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人人都是作曲家

人工智慧:人人都是作曲家

題目有些驚艷,普通人能自己進行音樂創作嗎?閑暇時自己寫一首歌,再參加某個音樂類節目的比賽等等,由於人工智慧的不斷成熟,這個願望即將實現。

?趨勢

讓我們先看看科技對音樂發展的貢獻之一「卡拉OK」,現在都變成了「KTV」了。在日本的60年代,舞會都由傳統樂隊進行現場音樂伴奏來為人們的跳舞進行服務,後來歌手也加入到了伴奏的行列,到了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盒式錄音磁帶出現了,而且還分左右聲道,其實就是錄製好的伴奏音樂走進了千家萬戶,傳統現場演出的樂隊逐漸被錄音機等一些音響設備給取代了,到70年代錄像機出現了,在音樂伴奏的基礎上又出現了畫面來詮釋音樂的意境,後來又出現了影碟機、mp3等數碼設備,從廣場式的卡拉ok到「KTV」包房的個性化娛樂,讓普通人都能像歌星一樣有機會在眾人面前一展歌喉,極大的推動了音樂和其相關產業的發展。

進入網路時代,音樂與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結合後,以前的錄音磁帶、唱片甚至影碟機等設備都統統被淘汰了,音樂的製作、傳播、音樂資料的共享等等創造了音樂生態的升級和優化,從音樂產品集群到音樂大數據,再到開放生態,目標就是越來越符合音樂消費者心理的需求,服務更全面更加個性化。

而如今,人工智慧發展迅猛,因為利益驅使,很多人工智慧巨頭公司也都習慣性的研究如何讓人工智慧創作音樂,例如百度公司已經研究出讓人工智慧在看到圖像,比如徐悲鴻的《奔馬圖》後,通過分析和理解再用音樂的表現形式即做出一首樂曲來闡釋這部作品,非常神奇,而國外一些AI音樂作品已經達到「大師級」,甚至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這是因為,音樂雖然是一門藝術,卻有很強的可計算性,音樂模式背後蘊含著數學之美。常規的作曲技法,都可以被描述為單一或組合的演算法。這從本質上決定了,人工智慧技術完全可以地應用到音樂創作上,並且根據音樂動機不同能創作出不同風格的樂曲。

要更加深層次的挖掘人們內心對音樂的需求程度。

作為聽眾的你,是沒法選擇讓歌手唱什麼歌,只能選擇聽還是不聽而已,但是如果每個人都能自己作曲、作詞,寫歌呢?甚至讓機器人或者自己來演唱,還可以參加比賽,解決了作曲的技術問題,音樂創作的未來發展又將是井噴式的爆發,同時還會帶動一系列的相關產業發展。

?自動作曲軟體

怎麼實現非專業人士作曲的夢想呢?

自動作曲軟體的應用,可以把你的心情或主觀感受輸入進去,作曲軟體本身也是一個音樂資料庫,它就會根據你的要求形成音樂動機並自動構思進行音樂旋律的創作,屬於你個人的原創音樂就出現了。如同翻譯軟體一樣,外國人說外語通過中文翻譯軟體能把他說的話翻譯成中文,只要在把音樂大數據和人的情感和主觀感受之間找到匹配的如同翻譯的手段即可。

例如前面舉的百度人工智慧作曲的例子,人工智慧通過演算法組合來模擬人腦的創作模式,進行例如情感建模和文化因素的建模,可以進行情感計算,近年來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音樂情感識別、情感驅動的音樂檢索、情感音樂圖和音樂紋理技術結合的自動作曲等技術,這些也得益於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心理科學以及相關技術的飛速發展,這種學科交叉有望能夠揭示藝術創作的神秘法則

?人機互動

怎樣能使人工智慧的作曲軟體能理解普通人的心境和主觀感受並即時創作出樂曲呢?

可以設想幾種方式,比如選擇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心情寫成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然後輸入到軟體系統里,讓機器人分析和計算出相應的音樂元素進行譜曲創作,然後用合適的音色演奏出來,而人類也可根據這個旋律配上歌詞,唱給自己聽或者參加比賽等等。

還可以將人工智慧與人體的神經網路進行連接,比如可穿戴設備,讓人工智慧感受到人體內血壓、腎上腺素、心跳等身體各部位的即時反應並與相關的音樂元素進行匹配,按照樂曲的創作規則和技法進行創作,完成創作的技術過程,但本質上還是人的主觀感受的表現,是人一顆本心的呈現。

總結一下。

當音樂與最新最時尚的科技結合在一起,讓傳播技術和手段不斷進步,創新商業模式,即可顯示出其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產業價值。

普通人音樂夢想的實現更加多元化了,從而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自己,為進一步解開人類本身的複雜性存在提供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明之音隨意動 的精彩文章:

TAG:明明之音隨意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