讀報紙上的小說,讀得津津有味。瞅了一眼便說:「這玩意兒我也會寫。」話音剛落,工友哈哈大笑:「你要是會寫,你還在這裡坐著幹嘛?」


 


倪匡不服氣,回去花了一下午,寫了篇一萬字的小說《活埋》,投給《工商日報》。果然沒多久,倪匡就收到了通知。去領稿費時,他以為也就十塊八塊的,沒想到對方給了90塊錢!報館的人還客氣地問:「您的文章有一萬字,但我們刪改了一些,剩下九千字,一千字十塊錢,您滿意不滿意?」


 


倪匡第一反應是:「我還可以繼續寫嗎?」對方說當然好。寫了幾個月,《真報》的社長找上門來說:「你這麼有才華,直接來我們報館好了。」





 


當時報館小,會寫東西的人也不多。今天差社論,倪匡就回去寫社論,明天差影評,倪匡就熬夜寫影評。報館每個月給他一百多塊錢,倪匡自己花不完,見報館的字工生活艱苦,便主動借錢給人家。


 


慢慢的,社論、影評已經滿足不了倪匡的胃口。他見知名作家司馬翎連載的武俠小說續不下去了,便主動找主編:「說老實話,我寫出來比他好。」


 





主編也不敢小瞧他:「你先續兩期看看。」


 


沒想到這一續,讀者不但沒看出破綻,反響比以前還好。司馬翎那邊知道了,很是氣憤,大鬧說誰敢續我的作品,結果找來倪匡的續作一讀,趕忙跟他交了朋友:「不錯不錯,你續得還可以。」


 


倪匡卻毫不客氣地說:「什麼叫還可以?明明寫得比你好!」氣得司馬翎幾乎要嘔血三升。







 4 

 




寫小說不是腦力活,


完全是體力活。




不久後,司馬翎不再給《真報》寫稿,倪匡立馬頂上,也恰好趕上了香港武俠小說的黃金時代。同時,《新報》向其約稿。倪匡出手不凡,不多久便寫出了「女黑俠木蘭花」專欄,開始發行個人作品。


 


倪匡寫小說的殺手鐧,全在一個「快」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平均四天可以寫一本書,一個月出八集系列,極快地攢下了知名度。因痴迷武俠,早年煉造了高於常人的想像力,他筆下的人物,身懷絕技,故事,離奇曲折,讀得人慾罷不能。


 


因為天馬行空,也有人說他寫得太過荒誕。後來女兒出生,考試前晚讀他的木蘭花,竟然讀了整整一宿。第二天早上咚咚敲他房門,把書往地上一丟:「你寫的這是什麼東西,情節狗屁不通!」倪匡哈哈大笑:「狗屁不通你還讀了一晚上?」





倪匡與妻子




那一兩年,倪匡文思如泉湧,寫作速度一騎絕塵。他一個小時寫10張稿紙,一天寫下來,隨手兩萬字,還有時間吃吃喝喝四處應酬。最厲害的時候,他給12家報紙寫連載,就拿十二個夾子夾住稿紙,用繩子吊起來。寫完一家,立馬換下一家。

10萬字的長篇小說,他10天之內就能搞定。


 


人家問他:「哪兒有那麼多可寫的?」倪匡說這是天賦。他的情節,全是信手拈來。書籍、雜誌、報紙、電視、電影、旅遊景點,凡是見過的東西,他總能看出別人看不到的趣味,一一印在腦子裡。寫的時候,便像翻抽屜一樣一翻就行。





 


此後20年,倪匡寫稿從不拖欠,哪怕宿醉或者生病,也要爬到書桌前寫個不停。連他自己都說:

「我寫小說不是腦力活,完全是體力活。」


 


一次演講,有文學愛好者問他的寫作技巧是什麼,他摸摸腦袋大笑,

給出四字真訣:多寫廢話!







