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略布局的「雙落後」
與中國在西太平洋博弈的主要對手是美國不同,中國在南亞大棋盤上博弈的主要對手除了美國,還有印度與日本,尤其是日本,所謂的「印太戰略」就是日本帶頭倡議,美、印、澳洲跟進的。本周,就來觀察一下日本最近在南亞的動作吧。
2018年一開年,1月4日至6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先後訪問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三國,承諾日本將會對這三個印度洋國家提供基礎設施援助,並希望三國政府可以支持安培政府提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河野此次出訪,顯示出日本在南亞地區經貿規則制定上與中國競爭的決心,但對照上周我分析的中國長期以來在這個地區投入與作為,明顯可以看出,日本已經落後了。不但落後,南亞一眾國家日後將看到的是,中國的「實至」VS日本的「口惠」——畢竟日本GDP不僅已被中國超過。而且總量僅及中國的四成而已了。
一個微妙而有趣的變化是,日本最近似乎正在努力謀求與中國關係的改善。日本不僅持續表達出希望能實現中日領導人高峰會談的意願,而且也開始表態願意參與中國倡議主導的「一帶一路」,甚至暗示考慮加入「亞投行」。日本的期望最終會否實現,姑不置論,就算最終實現,容許我再講一句,日本又落後了。
一帶一路是中國領導人在2013年3月上任之後未久就提出的倡議。2013年9月,習出訪中亞,在哈薩克首提「絲綢之路經濟帶」;10月,習出訪東南亞,在印尼首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11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共18屆三中全會上,正式把兩者並提,稱「一帶一路」;2014年11月,APEC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正式向全球公布此一倡議,並宣布將成立一個與一帶一路配套的「亞投行」,歡迎所有國家參加,同時鼓勵凡能在2015年3月底之前報名參加並獲審核通過者,均可取得「創始會員國」身份。然而在美國的運作及壓力下,一眾有意願的參與國都不敢表態,一直到2015年3月中旬,幾乎是最後一刻了,從來被視為是美國鐵杆盟友的英國居然率先表態加入,隔兩天,德、法、意聯袂加入,然後一眾其他國家紛紛加入。其實,純就經濟角度考慮,最有利可圖、最該加入的國家應是日本,但日本看美國臉色,始終不敢妄動。如今亞投行會員國已達85個(遠超美日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日本終於囁嚅地表態想加入的意向,當然落後了。
日本何以在跟中國博弈時一再落居「後手」?
原因主要有三:
(一)美日之間的不正常關係。日本自己承認還不是一個「正常國家」,意思是不能有自己的國防軍,國土必須讓美軍駐紮,外交必須看美國臉色……所以當美國犯下戰略錯誤時,儘管不符日本利益,也必須緊緊跟隨,不敢落隊,更不敢造次。
(二)與西方一眾國家同犯了疑中病、反中病甚至是仇中病,逢中必反。日本與西方一眾國家犯下的最大的錯誤是不懂歷史:他們不知道人類過往三千年歷史中的前2800年,中國表現始終位居全球前沿或第一;他們不知道1840年之後中國國運的下行與衰敗,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個「非常態」;而他們認為是一個「偶然」的近40年來的中國強勢崛起,其實絕非偶然,而是向中華民族從來就是第一的歷史主旋律的回歸。
(三)最深層次的原因,恐怕是近代史中的中日恩怨情仇。日本看中國,在漢以下至隋、唐直到宋,是仰視的;自元、明至清(1840年之前)是平視的;1840年中國鴉片戰爭戰敗之後迄近代,是俯視的。因為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即步上強國之路,1895年甲午之戰打敗中國,1904年打敗沙俄;1945年雖戰敗幾乎亡國,但不旋踵間在美國加持下再度強大,GDP更位居全球第二。日本做夢也夢不到1991年大泡沫破滅之後迄今近30年會一蹶不振,更在2010年失去全球GDP老二的寶座,更不堪的是取代它老二位子的竟是近150年來從來被它看不起的中國,甚至被中國取代了八年之後的今天,GDP總量僅及中國的四成……這是多麼複雜的一種情緒。
三種原因,或三種情緒的交錯糾結,導致了日本始終擺不正它對中國的心態(其間偶有幾位屬鳳毛麟角的政治人物例外,但在美國影響力之下,任期均短),從而出現一連串的戰略誤判,也不令人太過於意外了。
從太平洋棋盤到印度洋棋盤,日本最終或將落得全盤皆輸。
所有圖片來源自網站,特此鳴謝各原創者!
編輯:黃春燕、蒙小度
※他們不為人知,卻用一輩子做著最燃的事,這才是我們心中的「巨星」!
※這個被稱為「在中國具有NO.1地位的白人」,何許人也?
TAG:鳳凰衛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