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陽溪穴:清瀉陽明,通經安神,舒筋利節

陽溪穴:清瀉陽明,通經安神,舒筋利節

腧穴釋義

陽溪:

手背為陽,筋骨間凹陷處類似山溪。此穴在二骨(橈骨、腕骨)、二筋(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凹陷處,穴當陽位,故名。

腧穴定位

簡便定位

在腕上橈側,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凹陷處;拇指上翹,在手腕橈側,當兩筋(拇長伸肌腱與拇短伸肌腱)之間,腕關節橈側處取穴。

解剖定位

當拇短伸肌腱、拇長伸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橈動脈本干及其腕背支;布有橈神經淺支。

功能主治

清瀉陽明,通經安神,舒筋利節 此穴為大腸經之經穴,五行屬性屬火,具有清瀉陽明鬱熱火毒之功,可治療頭面五官疾患;此穴瀉火之力強,故可治療痰火擾心或蒙蔽清竅的心煩、癲狂等症,而達安神之效;此穴位於腕關節處,具有通經活絡,舒筋利節、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功,可治療邪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的腕臂酸痛。

主治病證:

頭痛、咽喉腫痛、齒痛、耳鳴、耳聾、目齒腫痛;熱病心煩,癲狂;腕臂酸痛。

配伍應用

耳聾鳴:陽溪、下關、關沖、掖門、陽谷(《針灸甲乙經》)。

咽喉腫痛:陽溪、少海、掖門(《神灸經綸》)。

齒痛:陽溪、曲池、少海、陽谷、二間、掖門、頰車、內庭、呂細(《神應經》)。

目痛赤:陽溪、陽谷(《針灸資生經》)。

心邪癲狂:陽溪、攢竹、尺澤、間使(《神應經》)。

熱病心煩渴:陽溪、太白、少沖、通里(《采艾編翼》)。

偏頭痛:陽溪、豐隆、解溪(《類經圖翼》)。

臂重痛肘攣:陽溪、前谷、後溪(《備急千金要方》)。

手腕無力:陽溪、陽池、肩髃、曲池、腕骨、合谷、魚際(《針灸十四經穴治療訣》)。

五指拘攣,伸縮疼痛:陽溪、臨泣、尺澤、中渚、五處(《針灸大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時艾 的精彩文章:

大寒養生,三九加強灸必不可少!
九竅一通,病痛無蹤!

TAG:時時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