 5 

 




張徹導演,


倪匡編劇。




寫小說期間,倪匡的社論、影評也沒落下。當時邵氏的張徹拍電影,他看完就罵,兩人還打起了筆戰。沒想到,一天張徹找上門來,笑嘻嘻道:「我想拍一部武俠電影,您看能不能做我的編劇。」


 


倪匡說:「武俠金庸為最,你怎麼不去找他?」張徹說:「金庸的故事太複雜,您的故事又快又好,適合電影。」倪匡又傲嬌道:「可我不會寫劇本。」張徹說:「你小說怎麼寫,劇本就怎麼寫。」




就這樣,兩人合作出了經典《獨臂刀王》,拍出了邵氏公司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電影。







做編劇後,倪匡依然以快取勝,三天出一個劇本,嚇得同行不敢說話。

《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編劇陳文貴曾回憶說:「當年我進邵氏,有職員告訴我,倪匡每天上班,打開抽屜甲寫甲劇本,一小時後打開抽屜乙寫乙劇本,據說那桌子有八個抽屜。」





獨臂刀王


 


「張徹導演,倪匡編劇」,

很長一段時間成為邵氏的金字招牌。一天,一個特別能打的人年輕人找到倪匡,讓他幫忙寫一部賣座的武打電影。




倪匡答應下來,想來想去,想到了霍元甲的故事,就虛構了一個民族英雄,這個人便是陳真。


 


而找他的那個,就是李小龍。







眾所周知,《精武門》裡面,李小龍飾演的陳真拿著東亞病夫的牌子去找日本人,日後成為各大精武系電影的經典橋段。這正是倪匡的手筆。


 


從上世紀60年代算起,邵氏的400多部武俠劇本,竟有261部是倪匡撰寫。當時,台灣、東南亞的電影公司慕名求稿,加上未成片的劇本,多達561部。


 


這種編劇能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6 

 




小說這玩意兒,


放在第一位的,


還是故事好看。




倪匡嶄露頭角時,金庸便向他約稿。倪匡揮手兩篇作品,深受讀者喜愛。交到第三篇,金庸問:「還是武俠嗎?」倪匡說是,金庸便說:「能不能寫點現代感強的,來點幻想色彩?」倪匡說我試試。


 


這一試,就試出了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衛斯理。







出版社將衛斯理系列定義為「科幻小說」,可倪匡知道,自己初中畢業,基本物理知識都是一邊翻參考書一邊寫的,哪算什麼科幻,一直強調寫的是幻想小說。可面對小說中硬傷,有的讀者不答應了。





 


當初,《地心洪爐》在《明報》連載,講衛斯理從飛機上掉下南極,饑寒交迫,便殺了一隻白熊,剝皮取暖,吃肉充饑。讀者看了,來信罵倪匡:「你有沒有常識啊?南極沒有白熊! 南極只有企鵝!」




倪匡不想多說,豈料,這位讀者每天一封信,越寫越長,罵他不負責任,再寫下去就是厚顏無恥。




倪匡被罵煩了,在原本250字的專欄上,用大字體只寫了兩句話做回應:

「 XX 先生: 一、南極沒有白熊;二、世上也沒有衛斯理。」





 


金庸在公開場合講了這件事,哈哈大笑:「原來南極有白熊,現在沒有,因為給衛斯理殺掉了。」




有金庸跑出來幫忙說話,讀者聽了自然火冒三丈,最後的來信,只寫了兩個大字:「無賴!」


 



金庸



倪匡平日里寫書,都是臨時抱佛腳,去翻《少兒百科全書》。

只是在他看來,小說這玩意兒放在第一位的還是故事好看,怎麼把故事寫得漂亮,是他最重視的。

所以他這一路說出的話,做出事,難免讓人覺得過於性情,性情到真有點無賴的架勢。


 


當年,他參加台北文學座談會,與好友三毛相鄰而坐,在座者都是碩博。倪匡自我介紹時,站起來說:

「不好意思,我只有初中學歷!」

議論聲還沒過去,只見三毛「蹭」地一下站起來,環顧眾人:

「我也很不好意思,我才小學畢業!」





三毛




 7 

 




作家嫖客,


都是本色出演。




倪匡至情至性,一生以「隨意」做生命哲學。進了圈子之後,他最愛結識的也是性情之人,黃霑、蔡瀾、古龍、三毛……無一不是活得有聲有色。



 



