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公孫述和劉備之後,還有李特王建孟知祥明玉珍等人在巴蜀稱帝

公孫述和劉備之後,還有李特王建孟知祥明玉珍等人在巴蜀稱帝

巴蜀地區稱帝的割據政權除了公孫述、劉備,還有西晉末年李特李雄父子的成漢政權、五代時期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權、孟知祥建立的後蜀政權、元末明初明玉珍建立的大夏政權、明末清初張獻忠建立的大西政權。

李特是氐族人,西晉末年,西漢 略陽、天水等六郡氐族等胡人為主的流民入蜀,李特成為流民首領。這股流民最終在巴蜀地區建立了成漢政權,成漢正式建立時,李特已死,李雄成為首任皇帝。成漢政權是個民族和地域矛盾極其深重的政權,成漢的上層都來自於六郡流民,六郡流民在巴蜀地區殺戮極重,和本地土著幾乎勢不兩立。六郡胡人流民對巴蜀土著的殘酷殺戮,讓本地土著大規模逃亡,漢人都不再是巴蜀地區的主要居民。成漢政權的統治,讓巴蜀地區整個社會發展大大倒退,經過很長時間才恢復。成漢303年立國,349年為桓溫所滅,共存在了46年。

唐末黃巢之亂後,天下進入混亂狀態。巴蜀地區的王建,逐步消滅各方勢力,獨霸巴蜀。907年,朱溫篡唐,王建隨後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蜀,歷史上稱之為前蜀。前蜀政權只存在19年,925年,為後唐大將郭崇韜所滅,王建的兒子王衍是最後一任皇帝。

前蜀滅亡後,被後唐任命為西川節度大使的孟知祥,於934年佔據整個巴蜀地區後,在成都稱帝,國號蜀,史稱後蜀。孟知祥在稱帝當年就去世,其子孟昶繼位。孟昶總體來說還是一位雖有很大缺陷但還比較有作為的皇帝。孟昶統治期間,巴蜀地區較為安定,經濟文化都得到長足發展。北宋建立後,964年,出兵後蜀,965年,後蜀滅亡,孟昶作為亡國之君被押往開封后,不久暴病身亡。

明玉珍是天完紅巾軍系統出身,和知名度更高的陳友諒同屬一方勢力,也同是倪文俊部下。1357年,明玉珍率少量兵力入蜀,在巴蜀地區勢力卻大大發展,逐漸平定整個巴蜀地區。陳友諒先後殺倪文俊、徐壽輝後,明玉珍同陳友諒決裂,專心經營巴蜀。1363年,明玉珍在重慶稱帝,以重慶為都,國號大夏。洪武四年(1371)年,大夏為朱元璋所滅。明玉珍的兒子明升投降,被封歸義侯。明升後來被朱元璋遷徙到朝鮮,後裔在朝鮮繁衍,現代的後人不少。每年都有不少韓國的明家後裔到重慶的明玉珍墓祭祖。

(韓國後裔祭拜明玉珍)

張獻忠知名度較高,就不多說了。張獻忠的政權非常短暫,並且從來沒有統一巴蜀地區,列進來有點名不副實。張獻忠短暫比較穩定佔據的只有成都附近地區,時間還非常短,所以也背不起屠川這個鍋。

其他一些短暫割據巴蜀但沒稱帝的勢力,如譙縱之類,就不介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 的精彩文章:

兩位皇帝巨大的差距, 最終導致了宋朝重文輕武的百年苦果

TAG:五代十國 |