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戀與製作人》VS《旅行青蛙》,你選「養老公」,還是「養孩子」

《戀與製作人》VS《旅行青蛙》,你選「養老公」,還是「養孩子」

前段時間,朋友圈還滿是李澤言、白起等帶來的粉紅泡泡,最近就變成「聽取蛙聲一片」了!一個是「養老公」的《戀與製作人》,一個是「養孩子」的《旅行青蛙》,它們為什麼會這麼火呢?

首先,切中用戶心理:現實里得不到的,在遊戲中找。兩款遊戲的目標用戶都是女性群體,但是所選的細分方向不同。《戀與製作人》是超現實的戀愛經營類手游,根據統計數據,其用戶群體中女性佔比達94.2%,其中,20歲至29歲的、對愛情需求最強烈的年輕女性佔比達75%,是其核心用戶。

而在遊戲中,明星、刑警、總裁、科學家四種不同的職業、治癒系、忠犬系、傲嬌系、深情系四種不同性格,完全符合這些核心用戶對於愛情的幻想。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男朋友可不好找,所以,大家都只能在虛擬世界裡面找存在感。

但是,遊戲中朋友圈、電話、簡訊等功能的使用,又使得遊戲在虛擬抽象的同時,更加的接近生活。這種虛擬與現實的相結合,讓眾多的年輕女性沉迷於此且無法自拔。

而《旅行青蛙》則使得廣大女性群體「母愛泛濫」……據數據統計,《旅行青蛙》在App Store下載量就達到了1000多萬次,中國用戶佔比達95%。而這裡面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現實生活中,養個孩子真的很難!說到此,猶記得前段時間被孩子家庭作業逼瘋的父母們……

所以,兩款遊戲之所以能獲得廣大用戶的青睞,很大的原因在於:其切中了現代快節奏社會中,人們或孤獨、或嚮往、或期待、或憧憬的心理……

而在切中用戶的心理之後,則利用「簡單的操作+碎片化時間」增加用戶的粘性。在很多人看來,簡單易操作是一款遊戲能夠快速推廣的很重要的原因,這從微信的《跳一跳》小遊戲的火爆程度上就可見一斑。

在《旅行青蛙》中,只有青蛙家、和青蛙家外兩個場景來回切換:青蛙在家時,吃飯、讀書、學習……所有的事情都會默默的自己做;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時不時看看三葉草能不能採摘,好給青蛙的旅行積攢更多的經費;在青蛙出去旅行時,看看它寄回來的明信片……

這些事情都不需要佔據多少時間,用戶可以充分利用其碎片化的時間來進行,完全適應了中國快節奏生活下人們時間碎片化的趨勢。「簡單易操作+碎片化時間的充分利用」成為這兩款遊戲能夠爆火的重要原因。

最後,用戶的「好奇心+從眾心理」使得遊戲呈倍數擴散。看到刷屏的「老公不理我」、「兒子不回家」,很多人都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在這種好奇心的促使之下,更多的用戶就會下載遊戲進行體驗,這就使得遊戲的下載量及用戶數量瘋狂增長……

同時,就像一個同事說的:玩《旅行青蛙》是為了不脫離大眾話題。也就是說,有很大一部分人並不是因為喜歡遊戲本身,而是不想與大眾脫離。在大家都在玩《戀與製作人》、玩《旅行青蛙》的時候,你不參與,似乎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如今,《戀與製作人》的熱度已經有下降的趨勢,而《旅行青蛙》又能持續多久?爆款遊戲常有,可持續的爆款遊戲不常有。不知道,下一個此類遊戲的出現,需要我們等多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媒體官 的精彩文章:

高通生死局:來自馬來西亞人的一場收購風波

TAG:首席媒體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