倪匡與古龍




剛認識黃霑時,他問黃霑:「一個月賺多少錢?」黃霑說:「八千。」倪匡大驚:「你這麼有才華,居然才八千,你來我這邊,我給你開一萬。」黃霑非常吃驚:「連我會什麼都不知道,居然給我開一萬?」倪匡說:「你這麼有才,肯定什麼都會。」


 


沒想到後來,黃霑填詞大紅,反掏出5000現金砸在倪匡面前,「你說你初中畢業,除了寫作一無是處。那麼平仄總懂吧?你要是能寫首歌詞,這5000塊就給你!」倪匡當場豁出去,亂七八糟填了一首。


 



黃霑




認識蔡瀾,更是有趣。蔡瀾心灰意冷,不想再拍電影,想去寫《明報》,便找倪匡幫忙。倪匡說:「包在我身上。」




於是每每和金庸吃飯,都要提蔡瀾,說此人文章如何了得。開始金庸還綳著不問,終於一天忍不住:「你常說蔡瀾文章好,拿來讓我看看。」金庸一看,當即收了蔡瀾。





蔡瀾與倪匡


 


之前蔡瀾拍電影,也常請倪匡客串。




第一次演一個作家,趕忙給倪匡打電話,倪匡一聽:「沒意思,不去。」蔡瀾嘿嘿一笑:「來了可以喝路易十三。」

倪匡

立馬屁顛兒屁顛兒地去了。





蔡瀾與倪匡




演到一半,一位女演員說:「沒想到你演得還真像個作家。」倪匡回嘴道:「廢話,本來就是作家,這都演不像,還不如去死?」


 


再去串場,倪匡問演什麼,蔡瀾說:「馬上風的嫖客。」倪匡聽了,十分高興。結果當天酒興來了,還沒開拍就喝得酩酊大醉。等洪金寶找到他,拉著蔡瀾一看:「喝成這樣了還怎麼演戲?」蔡瀾說:「那就演一個喝醉了的嫖客不就行了?」





蔡瀾




後來有人對倪太太說:「演作家還好,怎麼能去接嫖客這樣的角色呢,實在是太不雅了。」




倪太太卻一臉淡定:「作家嫖客,都是本色出演。」







 8 

  


 


人生知己,


不過如此

。 




倪匡乾的最性情的一件事,恐怕就是弄瞎阿紫了。當時金庸因為一些風波,要去歐洲,便把《天龍八部》交到他手中,讓他代寫幾期。


 


臨走前,金庸千叮嚀萬囑咐說:「千萬不要把人寫死。」倪匡頻頻點頭,轉身就把阿紫寫瞎了,理由也很簡單粗暴:

老子不喜歡。


 



金庸




金庸回來,他說:「你臨走時叫我不要弄死人嘛,我是弄傷人了,打打殺殺肯定會受傷嘛。」


 


不過金庸就是金庸,寫瞎了阿紫,反倒造就了庄聚賢,塑造出了這麼一段畸形得令人落淚的痴戀。蔡瀾聽說之後,只能佩服:「大師就是大師,你挖坑也難不倒他,反倒給你寫成了絕世痴情。」





古龍


 


除了金庸的《天龍八部》,倪匡還續過古龍的《絕代雙驕》。1967年,倪匡去台灣找古龍約稿。兩人一見如故,暢飲一番。見古龍喝酒時,倪匡嚇得下巴都掉到了桌上:「他是張大了嘴,直接往胃裡倒,我生平第一次見到人這樣喝酒。」


 


然而,到頭來,喝酒害死了古龍。古龍患肝病去世後,當初圍在古龍身邊的一群狐朋狗友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有倪匡趕到台灣,為他籌辦葬禮。當時倪匡身上沒錢,急得發瘋,好在邵氏出面,說:「你不要慌,他的葬禮費用我們來承擔。」




倪匡一聽,當即買了48瓶XO給古龍陪葬。





古龍



古龍生前曾對倪匡說:「要是有人敢傷你,我會第一個出來替你擋刀。」古龍去世,倪匡寫下300的訃告,說:「這是我一生寫的最好的文字。」


 


人生知己,不過如此。 




 9 

 




人生短短几十年,


不做喜歡的,


活著幹嘛




第31屆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頒給倪匡。







老頭子一上台,慢吞吞地從口袋裡拿出一張紙,裝模作樣地說:「有稿的…」


 


