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爭霸時蘇聯最後的絕唱:舉國之力打造,如今棄置荒野無人問津
上世紀70年代,隨著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的披露與太空梭項目的實現,不甘落後的蘇聯也立刻啟動了「空間火箭武器發射平台」的設計研究,他們將其命名為「BURAN」計劃,由一個叫做「閃電科學生產聯合體」的組織負責建造。
該計劃的最終成果便是日後蘇聯大名鼎鼎的「暴風雪」號太空梭,它是蘇聯第一架也是唯一一架可重複使用的載人空間運輸工具。該太空梭在建造完畢後,只在1988年進行過一次無乘員飛行,在這次飛行後便因經費問題永遠地停在了哈薩克拜科努爾發射場的機庫里。
隨著蘇聯的解體,這個曾經傾蘇聯舉國之力的空間項目也再無人問津,拜科努爾發射場早已廢棄,只剩兩架「暴風雪」號太空梭孤零零地停在機庫里,沒有任何的維護保養,在整個90年代里甚至連看守人都沒有,直到2012年,哈薩克政府才派了人來看守這裡。
在政府不管不問的年代裡,時常會有探險者溜進這裡,去拆卸一些能夠賣錢的東西。
蘇聯解體後,太空梭貴哈薩克所有而不是俄羅斯,但是哈薩克並沒有實力去維護它們。
諾大的機庫像極了科幻片里的末日場景。
這個機庫很大,寬度足有150米,高62米。
這個機庫使用特種高強度鋼製造,其結構強度足以抵禦附近重型火箭發射失敗時的爆炸衝擊波。車間頂部有三台可移動的梁式起重機,每台的起重能力都是400噸。起重機上方還有複雜的過道系統,以便維護天花板的照明燈管。
機庫里還容納了各種檢測、通風和供電設備。
暴風雪號太空梭的技術指標比同時代美國的太空梭更先進,其配套的運載火箭(能源號)以及運輸機(安-225)也比美國的同類產品優秀,然而它最大的悲劇就是生不逢時。
這就是負責運載暴風雪號的「能源號」火箭。
拜科努爾發射場作為暴風雪號太空梭遨遊宇宙浩瀚的出發點,如今卻變成了埋葬暴風雪號的鋼鐵墳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對冷戰爭霸的巨大諷刺。
※16架就干翻80輛蘇軍坦克,德軍這種坦克開罐器比A10早了七十年!
※歷史上與我軍交戰過的21國部隊均慘痛收場,美國三次吃了啞巴虧!
TAG:布衣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