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之學 古今安心立命之根
信息高度便捷,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今社會,人們對「學習」這個概念孜孜以求。是的,學習僅僅是作為一個行為概念而存在的。什麼時候需要學習?
1、從事某種行業;
2、事業發展到某個瓶頸期;
3、涉及行業或企業的某種發展利益;
4、涉及營銷手段創新或者升級;
5.涉及運營管理、風險控制;
6專業性較強的類別;
7、其他等等。
往往是帶著極強的目的性去學習,對於這類知識的渴求是十分明顯的。大多數人出發的心態就是餓狼飲食或滿倉全收,惡補了一堆概念性的知識,統統的裝進了自己內存有限的大腦里。如同人在吃了很多美味的食物,吃的時候非常的滿足,但卻不容易消化,多而繁雜的知識概念堆積在頭腦里,根本沒有辦法消化、吸收其中的營養,更別說分解到血液、骨髓里,貫穿身心上下,合二為一。學到的知識就還不能稱之為是學到了,又怎能真正的用以解決實際問題?
知識概念吸收了,但不能消化吸收怎麼辦?當然是完整的吐出來,一吐為快。能夠完整吐出來的人已經算是「複製能力超強的人」。更多的是消化也消化不了,吐也吐不出來什麼的人。為什麼會從嘴裡吐出來?源於心中有一種自我優越感,自我抬高了虛榮心、傲慢心。懂得比別人多,就有不自覺的說教和講大道理的習慣,甚至是用「複製」來的知識概念高調的演講。終究,學習變成了一個極其表面的行為學。學習,被認為是當今社會提高競爭力的必備方式。你快,會有人比你更快;你高,會有人比你更高。人將永遠在不停歇的狂奔、追逐、攀比中直到心力枯竭。
學習本就無可厚非,但學習必定要有根。身之主宰是「心」!唯有保持「心」能定,心定自然有根,才能把穩生命這艘巨輪的舵,真正的掌控人生的方向和尺度。自己的生命巨輪要開往哪裡?什麼時候該以何種心態去提升自己?什麼時候該放下些什麼?什麼時候該懂得知足?什麼時候該真正用心去體驗生活?「用心」去做任何事情都不會太差,更不會覺得太苦太累;「用心」去做不會考慮太多的過去和將來,全然的去體驗做的每一個過程中當下所經歷的心緒變化,去端正自己的意念,誠自己的心,始終讓自己保持一顆中正平和的心,自然每分每秒都是如此的精彩,如此的有價值。
「用心」去做不等於「一心扎進去」。心扎進事物里,如同用事物困住了靈動的心,限制了心體的自然發揮,難免過分執著於成敗、得失、和毀譽。即使是想努力掙扎著把事情做好,最終這顆脆弱的心也難逃遍體鱗傷,苦不堪言。受傷的心也愈加敏感易痛,蜷縮身體自保,心,漸漸的更小了,學什麼都藥石無靈。
人往往心急,索取永遠比探索更輕鬆直接。口耳之學是貪婪的,不滿足的,複雜的,繁多的。以為學得越多越好,恰越容易消化不良,自我矛盾,不切實際。求口耳之學的人,求的不是學,是求解決困惑的靈藥。帶著學了有什麼好處的心不斷的向外尋求答案,然後理直氣壯的說「你可以做到,我真的做不到」。「求學」之人恨不得老師的寶箱里有什麼好東西最好一次性都倒出來,真倒出來,最終發現也不過如此。既而滿足了自我的優越感,這個我「學過了」,那個我也「知道了」,開始輕視所學之師,輕視所學之識,一旦輕視,就學無所成。比如靜坐;有人一來就饒有興緻的追問,很想知道靜坐怎麼學、怎麼坐、坐多久有用、坐了有什麼神奇的好處…..?但卻不願意每天花半個小時自己去體驗,其實答案就在做的過程中慢慢呈現,比任何回答都來的真切實際。
身心之學在於力行於身,體悟於心。簡單而言,就是以修為自己的心去做事。也就是做任何事存一顆「真正為自己好」的心。《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也是這個意思。凡人重果,菩薩重因。普通人都看重結果,只要能夠達到某種結果,可以忽略因、忽略出發點、忽略初心。唯有「真正為自己好」才能在心上撕開一條道,直接進入心靈的瞭望台,看清楚自己「起心動念」這個因,動什麼樣的心,起什麼樣的念,自然有什麼樣的行為。心是與生俱來有「性」,也有一個「中和處」,更有能夠知善知惡,知是知非的「良知」,如果符合這個性,符合中和,符合良知,心自然能夠安心自在,才能稱其為「真正為自己好」。反之,則生活處處都是痛苦與煩惱。
人之所以做不到「真正為自己好」,卻以為是為自己好。所思所做的為自己好不過是頭腦中「想」的為自己好,是基於對眼前利害、得失、毀譽所做出的的選擇。甚至選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內心良知的聲音(天理)往往會和頭腦思想(私慾)的聲音產生劇烈鬥爭。想太多不舍放下,就是最大的心中賊「我執」。
身心之學是安心立命之根,這樣的學習無處不在。學,不過是學義和理。義是適宜,致中和。理是天理,心的本體在物上感應為天理。不管有事還是無事,好事還是壞事,人情還是事變,私事還是公事,事業還是家庭,友誼還是情感,都是不斷體悟自心的時機。我發現我的私慾在干擾我,我發現我克除私慾的意不誠,我發現我為己的心不正,我發現我的心不能安,我得做點什麼,糾正這樣的事情發生。一種堅定的信念也好,一種根植於內心的志向也罷,初學時,最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存天理、去人慾。」故而,學是在萬事萬物上存養心體,存天理、去人慾。如:人情事變上去求個適宜,不虛偽討好,也不苛責索取;不熱情奉承,也不冷漠無情;只到心中安理處。
務實之人無華言,求真之人無虛嘆。身心之學之簡易,概念和操作都十分簡易。就是去做,去體悟,去重複不斷的做和體悟。想要省察克己,就去體驗止語、慢下來、向內觀;想要格物,就去體驗面對、承認私慾念頭的不堪;想要存天理,就去克除私慾;想要安心自在,就去體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想要心能夠仁愛,就去體驗萬物為一體;想要發現、存養心體,就去體驗無我、無執著;想要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從容,就去體驗心如明鏡、物來則照。唯有切實的去身體力行,才能悟得「知者本無知,覺者本無覺」的道理,相比學來的概念,意義深遠太多。
修為身心之學絕不是急於求成的事情,只有經過一定時間不間斷的積累,才能把素日所下的功夫活在身上,活在身上的功夫才能釋放出匹配的光芒,照耀到身邊的人事物。能看得見的、聽得見的、說得出的、能夠分享的、都是下「學」的功夫。而日漸增長的、變化的、光明的是看不見的、聽不到的、說不出的、分享不了的「達」的功夫。
身心之學和口耳之學並不衝突,也並不耽誤。甚至是能夠有益於口耳之學,有益於整個生命的學說。遇事不急,處事不亂,待人接物至誠心正,天理為根,安心自在。何愁學不好知識,做不好事,處不好人際關係,解決不了人生困苦?再多的文字也只能描繪學說的大致輪廓,有心之人定會尋著這輪廓不斷探索其深意,眾理方能自得於心。
王陽明心學
|為往聖繼絕學——鑄造心學傳播第一平台|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