就在大家以為他要發表一大篇獲獎感言時,他對著稿紙念了10個字:「多謝大家,多謝大會,多謝!」驚愕之餘,台下一片笑聲。





 


頒獎人徐克十分尊重地對老頭說:「這麼多年,我一直拍武俠,不拍科幻,就是在等,等技術成熟了,再來拍您的經典。」老頭哈哈一笑:「這個在你,我無所謂。」台下又笑得此起彼伏。


 





「隨性」二字,是倪匡一生的哲學。


 


1992年秋,盛名之下的倪匡突然離港,隱居美國,留下一紙聲明:

「我已決心『淡出』,自此天涯海角,閑雲野鶴;醉里乾坤,壺中日月;竹里坐享,花間補讀;世事無我,紛擾由他;新舊相知,若居然偶有念及,可當作早登極樂。」





倪匡拿終身成就獎




到了美國,小說也寫,閑時全用在興緻上。木工、金魚、花草、貝殼,差不多樣樣都玩兒成了專家。


 


養魚時,他自稱「九缸居士」。一養就是十幾二十缸,每口缸大得可以躺進一個人。餵魚用的蚯蚓都比牛排貴。怕魚水土不服,給來自亞馬遜河的神仙魚特意加了亞馬遜河的水。


 


玩貝殼時,洋洋洒洒寫了幾大篇論文,寄到國際貝殼學會,成了專家。任何貝殼他一瞧,就知道什麼品種。手頭四五枚稀有品種,可以賣到幾十萬。


 


一旦說不玩兒了,也絕不留戀,轉手就送人。


 





倪匡常說一句話:

「做人,做不喜歡做的,其實很容易。要做自己喜歡的,真難。可是人生短短几十年,不做喜歡的,活著幹嘛呀?




 10 

 




當追逐時,不遺餘力;


當放手時,不要回頭。




倪匡有個特別有意思的詞:

人生配額。


 





以前他抽煙,2年時間把書房牆紙全部熏黃,居然可以一邊抽煙一邊刷牙。抽了35年,突然覺得「抽煙配額」用完了,於是說斷就斷。


 


然後是美酒,年輕時跟古龍拼酒,一晚上七八瓶洋酒下肚,喝高了就去醫院打點滴。終於一天覺得「喝酒配額」也用的差不多,便只小酌怡情。


 


甚至連寫作,他也察覺得到。2004年,感到靈感枯竭,字句困頓,咬牙寫完了最後一本書,取名《只限老友》,便從此不再寫衛斯理系列。至此,衛斯理系列寫到145本,成為一座高峰。衛斯理的傳奇也就此終結。倪匡自己一點也不遺憾。





 


唯一放不下的,只有美食。儘管膽固醇高,醫生要他減肥,一頓下來還是幾個羊腿。實在要忌口時,他便跟蔡瀾抱怨:「完了,所有的配額都用完了。」


 


蔡瀾說:「至少還有思想的配額嘛。」


 


倪匡一聽:「美酒香煙配額沒有,性慾配額也沒有,要光禿禿的思想配額有個鳥用?」


 





也難怪有一次吃飯,倪匡吃著吃著便說:「唉,這男人老了,身上最該硬的地方都硬不起來了。」座上嘉賓都一臉壞笑望著他,他緊接著說:「大家不要誤會,我說的是牙齒……」





 


既然每個人的人生配額都有限度,那麼就要趁早去干你喜歡乾的事情,並且不斷地幹下去,力所能及地把它干到你最能發揮的水準,千萬別留下遺憾。這便是倪匡一生所奉行的極致。


 


一旦配額到限,也不要戚戚怨怨,要懂得適時地放手。這便是倪匡晚年所採取的豁達。




當追逐時,不遺餘力。當放手時,不要回頭。懂得了追逐與放手的分寸,方能夠不虛此行。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一日一度(ID:yryd115)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藝非凡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呢大衣毛衣粘毛沾灰,你還在用膠帶嗎?看看她們是怎麼輕鬆除塵的
【限時買一送一!】羽絨服不用洗?噴一噴這個,每次只要2毛錢,幫你省出一部iPhoneX!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