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心靈一場修行—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給心靈一場修行—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經朋友介紹看這本神書!瀏覽一遍,覺得其實在深奧,好書!雖然我還沒完全融會貫通,也沒進行什麼具體的實踐,但我真的體會到了它能凈化心靈,安撫浮躁、悲觀和慾望。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一直在強調尋找真實的自我,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都停留在名字這個代號上,我也是這樣認為的,當我想去想這個問題的時候內心是茫然的,就連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怎樣的,我發現認清自我也是一件很難的事。

像書中所說那有一個很長的過程,外在環境影響著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讓我們容易失落真實的自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為了生活,為了夢想,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演戲,扮演好員工,好朋友,好妻子,好媳婦,好父母,甚至是好人!有些是心甘情願的,能夠從中獲得快樂,然而在不願意的時候,為了演好這些戲份,我們每個人都要因時因地的戴上一些面具,正是這些面具遮住了真實的自我。當然還有我們那種小我的虛榮心也會讓我們失落自我。

然而也不是說生活在這樣的社會就很難找回真我了,書中介紹了一些實用性和靈性的生活指南,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我們周圍朋友,同事來初步認識自我,因為我們周圍吸引來的人和事物,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帶著一定的能量震動和我們的震動頻率相近。

另外,書中有幾點概念,可以用來思考下我的人生模式:

1

胜肽

根據作者對胜肽的定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胜肽,我想我的胜肽是畏難情緒(也可以說是怕事),全身細胞在畏難的環境中生長了很多年了(應該是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親都是老實的人,不喜歡生活發生什麼改變)。

這幾年工作中我努力想要擺脫這種心情、不斷鼓勵自己要勇於嘗試,但是有時候還是會受到畏難情緒的影響。

我看見我在尋找被畏難情緒帶來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全意的接納這種感受,並且放下對它的需要!

2

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

A永遠是中立的,因為同樣的A,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會有不同的C出現。

所以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和圍繞著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而已。

3

外面沒有別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

快樂就是一種選擇,是天堂還是地獄,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自我的認知有幾大的力量。

從小到大,我們產生了很多的信念、價值觀、態度、標準來約束自己,也來衡量、批判他人。這些就是我們每日思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

當你對某一類的人或是他們的行為特別有意見的時候,就是一種自我的投射行為,也是一種逃避策略,所以沒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

痛苦是來自於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

最後用神書的一段話結尾(有待以後理解):先解除自己的人生模式,學會自己的功課,然後全心全意地用觀想的方法去散發「事已成」之後的那種愉悅感受的振動能量,在未實現之前就先去感恩,還有就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必須很清楚,很具體,而且要為之付出一定努力,同時言行一致!

文:邵密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英讀書會sq 的精彩文章:

把哲學還給民眾——讀《大眾哲學》

TAG:精英讀書會s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